山东 丁祥云
《经济生活》原创新题
山东 丁祥云
(一)国务院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
我国重视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多中央企业(注: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企业)分布在传统产业中,一些企业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入。有的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96个大类中涉足70多个,法人单位数量过多,不同层级子公司之间业务交叉混杂,相互竞争,出现了大量“僵尸企业”和长期亏损企业。多数中央企业所处行业既有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又有一些行业供给不足;既有很多低端产品销售不畅、大量积压,又有不少中高端产品满足不了需求。比如,制造业高端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国产机器人仅占市场份额的30%,且集中于行业低端;航空材料大部分需要进口,航空航天器及其零部件年进口额约1 700亿元。
材料二2016年7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路线图。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到2020年,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目前,国资委先后完成了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宝钢和武钢等7组14家中央企业联合重组,“1+1>2”的效应逐步显现。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必要性。
(2)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尊重市场规律的原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应如何落实上述原则。
参考答案:(1)①央企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突出,同质化经营、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严重;产业战略定位不准,功能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行业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采用外延式扩张发展方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差。②有利于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能力。③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强中央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中央企业的经济效益。
(2)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经济效益,整合重组国有资本;②坚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③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升中央企业市场竞争力;④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国务院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1—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状况表。
材料二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七大群体实施激励计划,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七大群体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低收入者如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另一部分是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实施群体激励计划,就是分群体施策,精准激励。比如,技能人才关键要实现技高者多得,新型职业农民关键是推进职业化,小微创业者关键是降低创业成本,科研人员关键是实现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企业家关键是解决产权保护法治化,基层干部队伍关键是完善工资制度,困难群体关键是提升人力资本。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两图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态势。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实行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参考答案:(1)关系:图1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决定着图2中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趋势。这表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决定分配。
新态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6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同期GDP增速,当前居民收入增长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
(2)①能够优化人力资本要素供给,激发创收创富的内生动力,有助于经济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②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③实施低收入者群体激励政策,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④实施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政策,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全社会的生产率。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