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家族的“八角楼”记忆

2017-03-27 19:41马拉
红岩春秋 2016年10期
关键词:谢家伯父扁担

马拉

“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江西井冈山被誉为“革命摇篮”,那里的一茏茏竹子、一个个南瓜,曾被中国的作家和艺术家反复描绘和歌唱。今天,根据重庆搪瓷厂美工谢绍章的回忆,我们来看看井冈山名门望族谢氏家族的八角楼和三角炉。

三角炉

很少有人知道,1970年代曾设计过著名外贸产品——三角牌三角形煤油炉的重庆搪瓷美工谢绍章,出生于江西井岗山茅坪名门望族谢氏家族。歌曲(《八角楼的灯光》唱的“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哎,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中的八角楼,也就是毛泽东当年在井岗山办公写文章的那座楼,就是他们谢家祠堂的一部分。“从小我就听我父亲讲过,歌里面唱的八角楼,就是我们谢家的;小时候我们学的课文《朱德的扁担》,朱老总和红军战士一起到茅坪去挑粮上山,挑的也是我们谢家的粮食。”谢绍章说。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三册中的课文《朱德的扁担》,从1950年代初期就已进入中国小学语文课本,除1967年2月换成了《林彪的扁担》之外,《朱德的扁担》一直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文。课文里记载: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为什么要到茅坪去挑粮呢?谢绍章说:“井冈山都是山坡坡,是打仗的地方,地势险要,不能种粮,但红军要吃饭,就只有到山脚下我们茅坪来找粮食。我的伯父谢甲开,是井冈山的革命烈士。他是一个开明士绅,参加革命后,就发动族人捐粮。所以我才说朱德的扁担,担的是我们谢家的粮。”小时候在课堂上学到《朱德的扁担》,他心里很得意,但从不吱声。“我没跟老师和同学说过,参加工作后,也没给组织上说过”。

在全国各地天天唱颂“一代名楼”——八角楼之时,他开始设计“一代名炉”——三角炉。“当时我们厂的产品一直是内销,还没做过外销。厂里决定,做外销煤油炉,大家都来设计。那时国内的煤油炉不是方形就是圆形,我就设计一个三角形的。厂里看中了,就和其他炉子一起拿去广交会让外商看一看。外商一看,三角形,觉得别出心裁,很是喜欢。但又担心质量问题,我们就叫他站上去踩一踩。外商站上去后,我的炉子纹丝不动,踩不垮,外商就订货了。之后我们厂就定型生产三角炉,炉子深绿色,商标也叫三角牌,十几元钱一个,主要是出口,国内没怎么卖。后来我们全厂职工每人发了一个,我那个现在都还在。炉子外销以后,我又设计了洗水碗、菜盘,全都出口了,还获得了四川省、全国轻工部的奖,只是设计三角炉的时候还没兴评奖”。

八角楼

1933年出生于南京的谢绍章,从没去过井冈山。但他今年78岁的妹妹谢绍国回去过两次。谢绍国也是生于南京,抗战时跟父母逃到重庆。1964年成都工学院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现在是退休高级工程师。

谢绍国说:“我过去也未去过井冈山,我妈妈也没去过。我第一次去,是2005年9月,跟一个红色旅游团去的。到了茅坪,找到一个老人一问,他说你们家还有人,我就去找,结果找到了我的一个侄儿。当时是跟团,匆匆忙忙的。没呆多久,只把带去的父母部分骨灰埋在山上,让父母魂归故里。”

2011年10月,谢绍国第二次去的时候,看到了当地政府修建的谢甲开烈士之墓。“我的伯父谢甲开的墓是一个独立的大墓,修得很好,井冈山其他烈士墓大都是合葬墓。我想,爷爷和婆婆也应该有个像样的墓。他们的墓非常简陋,只摆了几块石头,荒草丛生,已经认不出是墓了,我们就在原地把墓整修一新”。

这个墓的来由,非常苦。谢绍章说:“我们谢家字辈是‘东山绍继远,五湖呈其祥,爷爷谢东瑭是东字辈,伯父谢甲开正名叫学山(甲开是他的号);父亲谢志晋正名叫问山,都是山字辈。当时井冈山土匪多,先绑架我爷爷,家里面交了赎金还是被撕票,尸体都没找到。又绑架我婆婆,也死了,尸体找到了,家人就在发现婆婆尸体的地方,给他们简单修了一个墓。”他说:“老一辈族人还有另一种说法,我爷爷被土匪绑架,是交了赎金回来之后病死的。婆婆又遭绑架,家里就没钱交赎金,被杀死了。当地土匪绑票叫‘吊羊子。”

在井冈山革命史上,谢绍章的伯父——只活了32岁的谢甲开,是和袁文才、王佐这些风云人物的名字和事迹连在一起的。据其墓碑碑文所载:谢甲开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紅军在茅坪安家,他主动拿出家中的粮食、茶油,支援军队。1927年入党,1928年春任茅坪乡工农兵政府秘书和乡支部书记。同年三月,当地土豪和国民党军一个营,趁红军离开湘赣边界后,“血洗茅坪”。谢甲开为掩护群众转移,不幸落入敌手。他守口如瓶,坚贞不屈,最后被押到茅坪河边,开膛剖肚,挖出心肝,碎尸五段,抛入河中。

所以,在茅坪乡土回忆中,流传着“开膛剖肚谢甲开”的悲壮故事。谢绍国说:“伯父1926参加袁文才的马刀会和农民协会,后来经袁文才介绍入党。红军来到井冈山,要吃,要住,伯父把自家的房子都腾出来,把油、米都捐出来。毛泽东是1927年2月24日上大井,10月7日进的茅坪,袁文才欢迎他去茅坪,就住在我们谢家的八角楼,有两层楼,朱毛会师以后,毛泽东住楼上,朱德住楼下。”

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毛泽东在八角楼住了两年零四个月。1981年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课《八角楼上》是这样描述当时情景的:“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谢绍国说:“八角楼不是楼是八角形,而是采光的天窗是一个八卦形,有桌子般大小,上面有玻璃。楼前面的谢家祠堂就是谢家我们这一支的分祠堂,谢氏家族的总祠堂在旁边,是原来红四军的驻地。”

八角楼的修建者,是谢家13代谢时慎,当地人称时慎公。谢绍国说:“他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父亲,我都不知道该叫什么了。我爷爷谢东瑭是第16代,我爸谢志晋跟伯父谢甲开是第17代。谢家老祖时慎公,在外面做木材生意赚了些钱,就回乡修八角楼、修书院,还沿着茅坪河边修桥铺路,做了很多好事。”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角楼和韶山冲毛泽东旧居、延安、天安门、鲁迅墓、颐和园、杜甫草堂一起,名列其中。谢绍国说:“八角楼就收归国家了,谢家后人就搬出来了。国家分配指标,谢家后人自己找个地方建房子,国家出一部分钱,自己出一点。谢甲开牺牲的时候已婚,但无子,族人就过继了一个儿子给他,我回去时,还和他合了影。”

这就是江西井岗山茅坪谢家的故事,在血雨腥风的年代,他们家为毛泽东和红军贡献了八角楼;在和平年代,他们家为中外人民的日常生活贡献了三角炉。

(作者单位:重庆晨报)

(责任编辑:周瑞丰)

猜你喜欢
谢家伯父扁担
喂,不准偷听我许愿
春 归
一幅油画
换个身份来爱你
伯父的黄昏恋
挑扁担
读读绕口令提提神吧!
永远的愧疚
彩虹扁担
地下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