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琳
(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摘 要:由于文化具有认识世界、传递文明、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它的多元结构,形成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态,这种在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审美趣味,自然也是多样的。而其特定的历史和民族的内容,在美学史上,表现出各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美学内涵。这一切,只有深入到深层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得到解释。从文化层面来整合教材,促进学生在文化情境下理解审美。
关键词:文化;审美;核心素养;鉴赏能力
当今社会,媒体众多,爆炸式的信息量蜂拥而上、社会层面的审美意识因为受到了很多不良影响而扭曲。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学生的审美观教育就更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代中学生在审美上追潮流,受各类媒体影响较大,在审美方向上失之于肤浅。例如,不少学生喜爱漫画,受日本漫画的影响比较大,从而在服装、发型、文具造型等都不由自主地跟风,他们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在看日本漫画的同时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某些日本的文化,包括一些不良文化。而对一些有深度的艺术性的作品却感到不理解,快餐式的文化解读造成青少年在文化上的断层与缺失,从而对艺术理解力不足,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提高。
一、文化的内涵,文化不等同于知识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对社会利益的规范和调整;知识较为实用和利益,知识需要文化把舵;文化是抽象的,知识是具体的。解决有知识没文化的问题,首先要分清不是知识的普及提高影响了文化的发展,恰恰是知识对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和发展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将面临的问题是:文化与知识不匹配,缺乏人文素养,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二、文化元素在审美能力中的重要性
现在在美术鉴赏课堂上我们常用的鉴赏程序是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美术理论家和批语家费德曼提出的美术鉴赏程序:描述、分析、解释、判断四个步骤。
在教学中也会将其概括为四个问号程序:
①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
②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③作者想表达什么?
④你喜欢这件作品吗?
以上的方法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從形式到内容地去欣赏一件美术作品,简便易行,从其问题的语言表达方式等特点来看,强调作品主题与意蕴之间的层次感的,比较适合于中学生。
这四个程序所探究的价值分别如下:
(1)感知作品的艺术形式(审美价值)
(2)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文学价值)
(3)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文化价值)
(4)表达个人对作品的分析(价值判断)
在作品选择中,一般是选择《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之类形象真实、故事情节明显的作品。几乎没有学生选择山水画、抽象半抽象的作品。为什么呢?起初我经常说学生在介绍作品时没有自己的语言,缺乏自己的看法,后来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学生对于作品的审美理解流于表面,进入不到更深的层次呢?
于是,我对通过高一级六个教学班鉴赏的一次作业进行了分项统计:
通过统计发现(1)、(2)、(4)对学生来说难度不算太大,稍加引导约80%的学生都可以表述出来,而(3)是真正的难点,能够切实理解并表述出来的不足20%,文化素养层面的缺失致使他们很难深入地理解作品。
三、从文化层面来整合教材,促进学生在文化情境下理解审美
这一部分的学习由于内容庞大,采用了网络资源包的学习方式,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将自己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相关介绍上传到学习网站上,并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一)文化的分类
1.中国文化
概括来说,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既是各自独立门户,有不同的学说,但又不断互相融合,长期共存,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
详细一点分类则又可以分成:中华民族文化、中国历史名人文化、中国语言文字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文化、中国文史典籍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宗法礼俗文化、中国姓氏文化、中国国学思想文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国世界遗产文化、中国文化名城文化、中国古建筑文化、中国园林文化、中国的古桥文化、中国名山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钱币文化、中国丝绸文化、中国服饰文化、中国书法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中国民乐文化、中国曲艺文化、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中国武术与传统体育文化、中国养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性文化、中国神秘文化、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科技与发明文化、中国皇室文化。
2.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同样种类繁多内容浩瀚,在文学、音乐、哲学、宗教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发展,具体细分未免太过纷杂。因此大致可以按其重要的传统来划分,包括:经院哲学(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天主教、新教、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启蒙时代、世俗化、科学方法、其他类型文化。
这一部分的学习由于内容庞大,采用了网络资源包的学习方式,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将自己所感兴趣的文化内容、相关介绍上传到学习网站上,并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二)按照文化类型整合教材
根据教材内容将各种文化类型相对应。详见文末文化类型教材整合表。
(三)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究拟定研究课题
做好了前期对文化的基本资料分类收集,要做的就是选定小组研究的课题了。课题的订制采用教师出一部分参考课题供选,学生可以选择教师给出的参考课题,也可以自己拟定课题,选择课本中文化元素与教材内容的切入点。
以下是师生共同拟定的研究课题中的一部分:
1.从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看苏州园林
2.基督教文化与欧洲绘画
3.从嬉皮士文化看欧美现代艺术
4.传统文化中生死观与陵墓艺术品
5.青铜文化中的狞厉之美与华贵之美
6.“俗”文化与民间艺术
7.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佛教文化表现
8.古代文人的隐士文化与中国山水画
9.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古代玉器
美术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其中就包括了文化理解。
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对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了解,对学生达成目标能力进行评估,对教材切入点、拓展使用进行研究,在美术作品中运用文化元素进行创作,提高作品的深度、感染力。希望在研究中可以唤起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文化的多元化、类型的转向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审美文化是文化与美的结合,是对于文化高标准的要求。它要求我们的文化,不但有实用的价值、功利的价值,而且有精神的价值、审美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1.
[2]张纹祯.西方文化[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08.
[3]E·B·泰勒.原始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