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入深,未雨绸缪

2017-03-27 10:21王洋
新课程·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信息技术

王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五中学)

摘 要:信息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做好细致的课堂预设,才能成就有活力的、精彩生成的课堂。在“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尝试改变传统的预设角度,就学生本身、学生学习环境及学生学习评价这几方面的预设进行了实践探究。只有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预设,才能成就实践性课堂;只有做好基于学习环境的预设,才能成就生成课堂;只有做好基于学习评价的预设,才能成就开放课堂。

关键词:课堂预设;学为中心;信息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曾经听过一堂小学信息技术课,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片段。教师请学生分别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搜索“①雄袋鼠”“②育儿袋”“③雄袋鼠+育兒袋”。其中有一位学生回答:“老师,我用育儿袋进行搜索,搜索出来的结果……”此时的过程跳过了该教师设计的第一个关键词,于是老师千方百计想让他用“雄袋鼠”来进行搜索。学生又回答:“老师,我觉得雄袋鼠不好,还是用育儿袋吧。”老师马上应答:“没用过‘雄袋鼠怎么知道‘育儿袋好呢?”听到这里,下面的老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节课中的老师当了一回具有绝对权威的“导演”,学生课堂学习完全是跟着他的预设一步步地进行着,稍有些“出轨”的行为就会被“导演”喊停。

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预设,老师按部就班地教,学生按部就班地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这样的课堂显然不符合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那么问题来了:

(一)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就不需要课前预设了吗?笔者认为,课前预设特别是针对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信息技术学科而言,仍然十分重要。预设是构建正常学习环境的保证。

(二)课前怎样进行预设才能与“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相符呢?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课前预设应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成就真正的“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二、问题的分析

1.传统课堂的预设角度分析

在传统的课堂预设中,我们主要着眼于两个层面进行预设。一是教师的教学环节,二是教材知识点的落实。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老师顺利地教学,而学生本身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程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常常被忽视。

2.冲突的产生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对教育教学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注意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该理念也逐渐融入课堂,课堂教学倡导生成,弱化了课堂预设的重要性。但老师总是希望自己的课堂呈现最完美的“效果”,特别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信息技术课堂。因此,课前每个细节的预设又是构建课堂的保证。

与此同时,跟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信息技术的课堂因此也充满着“不确定性”。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全面的基于学生的预设,才能给学生生成留足空间,成就课堂的精彩。

三、做好课前基于“学为中心”的预设的实践研究

有专家提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应充分关注学生本身以及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课前预设也应以学生本身及其学习为出发点。

(一)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预设,成就实践性课堂

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学生不可能空着脑袋进入课堂,一般都是从自身的学习起点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操作基础来关联新的知识内容,从而消化接受新的知识内容,完成新的技能操作。通过实践探索,笔者发现,在课前做好与学生本身相关的课前预设,有助于学生顺利地进入课堂环境,提高探究操作的积极性,成就实践性的课堂。

1.预设学生本身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起点直接关系到后续知识能否顺利延续,学生是否能接受新的学习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尝试操作。在课前预设时,教师不仅仅要做好学生原有学习起点的预设,更要做好动态学习的预设,以便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及时调整任务难度。

[案例一] 《预设决定成败》

我第一次参加片优质课是2010年的春天,那时的我带着满满的信心去某外国语学校执教。课堂预设学为中心信息技术课前我已在本校经过几轮试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效果令我十分满意。在课前对外国语学校学生的了解中发现,那里的学生都是全区的佼佼者,学习能力非常强,这更让我对这次开课充满了成功的憧憬。

开课的内容是《用公式计算》,教授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我设计了三个任务,一是认识公式,学会公式常用的输入格式;二是学会自己写简单的公式;三是完成稍难的公式。整个过程学生并没有出现我预期的学习热情,相反出奇的安静,又快又好地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整节课似乎就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积极性不高。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我居然没有内容可上了。那节课,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课后,我不断反思:为什么同样的内容,我校学生的反应与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原本应该活跃的课堂为什么会变得死气沉沉?最终我找到了答案。关键在于我没有做好充足的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动态预设。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起点自然比较高,我设计任务难度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起点,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符合“学为中心”理念的预设应该是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基于学生本身的现阶段的学习难度、学习习惯、学习程度、不同学生的层次差异等多方面的预设工作,从学生自身起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课堂内容与难度,有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2.预设学生的兴趣点

我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学生给我的回答是“可以上网”“不用写作业”……这些原因让我很惊讶,原来学生感兴趣的不是信息技术课本身的内容,而是其他的外部因素。

那么怎样使学生的兴趣重新定位,着眼于信息技术课堂内所要学习的知识呢?笔者在尝试中发现: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抓手,课前做好学生兴趣的预设,根据他们喜欢的主题来设计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案例二] 《巧用学生兴趣点》

七年级上的第三单元是Excel软件的学习,其中《公式与函数》是本单元的难点。内容难不说且操作比较枯燥,学生对统计成绩之类的任务兴趣不大,每次上到这节课学生完成度都偏低。不巧的是我正好抽到该课作为公开课课题。在知识点不能更改的情况下,我唯有从学生兴趣点着手。

我找了不同的学生做访谈进行调查,又查阅了大量的课外资料,预设了各种学生可能喜欢的主题与情境。最终确定将该知识点应用至“破解密码”环节,通過输入正确的公式而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密码,来获得文件夹内的下一任务的“线索”。

第一次试教,学生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不管何种程度的学生,都积极探索着完成任务,不时地还互相讨论,急于“破解密码”。此时的我似乎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遇到问题只需我稍稍点拨,学生便自告奋勇地去尝试,尝试出来的学生兴奋地将自己的经验总结给大家。

这节公开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同样的知识点在不同的情境任务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完全不同。本课中利用公式来破解密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尝试的兴趣。破解密码之后获得的下一个任务线索,又点燃了学生挑战下一任务的激情。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好基于学生兴趣的预设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做好预设工作,掌握学生可能喜欢的情境、可能喜欢的主题、可能喜欢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学习情境,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3.预设学生的心理倾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仅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生所学内容的关注度、对各种学习策略的心理倾向性等也是关注的方向。

[案例三] 《讨论》

曾经我听过某位新教师开课,她选择的课题是Flash软件中的《ActionScript脚本代码》,导入时她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的环节,每位学生桌上有一张任务单,根据上面的任务讨论怎样完成连连看任务。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教授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导入进行到这一环节时,老师要求同桌两两讨论,但学生似乎并不配合,同桌两两之间根本没有交流,只是各自默默地做着手中的任务单。

课后,针对这个环节我们做了小小的修改,将一人一张的任务单改为两人一张,再执行该环节。第二次试教教授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老师布置任务后,同桌两人一组果然开始小声地讨论起来,后来还越讨论越起劲,学生表现十分积极,讨论环节的效果也相当不错。

课后,老师们一起进行了探讨,同样的环节,为什么差异那么大?经过分析发现她忽视了两个方面的预设。一是学生的年龄,二是任务单环节的设计。九年级的学生心智已慢慢成熟,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表现欲下降,不太适合进行比赛、游戏、讨论等课堂活动,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并完成任务或者挑战。第二节课,换成了八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喜欢互相讨论,更勇于尝试探究任务。另外课程中的任务单环节变成两位同学合用一张,这样保证了讨论环节进行的必要性。

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信息技术课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为中心”的实践课堂。试想:如果不预设学生的心理状态,又何谈有效组织?不预设学生的学习方法,又何谈层层推进?不预设学生的心理状态,又何谈有效落实?

(二)做好基于学习环境的预设,成就生成课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学习环境除了教师构建的课堂情境之外,还应包括硬件、软件、资源等其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切外部环境。多年的执教经验告诉我,环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案例四] 《老师去哪儿了?》

去年下半年,我有幸参加了杭州市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的观摩。所有的参赛教师需在24小时内完成所有的备课及教案。其中有一节课的课题是《编辑视频素材》,在所有上课老师中一位嘉兴的老师在课堂上出现了突发状况。

刚开始没多久,老师在布置操作任务时,学生机上的网页因故障显示不出来,那位老师可能没有预设到这种情况,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进行下去。接下去的课,没有人听清他在说什么,学生在下面也不知道该进行什么操作。因为紧张的缘故吧,该老师语无伦次地说了几分钟后,突然离开了课堂,扔下所有的学生与惊讶的听课教师们……

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学生跟听课教师们都在讨论:老师去哪儿了?出现这样的突发事件实属罕见。事后,据了解,当时这位老师由于过度紧张,甚至一度出现了短暂休克的症状。

课后,我们一行听课的老师也针对这种情况做了分析。在这种大型的比赛场面上,紧张是正常的,但紧张到身体不适是非常少见的。这节课卡壳的关键在于操作软件的故障,而上课教师课前根本没有预设到这种情况,导致无法进行下去。假如该老师能在课前预设时充分考虑到网络故障或者软件故障,设计好相应后备方案(如在非网络环境下如何显示网页;课前及时检查软件、硬件环境;学生软件无法启动时的应急预案等),及时调整课程任务与教学内容,那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信息技术课堂中任务的有效达成、活动的有效组织、开展、展示和评价等都需要借助一个强有力的、围绕学习目标的、结合各种操作软件和现代化硬件设备的课堂学习环境。课前除了做好基于学生本身的各种预设之外,还需要做好基于学习环境的各种预设。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成就动态生成的课堂。

(三)做好基于学习评价的预设,成就开放课堂

基于信息技术课开放性的特点,学习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时间的多样化、评价对象的多样化。学习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种指向性引导,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面对如此“开放性”的学习评价,课前预设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案例五] 《哪里好?哪里不好?》

记得刚站上讲台那会儿,我对每节课的教学都似乎有点信心不足。特别是软件教学,生怕学生学不会,操作不好,完成不了任务。于是在一节学校的公开课上,我把网页操作的任务难度降到最低,还把各种在网页上需要的素材都提供给学生,心想:这次学生的任务总能全部完成了吧。如我所料,这节课的完成度相当高,所有的学生利用我给出的素材按部就班地操作,完成了页面表格的设计与内容填充。

下课前,照例进行到评价这一环节,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评价一下身边同学的作品,哪里好,哪里不好。可是问题出现了,所有学生用的素材都一模一样,网页内容也一模一样。评价的学生根本无法说出好与坏,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我一直以为评价是生成的一部分,但这次评价的失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评价也是需要预设的。像上述案例的情况,课前完全可以预设得再周全一些。学生所交的作品,特别是软件操作的作品在无太大差别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转换常用的作品评价方式,着重进行过程性评价,比如请同学们来说说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事先设计好量规表,请同学们进行自我测评等。

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在预设时应考虑多方面的内容。比如,预设学生的任务完成度;预设本课内容适合的评价方式;预设评价的对象与效果;预设评价所需的时间等等。

四、反思与感悟

(一)找到学生疑问与教学预设的切合点

信息技术常常以任务驱动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操作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任务以外的操作问题,有时会让老师猝不及防。因此在課堂预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已学知识点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串联,找到学生的疑问点。在此基础上预设任务时,将疑问知识点贯穿其中,有的放矢,解学生所疑。

(二)改变预设角度,突破学生机械操作瓶颈

“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带来的是全新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愿意学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课前预设的角度也要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只有预设到学生自身兴趣所在,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只有预设到学生本身的学习起点,才能打破学生在信息课上照本宣科、机械操作的局面;只有预设到学生的疑问点,才能举一反三,将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充分发挥其自主探究性

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既然关系平等,那么教师就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对于课堂环境的构建、课堂环节的设置、教学活动的设计、任务的设计等方面,应抓住学生的心理,关心他们想学什么,喜欢怎样学习。如条件允许,课前可以进行充分的“民意调查”,根据实际数据来进行课堂预设,更能发挥学生主观参与性,提高其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的深度与广度往往能决定课堂的成败。在“学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预设不再是从教师、教材层面出发,而应该从学生出发,想学生所想,爱学生所爱,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基于学生层面的预设,才能成就有活力的课堂,这是我们的信念,更是我们实践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夏雪梅.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李爽,陈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理与实践指南[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3]吴军其.新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学为中心”视角下学生阅读思维的导引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