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骞
(甘肃省靖远县五合中学)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学习理解;视野范围
现代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正因为如此,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目前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笔者身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学,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了实践探索,现将个人认识与看法总结、陈述如下。
一、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认为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学不学都无所谓,这一错误认知使他们的数学兴趣较低,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与优化。鉴于此,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以此重新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这其中,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可推动上述目标的快速达成。对此,笔者感受颇深。如,在教学“轴对称现象”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组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实物,包括精美的京剧脸谱、蝴蝶剪纸、车标设计、国旗等等,并在学生认真浏览的过程中向他们点明:“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信息技术呈现出的色彩斑斓的生活实物图片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官冲击,也使他们不自觉地转变了自身以往的认识:原来现实生活中蕴含有那么丰富的数学知识。这一认知上的积极转变使他们对“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而这无疑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后续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理解
初中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组成部分,内容相对来讲较为浅显,但这并不排除其中所蕴含的较为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恰恰正处在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其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这就使他们很难理解一些较为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点。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找到一种能有效将抽象知识点变得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直观立体,能很好地达成上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浅显的教学目标。这便为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深化自身对所学数学知识点的认知、理解与灵活掌握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撑。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这一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之后,部分学生觉得很疑惑:上述图形都是四边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笔者曾尝试过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讲解,但学生反响平平,仍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搞清楚几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精心制作了一张幻灯片,在该幻灯片中正方形被长方形环绕,长方形被平行四边形环绕,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则被四边形环绕。如此,借助这一幻灯片,它们之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地呈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学生不需要再死記硬背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定义,只要认真观察该幻灯片便能直观地得出如下认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只是四边形中的特殊图形。这样一来,在信息技术的直观呈现下,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一目了然、简单而生动,学生反响非常好。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工具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数学学科中也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数学教育工作者忽视了这一点,致使学生仅仅只了解具体的数学知识点,而对知识点背后所包含的人文内容知之甚少,如此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学生数学视野的开阔。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尽可能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数学人文信息,以达到扩充学生知识容量、丰富其学识与见识的良好目的。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之后,笔者除了向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相关数学内容,更是特意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勾股定理的起源与发展,像西周数学家商高在公元前1000年就发现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勾三,股四,弦五,他的这一发现早于毕达哥拉斯定理五百到六百年……如此,依靠信息技术扩充来的知识既使学生对勾股定理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更大大扩充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效果一举两得。
诚然,信息技术之于初中数学教育有着直观、形象等诸多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宜采用信息技术开展具体知识点的教学。鉴于此,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适度原则,既不过多使用,也不一味否定,而是立足于教学实际灵活采用。相信,这样一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一定能绽放出璀璨的高效之花。
参考文献:
[1]梁敏.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6).
[2]付存生,杨明霞.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J].数学教学研究,2010(8).
编辑 张珍珍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