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思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更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对高中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很多弊端,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课改下高中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班级管理;转变观念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班级管理者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和规范,保障良好的学习秩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警察式班主任、保姆式班主任、长官型班主任比比皆是,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了束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必须对高中班级管理的模式进行改变。
一、高中班级管理的传统模式
1.强制型班级管理模式
很多高中班主任片面地追求统一。例如,要求学生无论在穿着还是行为规范方面都必须整齐划一,班主任往往会制定详细而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对不遵守班级管理制度的学生进行教育。这种强制性管理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班主任往往忽略学生个性的差异性,要求学生按照班主任的指挥行事,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权利与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性。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甚至会对班主任、班级和学习产生厌恶和畏惧心理。
2.保姆型班级管理模式
保姆型班主任和班级管理模式在我国的高中班级中非常普遍,保姆型班主任对于班级事务非常上心,甚至包揽了所有的班级事务,班干部和其他同学很少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难以得到自我锻炼的机会。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往往由于工作过多而感到疲惫,而学生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对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造成严重的制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3.权威型班级管理模式
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往往会树立较高的个人权威,将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不允许学生干涉任何班集体事务,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没有产生均衡的制约机制。当学生提出与班主任不同的见解时,班主任往往为了维护个人权威、保障班级秩序的稳定性而忽略学生的见解。受到这种班级管理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为了躲避班主任的惩罚而小心翼翼、避免犯错,其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长此以往,一部分学生会变得唯唯诺诺,进而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新课改下高中班级管理新模式的构建途径
1.积极改变班级管理的观念
立足于新课改这个大背景,高中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群体以及班级管理工作进行重新认识。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学生视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这也要求班主任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不是将完成学校的班级管理任务作为工作重点。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构建民主型班级管理模式
民主型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班级管理模式。高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时期,学生的身体机能基本稳定,而心理发育则呈现出不平衡性、动荡性和自主性的特点。高中学生开始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社会、人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张,在行为和心理方面都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立足于高中生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有通畅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可以与班委进行商议,制定班规的总体框架,再通过班课的形式,与学生共同制定简明扼要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只有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自发地遵守班级管理制度。此外,坚持民主和平等的原则来选取班干部,在班委产生之后,班主任要对班委给予充分的信任,使班干部有更多的锻煉和管理的机会,不断提高其管理能力。
3.构建情感型班级管理模式
情感型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柔性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权威型、强制型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过于严格的管理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容易使高中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情感型班级管理模式强调班主任及教师要发自内心地了解、喜爱、关心每一个学生,通过正向的激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和关爱。例如,可以通过面谈、面批、周记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苦恼,给予学生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可以运用一对一谈话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同时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班主任及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对原有的班级管理理念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和自我管理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吕春红.浅谈如何让高中班级管理充满生命活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1).
[2]童宝林.新课改下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1(10).
编辑 李建军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