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朝珍 户志强
听了两节习作指导课,一节是五年级的《场面描写》,一节是二年级的《我最喜欢吃的水果》。这两节课都运用了例文,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表达更得体一些。但怎样运用例文,才能提高例文运用的有效性呢?
一、运用例文,需要把握时机
《场面描写》一课,教师首先出示例文《开国大典》,指导学生概括出场面描写要描写环境,烘托氛围,其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要点面结合,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重点描写典型人物。接着出示例文《紧张的考试》,分析如何点面结合进行场面描写。再出示例文《夺冠一瞬》,让学生填写一张表格,有环境描写、典型人物、描写方法、表现氛围等。最后,让学生想想准备写什么场面,并填写这张表格,理清习作思路。课后看到的是表格上几个干巴巴的词语,受表格限制,学生习作也缺乏灵动性。
教师采用读写结合,一步一步深入指导,假如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场面,后用笔记下来。这肯定不完美,但在这种自然和自由的状态下的习作表达了学生对场面的真切感悟。此时再出示例文《紧张的考试》,与学生习作对比,发现怎样点面结合把典型人物描写具体,再让学生仿照补充修改,并出示例文《开国大典》,与学生习作对比,让学生懂得怎样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又让学生仿照补充修改,一篇珍视了学生獨特感受,反映“本真”的习作就慢慢“完美”起来。
前者先出示例文,抽象出来的是“环境描写、典型人物、描写方法”等笼统的方法,重形式,轻内容,导致“举一”有余,“ 反三”不足;后者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以例文为例,仿照运用,重内容,轻形式,其效果是一篇灵动的习作。这是“以本为本”和“以生为本”两种教学思想的不同体现。规范习作不难,难的是学生习作的自由。我们把握例文运用的时机,发挥例文的示范和借鉴作用,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运用习作方法的本领。
二、运用例文,需要明确指向
指导《场面描写》时,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就是例文运用要有鲜明的指向。该教师也有指向,指向的是从阅读例文提炼出习作方法,让学生去模仿。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是阅读教学应干的事情吗?在习作指导课上,例文的指向在于使儿童在原习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引起“逐级而上”的需要,是从具体到具体的过程。一篇好例文具有很多可示范之处,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满足于学生“逐级而上”的某一个点。后者的设计就注重了这一点,例文《紧张的考试》的指向是如何点面结合把典型人物写具体。例文《开国大典》的指向是如何描写环境烘托气氛。我们精心选择例文的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明确指向,从而提供一个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
三、运用例文,需要贴近学生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一课,教师出示了两次例文《石榴》,一篇是小虎同学的不完美习作,一篇是小虎同学修改后的完美习作。这引发了我的两个思考:一是例文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特点。那篇不完美的习作,反映了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一看例文“哇,跟我的差不多”,很有亲近感。然后教师设计了“假如我是老师,我会给这篇习作打出多少分?为什么扣这些分?”学生更兴奋了,参与度特高。美中不足的是小虎同学不是本班同学,例文中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课前就预设的,针对性不高。二是例文应贴近教学的年段目标。因为修改后的习作“太完美了”,以“篇章”的形式出现。这课是面对二年级学生。低段学生还处于写话阶段,就呈现“篇”的例文。例文需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学生“跳一跳,摘不到桃子”的时候,学生的心理容易产生习作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这不是一种伤害吗?
四、运用例文,需让学生自己发现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一课,出示不完美的习作例文时,通过“扣分”活动去发现这篇习作存在的问题。但授课教师设计了《“石榴宝宝”的建议》环节,把习作中的一个个问题列了出来,并建议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第二次出示完美的习作例文,让学生模仿并具体写下来。假如不设计《“石榴宝宝”的建议》这环节,而是当学生“扣分”活动发现习作问题后,直接出示完美的例文,让学生去比较、发现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具体写。这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有着真切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石榴宝宝的建议”毕竟只是“石榴宝宝”的,而不是学生的。运用例文,要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在探究中发现,产生自己的习作观念,并拥有真实的理解和体验。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黄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 慧
E-mail:729628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