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高收入

2017-03-27 21:05
当代工人 2017年2期
关键词:年收入界定群体

现在生意人都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某个产品一天只卖了几百盒,打广告时就不能吹牛说一天卖了几万盒,否则可能第二天税务部门就会找上来,变成“吹牛上税”。

但多数老百姓、工薪族并没这样的思维习惯。比如某个城市一旦更新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社平工资)数据,网民们至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调侃几句被平均、拖后腿之类的话,然后就不了了之。实际上,社平工资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工薪族的社保缴费基数,还会改变退休金高低等多个领域,也就是说,它会真切影响到工薪族的收入。

因此,很多看上去和我们毫无关系、根本不值得谈论的东西,其实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甚至会直接决定我们钱包里的内容。

再比如我们关注的“如何界定高收入群体”一事。前一段时间网上传假新闻说“年收入12万就算高收入群体”,网上一片笑骂,因为12万收入在当今消费环境里做中产阶级都勉强,怎会是高收入?

可笑骂了一阵后,又没下文了。没人去进一步探讨“年收入多少才算高收入”,更没人探讨“如何界定高收入群体”。可能大家都觉得这个话题很无聊,弄清楚只会更仇富。

其实一点都不无聊——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高收入群体都需要承擔更大的社会责任,首当其冲的就是个税的比例更高。被划在标准之外的中低收入群体,则可得到更多社会福利。我国在新一轮税改中提出“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也是这一初衷。

但问题是“高收入群体”的标准是什么?年收入12万肯定不是,那么年收入15万是不是?20万呢?在北京赚20万和在沈阳赚20万,都属于高收入群体吗?

这不是清谈,而是必须掰扯清楚的一件事。因为我们要提防“社会共识”的杀伤力——当所有人都认可一个标准时,这标准就会直接影响社会行为甚至政策。古代人都以缠足为美,结果1000多年里女人们都要在酷刑里哀嚎,伤痛痊愈后又以成为四等伤残人士为荣;现代人众口一词认为结婚必须买房,否则就是耍流氓,于是中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奴隶群体——房奴。他们甘愿为奴不要紧,却直接影响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经济政策,甚至影响了家庭形态和财产分割制度,继而影响到我们每个人。

所以,对于如何界定高收入群体这件事,我们必须提出理性的观点,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能听之任之,最终却不得不接受一个已经蔚然成风的荒谬结论。这不仅牵涉到我们的切身利益,更牵涉到社会公平。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年收入界定群体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外语学习中的自我界定
中间群体
议论文概念界定的几个问题
高血压界定范围
最难成为1%人群的美国州
重税国
美国这些医疗保健岗位在2016年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