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三良
安茶探源
詹三良
(黟县茶叶站,安徽黟县 245500)
安茶选料精细,工艺独特,制作讲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民间称之为软枝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相传创于1725年前后,内销两广香港,外销东南亚诸国。其品种特征基于徽州地区优异的茶叶内在品质及限于当时包装材料,在储运、销售等环节中茶多酚类物质氧化(后发酵)而产生的结果。
安茶;紧压茶;祁门;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茶,根据《安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产区安徽祁门县芦溪乡、溶口乡、平里镇、祁红乡、塔坊镇(原塔坊乡)、祁山镇、金字牌镇、大坦乡、小路口镇、渚口乡、历口镇、古溪乡、闪里镇、新安乡、箬坑乡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是传统工艺历史名茶。相传创于一七二五年前后,内销两广香港,外销东南亚诸国,被誉为“圣茶”。
安茶选料精细,工艺独特,制作讲究,品质优良,不仅是饮用佳品,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祁门茶叶改良场丛刊《祁门之茶叶》(博宏颠著):红茶之外尚有安茶之制造……。如南乡(芦溪)孙义顺之产品,有百余年之历史,在两广颇负盛名,岭南郎中方诊常用安茶作药饮,亦可见珍贵,固也有相当之价值。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安茶”中含有多酚类,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杀菌,解渴生津,消瘴避邪之功效,食之益寿而提神。安茶,民间称为软枝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明永乐年间的《祁阊志》已有软枝记载,主要产区在祁门芦溪、程村一带[1]。黟县是古徽州六县之一,通过各版《黟县志》等其他相关资料,可以印证安茶是产于古徽州的原料较粗老、价值较低茶,局限于当时的包装材料,价值较低茶用箬皮大篓装,以致在储运、销售等环节中茶多酚类氧化(后发酵)而产生的结果。
1.1 清顺治《黟县志》 载“茶,即茗也。旧有胜金、嫩桑、仙枝、来皋、先春、运合、华萸之品,又有不及号者,是为片茶,有八种;其散茶号茗茶。近岁,茶名细者有雀舌、莲心、金茅,次者为茅下白、为走休、为罗公,又其次者,为开园、为软枝、为火号。名虽殊,而实则一”[2]。
1.2 清嘉庆《黟县志》 载“候干燥以锡罐盛之,勿通风,可久藏。其行商统名松萝,贩者用木箱、箱内锡皮箱外箬皮篾衣不使通风走湿,北至口外,南至澳门。不及号者用箬皮大篓装”[3]。
1.3 《黟县志》(2012年) 记载“清道光年间,黟县人孙氏在祁门南乡程村碣街开设孙义顺安茶号,制作经营安茶并在广东专营安茶,颇获盛名,安茶不仅为饮料,而且能入中药。岭南中医诊方常用孙义顺安茶号的安茶为引”。
2.1 从系列《黟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时期古徽州地区茶产业已很发达,根据鲜叶老嫩程度和不同制法花色品种很多,“名虽殊,而实则一”[2],应均为绿茶类,有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的雀舌、莲心、金茅高档茶;也有供出口西洋的走休、罗公等大宗茶,到嘉庆年间统称的松萝茶;还有供两广和南洋的开园、软枝、火号等又其次者,安茶的前身。
2.2 炒青绿茶鼻祖徽州松萝的诞生,对茶叶的防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当时包装材料有限,只有高档的茶叶用锡罐装和及号的松萝茶内衬锡皮(相当于当今的铝箔)包装使其不通风走湿,不及号的只有就地取材用徽州地区盛产的箬皮竹篓包装,安茶保留了这种包装方式。
2.3 古徽州松萝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并被明李时珍编入《本草纲目》,岭南中医诊方常用孙义顺安茶号的安茶为引[2],两者是一脉相承的,进一步印证徽州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4 炒青绿茶鼻祖徽州松萝的诞生,开创了散茶历史,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应以绿茶为主[4],只是到了清同光年间师学宁红、闽红,制红茶[5]才有茶叶发酵一说。
2.5 黟人孙氏数辈经营有方,清道光年间,在祁门南乡程村碣街开设孙义顺安茶号起,制作经营安茶并在广东专营安茶,产地和销区直通,减少环节,占领市场,使不及号的箬皮竹篓装茶成为盛名两广、香港、东南亚诸国的孙义顺安茶长达100多年[6]。
2.6 祁门的昌江是古徽州两条水路运输通道之一,是徽人西出经商必经之地,北可入大江,南可达珠江[7],祁门南乡芦溪等地的是昌江重要码头之一,其下游就是唐朝著名茶市浮梁,商贾云集,是物资的集散地,在此开设茶号,便于货源组织和运输,相当于新安江畔屯绿集散地屯溪。
安茶是古徽州地区明末清初时期不及号的、又其次者开园、软枝、火号等用箬皮竹篓装茶,在两广、香港、东南亚诸国销售,经黟人孙氏经营,成为盛名一时的孙义顺安茶,其品种特征基于徽州地区优异的茶叶内在品质及限于当时包装材料,在储运、销售等环节中茶多酚类物质氧化(后发酵)而产生的结果。
[1] 郑建新,刘平. 寻找回来的安茶[M]. 北京:台海出版社, 2015.
[2] 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黟县志[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3] (清)程汝翼等纂. 中国地方志集成 安徽府县志辑 56[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4] 郑建新,施丰声,许裕奎主编. 松萝茶[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
[5] 郑建新编. 祁门红茶[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
[6] 詹罗九. 书香·茶香[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7] 詹罗九. 茶旅春秋[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责任编辑:蒋文倩)
S571.1
B
1006-5768(2017)01-036-02
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