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同乐剧场”运行模式初探

2017-03-25 12:07孙国英
甘肃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运行模式幼儿教育

孙国英

【关键词】 幼儿教育;“家园同乐剧场”;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89—01

隨着我园市级规划课题《“家园同乐剧场” 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践与研究》的稳步推进,关于“家园同乐剧场”的运行模式的研究,成为我园进一步有效进行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有力平台和必要措施。结合我园“生态”发展理念,本文对家园同乐剧场的运行模式做初步探讨。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家园沟通氛围

(一)“家园同乐剧场”的运行需要幼儿园更加主动积极地做以引导

从发放到回收的问卷中显示,园内占50%以上的农村家庭的孩子家庭教育环境宽松,或是教育行为较为随意,“放养”式程度较大。幼儿的初始教育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由此可见,开展“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对我园幼儿的需求和意义是重大的。通过“家园同乐剧场”的载体,我们以剧本为隐形教育方式,提供给幼儿“亲社会行为”实践的场景和道具,以达成我们科学保教的目的。

问卷中还可以看出,97%的孩子由妈妈来负责日常生活及与幼儿园沟通,加之幼儿园女教师居绝大多数,反映出今后我们对于孩子行为的引导应注入更多男性特征的因素,如主动、豁达等。

(二)家长支持“家园同乐剧场”活动和参与活动是不同比重的

有效问卷中,100%的家长对于孩子参与活动都是非常支持的,为继续创新“家园同乐剧场”的演出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而家长愿意陪同孩子参与活动的只有91%,这体现了家长的个性特点,同时也映射了幼儿成长环境中家长对于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潜在影响。

(三)家长对于“家园同乐剧场”活动的意义是明晰的

本次问卷中,家长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给出的答案有:积极参与游戏、助人为乐、有同情心、谦让等等,虽然有的家长点出的是亲社会态度,但大家都陈述的是对幼儿培养积极的观点,是正能量的体现,对于今后开展“家园同乐剧场”的演出活动是非常有益的支持力量。

二、明晰剧场运行的园所文化基调

我园建园初即制定了“生态”的文化方向。生态意味着和谐,即我们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质,希望在园的师幼都能呈现盎然向上的生命力,不委屈身心,个性张扬,成全生命!所以我们让每个人首先成为独立的个体呈现,有发展的自主性。对待教师,我们合力提供的是有压力而不压抑的工作状态;对待幼儿,依照“千遍原则”实施保教,从而追求全园师幼的心态、姿态、神态全在状态的“生态”意识,有着发展的愉悦性。

在明晰园所文化要点的基础上,关于“家园同乐剧场”运行中的剧本编写、演员选拔、舞台道具制作、音响摄像等环节的处理,就会显得分工明确,衔接流畅,且各负责人有很大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三、打造合力协作的教师创作团队

(一)集思广益,整体规划

在童话剧本创作之前,园内教师根据幼儿近阶段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来筛选剧本素材,要求能贴合时代旋律,贴近幼儿生活,对在园幼儿较忽视的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引导和启示,最后大家以民主决策的方式确定剧本,并对剧本的呈现细节商讨规划,做到人人参与规划过程,并且人人有分工。

(二)体现自主,分部实施

确定好工作任务后,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每个分工组都有相应的负责人来协调与组织本部门工作的开展,有相对的自主权,能合理呈现每个创作者的思路与创新点,这也契合了我们的“生态”发展理念。

(三)协调沟通,呈现舞台

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如有不明确或是质疑点的时候,由总导演组织,全体开展商议,大家各抒己见,最终确定支持率较高的思路,呈现舞台的合力效果。

四、丰富剧场运行的多种活动形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正面性原则。统一认识“家园同乐剧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使全体教师有一致的思想认识,能引导全园家长及幼儿积极正面参与剧场活动。

(二)安全性原则。

(三)创新性原则。为使我园的特色能区别于众,所以要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形成本园特色,将剧场运行的各个侧面有效整合,并生动展示,而且能不断创新。

(四)发展性原则。园所各类活动都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家园同乐剧场”的运行形式应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活动主题不断完善的特点。

五、建立家园互通的长效改进方案

为使剧场活动能长期有效开展,应根据剧场演出后的评价结论,建立家园互通的长效改进方案。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运行模式幼儿教育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零售业”时代运行模式
开放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