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旺”的“NO.1”追求
——泰州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建设

2017-03-24 20:25王永明杨舜琴江苏省泰州市农业委员会
江苏农村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农委农技主体

王永明 杨舜琴/江苏省泰州市农业委员会

“农牧旺”的“NO.1”追求
——泰州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建设

王永明 杨舜琴/江苏省泰州市农业委员会

江苏省泰州市立足于打破传统为农服务模式,让农业插上“互联网+”腾飞的翅膀。市农委主导开发建成了泰州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是集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政府管理下的应用平台,平台名称为“农牧旺”,取自英文“NO.1”的谐音,既具有鲜明的农业行业特点,更意在做成全国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的龙头。

一、实现“六大功能”

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将区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级政府涉农组织、产业联盟、社会化服务联盟全部纳入,提供农技服务、资讯服务、自主学习、生产供求、社区交流、政府管理等六大服务功能。一是农技服务。通过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专家库和社会化(专家)服务联盟,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难求助,借助手机APP一键发布,点对点、实时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资讯服务。实时推送农业政策、农商行情、气象信息等资讯,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及时获取信息,辅助农事决策,规避市场风险,及时防灾减灾。三是自主学习。设立百科学堂专栏,通过专业视频、培训课件,用户可以全天候自主参加多种技术培训。四是生产供求。择优引入农资农机供应商、金融服务商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市场主体,采取抢单方式对用户在线发布的供求信息提供服务,同时支持自有品牌特色农副产品的包装宣传,发展在线交易。五是社区交流。实名注册在线人员均可发布农业动态,分享相关经验,参与话题讨论,及时获知农业农村发展动态,实现互动交流、互帮互助。六是政府管理。平台自建农业大数据系统,地图精准定位全市主要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实时查看区域产业布局详情,在线开展统计监测、质量追溯、政策补贴、农情调查、农业保险、行政执法等工作,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二、体现“四大创新”

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的开发建设与推广应用是转变农业部门服务方式的一场自我革命,是农业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念创新。引入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工具,促进工作理念的更新、发展理念的更新,平台要求限时响应,求助农民可以对解决结果点评打分,各级农业部门随时督查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促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学习,钻研技术,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已有1390多个各级涉农组织,以及3300多名各级农业工作人员加入平台,全方位服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机制创新。建设初期引入竞争风险机制,形成市农委提出设计构想、企业投入资金开发软件并运营、政府再购买软件服务的PPP模式。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市农委与合作企业保持紧密沟通,先后组织召开数十次农业系统、新型主体代表、农技推广人员、农业信息化专家等各层次的研讨会、论证会,反复论证,反复测试,让方案想法通过技术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互联网+现代农业”成果。三是技术创新。借助合作企业的技术力量,组织技术攻关,从无到有,先后进行了10多次版本更新,并从安全定级、安全域划分、边界安全防护、身份鉴别、传输数据加密、服务器容灾、备份与恢复、日志审计、监控预警等方面进行安全设计管理,确保平台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四是推广创新。市政府专题召开市级机关涉农部门和各市(区)分管领导协调会,部署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工作。市农委专门成立了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各市(区)也建立相应工作班子。制定《泰州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建设考核细则》,将之纳入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绩效管理,每季度通报各地平台运行应用情况,确保平台长效稳定运行。市政府将平台建设列为泰州市电子政务建设项目,2016年市财政给予300万元专项补贴。同时,采取联合培训的办法,市农委负责全市推广应用培训的组织,合作企业负责向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组织农技人员、社会化(专家)服务联盟等不同用户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应用培训,面对面讲、手把手教。

三、取得“三大效益”

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市各乡镇,有3572名农技人员,1153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36个社会化服务联盟,2.7万多人在线使用“农牧旺”手机APP,全市1396个涉农组织应用“农牧旺”客户端,成为全市农业信息“交汇点”,取得“三大效益”。一是社会效益明显。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实现精准服务上。农业部门接到农民求助,一般问题必须在4小时内给予解决,紧急问题要立即解答解决。24小时在线服务,缩短了时空距离,及时解决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经济效益显著。主要体现在为农服务促增收上。如农业生产资料在线上采购,多家竞价,种养大户的采购量大,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精准对接产销,减少中间环节,通过“农商行情”智慧判断最好的销售时机和价格把握,规避了传统的销售损失。如一个种植规模为500~600亩的种植大户,每斤粮食多卖2分钱,也会增加上万的收入。三是管理效益突出。平台自建农业大数据系统,满足管理部门提供统计监测、质量追溯、政策补贴、在线农情调查、行政执法等工作需要。2016年,平台累计发布政策资讯1431条、通知公告134条,开展社区交流4197次、技术服务206次、农情调查15次,办理农业保险24次、项目报批5次、许可报批4次。□

猜你喜欢
农委农技主体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七·一”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于强前往扶贫点调研指导工作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工作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