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茶都经验 推动镇巴茶产业转型升级—镇巴县茶业协会赴四川考察报告

2017-03-24 19:40唐志刚陈孝钧钟运昆
茶业通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镇巴蒙顶山茶农

唐志刚,陈孝钧,钟运昆



学习茶都经验 推动镇巴茶产业转型升级—镇巴县茶业协会赴四川考察报告

唐志刚,陈孝钧,钟运昆

(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陕西镇巴723600)

本次考察的雅安市、峨眉山市是川西北的重点产茶市,两市通过挖掘历史,共同打造“蒙顶山”品牌;推广“茶+李”种植模式等方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出:政府重视是茶产业发展的前提;茶农产业自信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茶文化是茶产业发展的灵魂等启示。并提出强力整合项目资源,集中突破资金瓶颈;支持知名品牌培育打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培植带动型强龙头企业,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等对策。

“茶+李”种植;茶产业;品牌

2016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时逢2016年成都秋季茶业博览会、全国30座最美茶园颁奖仪式在成都、雅安召开之际。镇巴县茶业协会组织会员40余人赴成都、雅安、乐山等地学习茶产业发展经验,为我县今后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四川是我国茶业发展大省,2015年末全省茶园面积321193.9hm2,总产量25.97万t,总产值达157亿元;全省380万茶农人均增收近500元;出口茶叶4448t,出口额达1743万美元。

1考察实录

1.1挖掘历史,打造“蒙顶山”品牌

考察第一站是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牛碾坪的四川省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茶叶生产加工、品牌打造、文化传承和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大型国资企业,在蒙顶山茶业集团、国家级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名山茶叶公司基础上,于2014年11月由雅安市政府和名山区政府注资1亿元组建而成,经过两年发展,目前公司资产已超过4亿元。公司依托茶文化的先天禀赋,与多所大学、研究所合作,建有现代茶叶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国家和省级茶树品种7个,是中国西南最大的茶叶品种基因库。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建设茶园,对茶园实行全程安全监测监管,高标准建设示范有机茶园1000.5hm2,带动了周边20010 hm2茶园质量安全生产,同时建有清洁化生产车间,配备清洁化流水生产线,产品由四川茶叶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同步检测,年生产茶叶上万t,产品以绿茶、黄茶、红茶、黑茶为主,其“蒙顶山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证明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也是1959年评出的全国十大名茶“蒙顶甘露”的所有者。同时公司致力于茶旅融合发展,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以茶+桂立体种植,形成“茶中有花、梯次开放、色彩纷呈、四季辉映”的花海茶香景观;建成茶园骑游道、游步道、儿童乐园、观光亭廊、超市、茶楼、茶庄等设施,实现了“产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被授予“全国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在产品销售上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线下市场以川渝为中心,重点辐射西北、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线上市场建设以“1+10”模式(蒙顶山茶直供网+10家大型平台合作网点)运行,通过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强大的媒体宣传,使蒙顶山系列茶品市场占有率、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1.2推广“茶+李”种植模式,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考察第二站来到了乐山市峨眉山市普兴乡。普兴乡位于峨眉山市西北部,是一个气候宜人、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的山区乡。全乡幅员面积42km2,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13808人。全乡森林覆盖率达73.1%。茶叶资源丰富,优质茶叶的生产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现有无公害茶园2334.5 hm2,茶业是普兴乡农民的第一主打产业,与优质无公害水果、反季节蔬菜并称为有普兴特色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川南重要的产销基地。注册了“华龙”、“仙牙”水果商标和 “普兴”茶叶商标并对黑包山茶叶进行原产地认证,全面提升了全乡茶叶和水果的品牌形象。该乡在每亩茶园中套种20-30株樱红李、翠红李,降低了茶树病虫害的发生,每亩茶叶收入3000~5000元,水果收入15000~20000元,乡政府成立农业执法队,对产品质量安全巡回检查,效果显著,实现了茶农收入和社会效益共赢。

2 考察启示

2.1政府重视是茶产业发展的前提

茶叶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前期投入大、产品利润率低,离开政府的支持,产业就难有大的发展。在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前,雅安茶业坐拥深厚的茶文化资源,其产业却身陷“基地大、企业小,名气大、品牌小”的困境,雅安茶业只能为他人做嫁衣,其境内40%茶叶被竹叶青收购,其余被江浙等地茶商收购,可以说雅安茶叶占据了全国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却都是以其他品牌的身份出现的,廉价的原料基地利润低、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得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雅安市委、政府高瞻远瞩,培植产业发展“领头羊”,政府全资成立了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做亮做强蒙顶茶品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挖掘产地历史文化、建成茶文化博物馆、建设茶文化风情一条街、建成茶文化旅游、产品展示接待中心、制定系列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一连串措施之下雅安被打造成为“世界茶源,中国茶都”,茶叶真正成当地茶农增收、财政增税的支柱产业,围绕茶业的观光旅游业、上下游产业真正带动了当地GDP的大幅增长。

2.2茶农产业自信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

雅安和普兴乡的茶产业发展模式均为“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两地均有各种特色的茶叶家庭农场,通过对农户座谈了解,农户对茶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热情高涨,所有土地均建成了茶园,农户严格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统一规划种植、按季节除草、修剪、施肥,所有茶园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达到了茶叶标准园的要求。一方面是茶农真正享受到了茶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与当地政府、企业对茶产业的宣传密不可分,尤其是当地政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感恩教育、宣传,培养了茶农的感恩意识,利于政府推动茶产业发展系列举措的开展。

2.3茶文化是茶产业发展的灵魂

雅安蒙顶山位于北纬30°,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等诗词佳句千古流传。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真茶性冷,唯雅洲蒙山出者温而主祛疾…”。2004年《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在蒙顶山发表等铸就了雅安深厚的茶文化历史底蕴,但其在茶文化的挖掘和应用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是打造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蒙顶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游人如织,有力的宣传了蒙顶茶业,提升了蒙顶茶品牌知名度,提高了蒙顶茶的市场占有率;二是新建的蒙顶山茶史博物馆,为四川最大的有关茶文化的历史博物馆,深刻展现蒙顶山茶的发展历史,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了茶文化普及的窗口;三是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挖掘茶马古道及古道背夫文化;四是将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拓展了茶文化空间,创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方法。

2.4茶旅结合是茶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乡村休闲旅游、自驾游、骑游已成为旅游热点,茶园已成为旅游爱好者的新去处。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牛碾坪生态观光茶园在旅游观光高峰期每天三四千人、旅游淡季时每天也有一二千人参观旅游,在茶叶观光旅游开发做到了:一是茶桂间作、茶园与花草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茶园内“彩牛”及各种造型、木质游道及品茶观光点让游客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赞不绝口。二是以家庭农场式的品茗+体验+休闲+销售,游客接待量大、也增加了当地茶农收入。游客到家庭农场颐养清闲。日出,跨篮而出,体验采茶制茶乐趣;日中,品味茶膳,一杯清茶、三五知己、盘腿而席,畅享生活;日落,“飞龙在天,双龙出海”观演蒙山茶特有的茶艺表演。三是精致茶膳及茶主题雅致憩室的开发,产品附加值高,深得游客喜欢。四是大型儿童游乐场建成,锻炼增强了孩子的能力,让游客父母放心、开心旅游。五是“采茶节”、“采茶大赛”等主题活动的开展,集聚人气,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实现二、三产有机融合。六是特色观光骑行道、高端帐篷酒店的建成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省内外骑行俱乐部及驴友的参加。

2.5科技、质量安全是茶产业发展的保障

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茶叶质量安全备受关注。强化科技支撑,引导茶产业健康、科学、有序发展尤显重要。在茶园基地建设上要做到:一是科学规划,严格选地。在茶园优生、适生区域,集中连片科学规划,实现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集中连片建设,打造规模优势茶产业带;二是优选良种。选用良种是茶园建设的基础,优良的茶树品种能够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增强抗逆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调节季节生长峰期、充分发挥茶园机械和制茶机械效能等多方面的作用。主推品种名山131、名山311、福选9号和福鼎大白等适应、适制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无性系良种推广率达100%。三是注重丰产树型培养。在幼龄茶园管理中除搞好锄草、施肥和病虫防治外,重点抓好丰产树形培养,按时、按要求搞好茶园三次定型修剪,这是幼龄茶园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分枝、培养骨干枝,控制树高,加速扩大树冠,为培养丰产树型奠定基础,同时在幼龄茶园期间为培养树势,坚决不允许进行茶叶采摘。四是加强茶园的生态建设。建议将茶园的生态建设列为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和茶树抗病虫的能力,在树种选择上应选择适宜当地生长,有一定经济价值,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者用材林,如:松、杉、桂、李等。在质量安全方面:一是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完善茶园档案。落实相关责任人,企业从引进了检测设备,可自行检验农残、重金属等,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喝得放心。二是建立绿色防控体系。在茶园中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农业防治方面主要是加强肥水管理、适时修剪、合理采摘、间作套种和加强茶园生态建设等方面;物理防治方面利用害虫趋色性在茶园里插上诱色板; 三是推广清洁化生产。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引进全自动的茶叶清洁化生产线,在包装、贮藏过程中减少二次污染。

3 对镇巴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3.1强力整合项目资源,集中突破资金瓶颈

资金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深入贯彻镇巴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只有持之以恒的抓茶产业发展,坚持项目地统一规划,项目部门细化职责,强力通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退耕还林、扶贫开发、水源区保护、水土保持、生态林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分功能实施,创造集中投入打造优势产业带的保障。

3.2支持知名品牌培育打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是市场竞争,市场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政府强力支持企业知名品牌培育打造是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政府一是要实施“双品牌”战略,大力宣传推介“镇巴高山富硒”茶品牌,提升镇巴茶品知名度;二是鼓励企业争创省、市著名商标、陕西名牌产品、国家驰名商标,制定具体措施,重奖获得相关荣誉称号的企业;三是划定区域,统一设计,企业参与建成镇巴高山富硒茶品牌文化街,深刻挖掘镇巴茶文化、展示镇巴茶质量、宣传镇巴茶品牌。

3.3培植带动型强龙头企业,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要实现分户经营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必须培育打造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一是政府成立国有控股的镇巴高山富硒茶开发公司,专司镇巴茶叶品牌打造、科技研发、实现镇巴茶叶线上线下推介等,上联市场,下联企业、茶农,以解决镇巴茶企小、散、弱,发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缺少专业营销人才的问题;二是根据县内企业实际,有计划每年重点培植2-3户企业发展,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的能力。

3.4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培植茶农发展主动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转变政府职能,由服务茶农到服务茶企,由教农民如何种到教农民如何算,让农民自觉投身、支持茶产业发展,使茶叶真正成为稳得住、能致富的产业,在产业的发展中,让企业能得到效益,让茶农得到实惠。

3.5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家庭茶场、生产大户的作用

当前我县茶产业发展主体为各企业,茶园建设多为企业流转土地建设,这种方式提高了建园质量,有利于企业后期产品质量的提高,但茶园建设亩投资超过1万元,建设后3~5年方可投产,增加了企业资金压力,且茶园建成后后期茶园管理、采摘劳动用工压力大,因此,探索适合我县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的建园模式十分必要。

(责任编辑:蒋文倩)

2016-11-14

唐志刚(1981-),男,本科学历。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助理农艺师。E-mail:977354919@qq.com

S571.1

A

1006-5768(2017)03-102-004

猜你喜欢
镇巴蒙顶山茶农
蒙顶山一梦
茶之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Chinese fashion gaining foothold overseas
蒙顶山茶经
Applications of VR
“早春茶”开采
例谈抽象函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