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君 蔡友芬
(兰州市第七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从认知走向审美语文”的基本特质
——以“同课异构”《声声慢》为例
高国君 蔡友芬
(兰州市第七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什么是好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是一个被人们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好语文课应该是具有“唤醒”功能的课堂,同时,还是“从认知走向审美”的课堂。
语文;认知;唤醒;审美
笔者工作室(金城名师高中语文工作室)核心成员高文蓉老师与某中学老师“同课异构”《声声慢》,借这个课例,谈谈笔者的高中语文教学观——从认知走向审美的语文。
这一思想是笔者工作室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那么,什么是“从认知走向审美的语文”呢?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工作室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始终坚信,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就在知识的“认知”,这是教学永远不能离弃的基本内容,但是,语文教学的最终指向,我们认为是其最重要的“审美”意义,也就是语文教学一定是通过“听、说、读、写”这种“工具性”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最终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特别是文学语言中所包含的审美价值。正如叶嘉莹教授所说:“读诗的好处,就是培养我们有一颗活泼不死的心灵”一样,如果语文最终没有给学生一个“审美”意义上的“价值观”,文学就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文学本身就“死”了,语言的美丽和魅力都将不复存在。因为“文学和艺术不是一个道理,而是能真正让我们看到有血有肉的生命过程。”(台湾著名作家蒋勋《蒋勋说红楼梦》)
新一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的核心素养包含以下四个要素:“一是语言建构与应用;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从认知走向审美的语文”正是契合了国家新的课程标准。在实践层面,笔者总结出了这样的语文教学,以印证和实施。
第一,“从认知走向审美的语文”一定是具有“唤醒”功能的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多年来,笔者始终认为,好的教育,一定是包含“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三个关键教义的。
就语文课而言,好课一定是“激活”了文本、“激活”了学生的课。那么,如何做到在课堂教学中的“激励与唤醒”呢?通过两位老师的课堂,特别突出语文教学需要的“三大顶层设计”,即“大格局、大意境、大起解”。
所谓“大格局”就是要教师教学设计中注重作品时代背景的铺设,即教学设计站位要高远。就《声声慢》而言,从两宋历史(特别是南宋)→宋词→豪放词→婉约词→李清照,需要层层聚焦,层层指向。这种历史画面感和张力感如果在教学中不能涉及,不能让学生具有深度的历史触摸,教学的情感基础就没有了。
所谓“大意境”,就是只有从整个宋代的婉约词中看李清照,才会让学生明白易安词意境的独绝之处。同样是通过“意象”释词,高文蓉老师为学生设了一个通过串起意象撑起意境的“局”——“作为女性,感觉更加细腻敏锐,什么情景触动了李清照的愁绪?哪一处最惹人伤心?”看似“平庸”二问,但是,学生循着这个思路寻找铺排出了《声声慢》的意境,很是巧妙。而柳菊花老师,从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法,先从一首外国诗歌《绝望》(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法]克罗岱)出发,诱导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体味李清照词中意境的美妙。
所谓“大起解”,就是指老师只是在适当的地方加以重要的“提点”,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老师的意义就是在关键处能“激发唤醒”学生的发散思维,要做“一句顶一万句”的事,要避免喋喋不休,更要避免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讲解中,而忽略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我们要明白,学生对知识很快就会忘却,而内心生发出的思想才是关键的能力。
第二,“从认知走向审美”这样一个结构性教学的过程,需要做到“四有”才能完成。即“眼中有人、心中有情、课中有声、学中有思”。
所谓“眼中有人”从两个角度看待,一是眼中要有文本作者。每一个作品都是从作者的心里流淌出来的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文字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是作者人生的高度凝练和体现,所以在解读文本时,谁疏忽了作者谁就是“望文生义”;二是眼中一定要有学生这个教学的客体、学习的主体。教者最好是一个媒介,其积极意义就在将文本、作者、学者沟通起来,形成浑然一体的教学系统和生态。通过教学发现人、发展人、成就人,才是教学的真谛。
所谓“心中有情”就是指语文工作者绝不能是一个“寡情薄义”的人。必须在有厚度的基础上有温度,这样课堂就被“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世界也就容易被“唤醒”了。课堂“燃烧”着一团“火”,师生的思想都在火中迸发,在火中萃取,在火中提炼。这样的语文课才是鲜活的、生动的、震撼的。我们欣喜地看到,两位老师课堂风格虽然迥异,但都能让课堂的气氛达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效果——让学生在易安词的“浓愁”中享受到课堂过程的“审美愉悦”。
所谓“课中有声”,就是指对文本的反复品读咀嚼,要在课堂上爆发朗朗书声。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老师不让孩子多读书(学生不能进行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在还没有进到文本中的时候,授课教师往往就会叫停,从而让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课文主题还没搞清楚,课文这个“例子”中文字的美好和魅力还没有品咂出来,要却撇开文本另辟蹊径,搞所谓的“拓展”,严重削弱了“以读带解”这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最后的结果只能都是“囫囵吞枣”、“半生不熟”,课堂成了“半吊子”课堂,教学成了“半拉子”教学。
可喜的是,这次“同课异构”的两位老师都很好地重视了对文本的阅读(每堂课都有十多遍、十多人次的读),而舍弃了“拓展”,阅读是两节课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尤其是其中一位老师设计的分角色吟诵,效果堪称奇佳。
所谓“学中有思”,就是指教学效果的核心就在于学生的“思索”。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教学高效还是低效,最终的指向和考量全在“唤醒”学生思考多少,收获多少。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深度的思考,学生没有发生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思想的对话,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次“同课异构”,两节课都有几十人次学生的互动交流,其中一堂教学,一位学生在教学即将结束之时,主动举手站起来,朗读了课中即兴所写的一首“稚嫩”小诗(几行古语/句句散哀意/不着愁字/更点愁满地/将其论己/何止忧能定/凫雁北离/秋景性殇情),表达对课文《声声慢》学习思考的回应,不能不说,这就是好的教学带来的良好效应。
总之,正如德国另一位教育家斯普朗格说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语文教学只要坚持“从认知走向审美”,就越能接近语文教学的本质,其唤醒的功能也一定是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