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红林
【专家点评】
挖掘班级日常生活的育人价值
伍红林
班级生活;育人价值;全面发展
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努力丰富班级日常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活动平台。通过挖掘日常生活的育人价值,实现班级生活与学科生活的互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雁老师的许多观点和实践击中了我,也启发了我。她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爱的包裹中长大。他们并不缺少爱,缺的是对爱的感受力和执行力。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这才是孩子所需要的。”这些话语很朴素,但又很深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成长中经历过的班主任们。的确,从小到大,我们遇到的老师可以以“百”来计数,但真正记得的恐怕少之又少,而这少数中的大多数可能就是班主任。再见到班主任时,我们还会特别强调:“老师,我是您的亲学生!”这些都表明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独特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班主任其实对自己将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不清楚,他们做得更多的可能只是日复一日的班级常规工作。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通过高雁老师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感受到班主任作为一个专业与学科教学的不同。如果说,学科教学是让学生在学校过一种学科生活,班主任工作则是让学生在学校过一种除学科学习之外的学校生活、班级生活。这是两种不同的、对学生发展都极其重要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学校生活班级生活还可以弥补学科生活的缺弊。比如,学生学科生活的割裂、单调,可以在班级生活的完整、丰富、跨界中实现调节。只是中国特殊的教育生态下,人们往往只关注学科生活,而忽略了班级日常生活。很显然,高雁老师认识到了这种差异,并有了班主任工作的自觉,她开始自主而努力地策划、丰富这些日常生活,让孩子们在班级中感受爱、培育爱、表达爱;把班级经营成孩子的第二个“家”,让孩子打理这个家,充当家的主人并且通过岗位建设让学生都成为家的主人……因为这些工作,使班级充满温暖,使本来枯燥的班级生活变得多彩。各种班级活动因为孩子的参与而有了不一样,孩子们也因为这些参与而发现和表达自己的创意与主见,确立自己的独特性;通过孩子们之间的多元互动而彼此欣赏、包容,奠定人之为人的根基……我想,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让班级每个孩子都发光发亮,让我们的班级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孩子不因成绩、出身而否定自我,在孩子身上留下我们的烙印。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深入思考:如何挖掘班级日常生活的育人价值?如何创造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班级日常生活?班主任自身如何应对创造性班级工作的挑战?也许,这就是高老师的教育实践带给我们的启发。
G451.6
A
1005-6009(2017)79-0039-01
伍红林,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江苏淮安,223300)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中小学学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