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工作需处理好五对关系

2017-03-24 01:52云周建民
江苏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自律德育工作集体

杨 云周建民

中学德育工作需处理好五对关系

杨 云1周建民2

德育工作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德育工作者应从德育内部着手,以五对相互依存的德育关系为切入点,寻找高效推动德育工作的杠杆,精准开展各项德育工作。

德育活动;德育实效;德育过程

中学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处理好德育的五对关系,使德育功能、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符合中学生的发展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破和立的关系

德育工作是一项“破”“立”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从道德行为主体的维度看,同一道德主体在成长、认知、蜕变的过程中经由“破”和“立”的互动转换,走向道德的发展和成熟;从道德施教主体来看,“破”意味着舍弃原先的德育设计、重新整合德育资源、反思德育效能,意味着从批判走向建设。有效地“破”才能高效地“立”,德育模式的建设才具备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从“破”中反思、追问能更好地为“立”提供价值评判。例如,对于一项低效的德育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主导因素是什么?因变量有哪些是非预设性的?它出现的背景如何?这些反思为如何“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邀请专业人士开设法制报告和放映露天电影是我们学校德育的重要活动,但由于形式陈旧、内容单一,这种德育形式现在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导向作用。基于这一现实,学校摒弃了大一统的“形式主义”,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将法制报告改成“法制在我心中”或“我心目中的法制”讲座,以学生身边的事为案例,通过鲜活的案例进行法制教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收。同样,我们将全校统一的露天电影放映改成班级微电影,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寻找生活中的德育素材拍摄微电影,在拍摄和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反思。

为了在“破”和“立”的相互关系中寻找平衡点,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效率,德育工作者要用敏锐的眼睛和智慧的头脑来审视道德活动中出现的非预设性偏差,透视德育活动里蕴藏的德育新价值和增长点,因为它从另外一个角度为道德的成长提供了注脚,为道德的正向修订提供了契机。学校管理者或班主任在德育实践活动中要始终围绕着这对正反命题,在践行道德活动、整合道德资源、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达成“破”和“立”的动态平衡。

二、实和虚的关系

德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很少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学校的工作中常处于务虚的层面上。学校常常将德育活动变成了例行公事的过场,一些德育活动往往是轰轰烈烈地开始,悄无声息地结束。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对德育“实”和“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

1.学校要将虚事做实。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当前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主旋律,道德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形态,有其自身的理想、信仰,而且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和宗旨性诉求。班主任完全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彰显道德意义的“能见度”,如建立学生德育成长档案、开展每月一次的募捐活动、寻找身边的德育标兵,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德”等等,这些活动使道德目的由虚变实,让学生道德意义上的成长“看得见”“摸得着”。

2.学校要将实事务虚。教师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主动呼应学生道德生长和发展的新常态,做到“有为”与“无为”相结合,教师的适度“无为”和“务虚”能让学生更好地“有为”和“务实”。在德育活动中,教师的自我“虚化”是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存在,让德育主体在道德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存在感。因此,在班级日常活动中,班主任要从道德教育的台前走到幕后,适当“虚”化教师道德评判的角色定位。学生在体验道德成长中践行“我的地盘我做主”,不断积蓄,成为道德的主宰者,最终构筑起“人格长城”。

三、远与近的关系

德育是看不见的生长,是由内而外的一种精神创生。德育犹如一日三餐,须臾不可或缺,它始于当下,面向未来,流淌在学生的精神血脉中。德育需要教师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教育眼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播种。教师要立足当下,让道德诸因素在学生精神层面持续发酵,为学生未来的道德成长提供精神营养。德育工作者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盘活当下的德育资源。家长是学生的首任德育导师,是当下最有力的德育资源,教师要主动向家长取育人之经,与家长保持常态化的沟通,从而设计个性化的育人方略,将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结合起来,营造家校合一的德育氛围。第二,跟踪中期成长历程。德育活动是陪伴学生开展德育历练的旅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记录档案、谈心、拍摄照片等,带着学生且行且思。第三,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德育成长。德育是伟大的“造心工程”,需要有时间陪伴,用时间去见证。

四、个体和集体的关系

将个体融入集体中去是提升德育实效的黄金法则。个体教育尽管直接、坦诚、率真,但学生没有自省或迂回的空间,缺少必要的自我思考、反省和领悟。这种一对一的教育,只是在形式上保持了对等,在精神层面上并不平等,教师往往成了德育的唯一施教者,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让个体融入集体中教育有三大优势:第一,可以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反思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为什么要改”。学生在做错事后,都会有一种负罪感,这时他需要时间和空间来缓冲和反思。第二,在集体中,舆论往往是最好的教育良方,它能给处于其中的个体一个自我表达的空间,实现从“要改”到“愿改”的转换。“要改”往往是刚性的,学生只是在认知层面上是明了的,“愿改”才是德育渗入心灵、触及灵魂的关键。第三,在集体舆论的教育中,学生自我认识得到了更新,自尊心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助推了学生“想改”的愿望,也给学生“能改”注入了内在动能。

随着学生个体德育发展的成熟,单一的个体教育收效甚微,集体才是判定学生的一面反光镜,从集体舆论中得到教育的学生也乐于回到集体中接受大家的检验和监督,并为了集体的价值趋同奉献自己的“洪荒之力”。

五、他律和自律的关系

毫无疑问,通过他律的手段达到自律的目的是德育成长的最高目标。德育的知、情、意、行是德育主体主观旨趣的系统性反应,只有真、善、美内化为德育主体的内在精神诉求,并成为德育主体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自觉,才能真正提升人的德育境界,实现德育层次的跃迁。要实现此目的,需借力他律。在初始阶段,以他律为刚性约束,以自律为培养目标;随着德育活动的深入,他律和自律需相互协作,相互调适,“此消彼长”,直至最高阶段的“自律为主,他律为辅”,如此,“心中的道德律”才能成为每个学生灵魂的道德卫士。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中学生德育成长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提供了绝好的理据支撑。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从学生德育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精准定位学生的德育目标,并汇聚全体学生的力量,制定切实有效的德育管理策略,采取跟踪、督促、谈话和记载的方式助推学生在德育发展中不断超越自我,迈向以自律为动能的德育制高点。

G416

A

1005-6009(2017)31-0031-02

1.杨云,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江苏宜兴,214200)教师,一级教师,宜兴市优秀青年教师;2.周建民,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江苏宜兴,214200)副校长,高级教师,无锡市优秀班主任。

猜你喜欢
自律德育工作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能自律者为俊杰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警犬集体过生日
以他律促自律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