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儿童认知惰性的转化策略

2017-03-24 00:00张冬梅
江苏教育 2017年41期
关键词:王勃惰性天性

张冬梅

论语文教学中儿童认知惰性的转化策略

张冬梅

认知惰性,是强加于学生身心的诸多不合理的心理因素生成;是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长期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逼不得已的自我保护。一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习惯于人云亦云或敷衍了事,便会滋生认知惰性。释放儿童天性,回归儿童本真,让儿童意识在师生对话中苏醒,儿童思想在有效交换中激活,儿童的生命活动在语文学习中融合,真正跳出“认知惰性”的怪圈。

认知惰性;儿童天性;教学转化

所谓认知惰性,是指儿童在真实的认知活动中,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习惯于茫然、被动地接受;缺失儿童爱刨根问底的天性,习惯于敷衍了事或人云亦云。它会让学生墨守成规,失去儿童应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旧知识无法融会贯通,自我潜能无法自由发挥。认知惰性让学生认为,知识是干巴巴的,乏善可陈的,支离破碎的。长此以往,学生将彻底失去阅读的兴趣与能力,语文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儿童跳出“认知惰性”的怪圈呢?

一、改变,基于儿童天性的立场

让儿童跳出“认知惰性”的怪圈,要求教师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改变学习观,改变教学观,改变教学模式,让儿童真正能释放天性、发挥潜能。

1.立足儿童天性——自然。

泰戈尔说:“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的。”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主动的学习者,天真好奇、富有创造性是他们的显著特点。他们总是在发问中渴望道德的成长,在兴趣中透露对生活的关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与同伴的闲聊还是各种游戏,儿童的表现非常活跃,且充满智慧。教师只有从真实的儿童生活出发,贴近儿童的生命状态,充分尊重儿童兴趣,才能真正激发出儿童内在的活力。

2.杜绝言论强权——自由。

认知惰性,是强加在学生身心的诸多不合理的心理生成;是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长期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情况下逼不得已的自我保护。学生不喜欢一板一眼的模式化学习方式,回归儿童味的课堂,学生才能享受到自由、积极的精神体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的教师,千万要警惕“一言堂”或个别学生的话语霸权。立足儿童的自然属性,让“我有提醒,我有补充,我有夸奖,我有疑问”成为课堂的流行语和习惯动作。

二、对策:回归儿童本真的发展

着眼于儿童的立场,跟着儿童情感的节拍,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努力开辟一个情感迸发的出口,搭建一个表达的平台,创设一些生动的情境,激活儿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满足他们的心灵需求,符合他们的学业水平,让儿童认识自己角色的变化,变“我害怕”为“我试试”,变“我不会”为“我能行”,唤起他们的自我表达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不失为一种解决的对策。

1.贴近,让儿童意识在师生对话中苏醒。

建构一种师生和睦相处、交互影响的和谐课堂,在师生平等对话中、民主的互动中分享共同的知识、意义与价值,向儿童敞开自己,真正成为儿童的研究者,成为儿童发展的引路人,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儿童”。笔者曾执教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阅读交流课。源于对乌丢丢及众多人物的喜爱,笔者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在集体教研活动之后,更是情不自禁地写下课后反思:

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分享、交流。教师作为引导者,只能在合适的时候去突显引导,挖掘生成。今天课上,班长薛东杰提出:《山海经》中的“夔”读什么?当时的我洋洋得意,卖弄文采似的,直接告之读音。后来想想,此处应是学生最容易忽略或深感困惑的地方,应当单独提出来让学生朗读。恰当时机开启一个话题,让学生有感而发。这样,学生才有成长的足迹啊!另外,处理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时,学生的情感没有完全激发,基调没有铺垫……只有层层累积,方才厚积薄发。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有魅力的磁场,是学生言语能力生长的土壤。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多一些且行且思的探索,多一些鲜活的视域拓展,多一些激发儿童自我发现的机会,天性活泼的儿童都愿意在小伙伴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又怎会甘心人云亦云呢?

2.碰撞,让儿童思想在有效交换中激活。

不同的学习者对相同文本的学习因个体经验的不同,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大相径庭。唯有个体间的分享、融合才能弥补缺憾。

确定一个目标,选定一个话题,让学生在思想的彼此交换中,达成思想的共享,情感的共鸣。以苏教版三下《花瓣飘香》为例,通读完全文,教师抛出话题:为什么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机灵的学生立刻找出了文中的一句话:“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紧接着交流渐渐丰满起来,因为课文就是讲的一个小女孩摘花的故事。教师故作不解:“要不,题目就叫‘小女孩摘花’?”学生哄堂大笑,有的说这题目干巴巴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有的打趣道“好接地气的题目”;有的说原题很美,有诗意,能吸引人;更有一个学生说:“因为小女孩的心灵就像花瓣一样美,她对妈妈的爱就像花瓣一样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个题目有深意呢。”教师大喜:“好一个有深度的思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取个好名字,学问大着呢。”

教学苏教版三下《菩萨兵》时,这篇文章到底要告诉学生什么?跨越了久远历史的浓浓军民鱼水情如何去渗透?“热火朝天”“尽心尽力”等词语将怎么了无痕迹地内化?笔者将视线落于课文第8自然段——自由读,说说你的发现。学生有的说:“藏胞们心里很感激红军。”有的说:“我发现,藏胞们先对红军是半信半疑的。他们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如果是真的,就留下来;如果是假的,就悄悄地回到深山里。”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哪个词让你觉得不可思议或心生疑惑?”待“悄悄”一词浮出水面,以“你曾悄悄做过什么事?”调动日常生活的真实体验理解之后,笔者趁热打铁:“藏胞们为什么悄悄回家?他们听说了什么消息?互相议论些什么?”教室里热闹开来:

“知道吗?红军竟然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帮我们春耕呢。他们在地里干得热火朝天的。”

“他们还说不能让我们来年挨饿。”

“听说有个朱司令还亲自在田里干活呢。这到底是真是假?”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大家还记得以前那些当兵的是怎么对我们的吗?不要轻易相信传言,白天目标太大,得在晚上偷偷去看。”

瞧,一个“悄悄”便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

学习是对原有知识的迁移,儿童也许具备了与学习情境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没有被激活。为了诱发和维持动机,挑战的难度必须适中,太容易的任务使人厌烦,太难的任务又会令人产生挫折感。若能引导学生真正从自己的视角去想象,用心灵去体验,课堂就会成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平台,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形成团队影响力,让课堂上的言语实践更有张力。

3.融合,让儿童的言语生命在学习中生长。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琐碎的,而这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教学中的起点。在学习苏教版三下《少年王勃》时,学生尽情展示着自己对课文的独到理解。

师:少年王勃,主角是王勃,干吗写阎都督和周围的宾客呢?

生:阎都督夸王勃是奇才,看来王勃的确博学多才、出类拔萃。

生:宾客们都怕写错。写不起来,怕阎都督发怒。我如果在那儿,肯定也吓得腿直哆嗦。

师:只有谁胸有成竹?

生(齐声):王勃!

师:王勃啊,王勃,你怎么就能写出这么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呢?

生:因为江边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

生:我被这水天一色的江上美景迷住了。

师:王勃,刚才你只是欣赏风景吗?

生:我在边看边想呢。

师:好一个“边看边想”! 孩子们,这“看”,便是仔细地观察;“想”,便是认真地思考。在平时,我们有些同学只是看不去想,或光想不去看,所以容易忽视大好的写作素材。不过,在我们班就有一位善于观察思考的小高手。有请陈韦晔(这孩子在品尝了朱景艺妈妈做的寿司后,赞不绝口,立刻下笔,利用下课时间洋洋洒洒写下了300字的试吃心得)——

陈韦晔一读完他的习作,教室里掌声如雷。看着学生似有所悟的表情,相信在他们心里,“在观察中思考”的种子已经萌发。当儿童的语文学习建立在儿童直觉上时,儿童直觉就会从朦胧走向敏锐,走向深刻。思维力、语言力就会自然生长,没有敷衍了事,没有盲目依赖,有的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真真切切地表达。试问,认知惰性怎会有插足的缝隙?

让儿童跳出“认知惰性”怪圈,释放儿童的天性,回归儿童本真,你就会发现,课堂上最美的风景,是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浅显,走出文本时的厚重;是学生在彼此各抒己见时的那一次次的掌声和补充。我期待,课堂能成为每一个学生心灵相约的场域。

[1]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俊平.教师,做一个思想者 2[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3]大卫·苏泽,等.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方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于雪茹.学生的认知惰性与英语专业写作教学[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0):90-91.

[5]约翰·安德森.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M].秦裕林,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G623.2

A

1005-6009(2017)41-0035-03

张冬梅,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江苏盐城,224005)教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王勃惰性天性
少年王勃
离散分布对惰性基弥散燃料传热的影响研究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列举法的惰性——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新定义集合篇)
王勃:如果能重来,我选择不坑爹
刺破天空的“忍者飞镖”——美军神秘的新型惰性制导武器
蜀中九日
一字千金王勃
基于惰性基质燃料PWR嬗变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