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梅先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磨课”作为园本教研模式,已经成为幼儿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园以选拔参加安徽省音乐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对大班音乐——五河民歌《如今幼儿园新事多》(原创)为案例,进行了磨课历程。下面就此案例中的精彩片段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来透视磨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准备阶段
首先确定由幼儿园业务主任与教研组长一起作为专业引领者,其他教师参与研讨,通过集体商讨、共同反思。确定五河民歌的曲调及歌词,通过同课异构方式选定年轻的梁老师担任执教。然后,由梁老師独立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打磨,形成文稿,最后把设计好的文稿发给所有参与者研究,让参与者指导执教老师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初步的定案。实施阶段
一磨
情景片段一:
梁老师进行教学展示后,陈述制订的三个教学目标:(1)体验五河民歌的演唱风格,感受歌曲的轻松有趣。(2)学会演唱歌曲,激发其喜欢地方民歌的情感。(3)能简单进行创编。
观摩教师:目标的设定比较全面,有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也有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领教师:目标上要求体验五河民歌的演唱风格,感受歌曲的轻松有趣。教师应该明确通过演和唱来表现民歌。
梁老师:平时的教学觉得还可以呀,今天怎么就不是我想的那样呢?孩子不是太感兴趣。现在明白了,我一开始认为就是教唱歌曲,只不过是教唱带有五河方言的歌曲,没把地方歌曲的风格表现出来。
引领教师:目标中让孩子能进行简单的创编,但在活动过程中没能看见落实。
梁老师:我是参考教参上民歌的目标制订的。
引领教师:一次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把握目标,明确了重难点,才能进行有效的活动设计。(见右表)
二磨
情景片段二:
梁老师对第一轮磨课后的设计进行试教,其余参与者观摩。试教后,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体验进行反思、陈述,其他参与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梁老师:方言导入,孩子掌握的较快,学唱歌曲,学了好多遍,一唱到“快乐城堡拔地起”和“教学用上多媒体”这两句,孩子就卡壳。表演唱还是没能表现出来。
参与教师:咔的原因是歌词记得不熟,这两句歌词有点太成人化,孩子是不是还没有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观摩教师:我也有同感,“多媒体”属于专业术语,对孩子们比较远,歌词是不是重新改,可以请小朋友一起填写歌词。
引领教师:这首歌曲是我们的原创,可以改适合孩子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本次活动表演唱是整个活动的亮点,出彩就在这里,但是没能表现出来。执教老师缺少临场教育机智,例如有的孩子已经做出选择两两一起表演,教师却按自己思路去按部就班地要求孩子随教师齐表演,选择合作表演的孩子只好作罢。
这样的磨课,让执教和听课的教师进行智慧的碰撞、经验的交流,更能让理论认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磨课使上课教师在群体智慧中个人经验得到升华,教学活动的质量得到了提升;磨课让所有参与者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专业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外显为一节成功的课例,内隐则为教师的有效成长。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在磨课中体验到成长,享受着快乐!
一磨后对教学设计的改进表
参考文献:
[1]陶青,卢俊勇.论教师教学的“表演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0(8).
[2]王芳,马云鹏.“教师学习”研究的发展及其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4).
编辑 乔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