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推手》中的中西文化冲突分析及应对思考

2017-03-24 22:39张飞祥
求知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

张飞祥

摘 要:电影《推手》是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代表作之一,李安导演通过其自身的生活体验及独特的视角,把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文章分析了电影《推手》当中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对如何应对文化冲突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帮助更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推手》;文化冲突;应对建议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B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人民之间互相了解的重要窗口。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但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之间的交际,文化碰撞在所难免。对于文化差异的研究和学习可以帮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不同的文化。

电影《推手》是李安导演的处女作,也是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代表作之一。李安导演出生在台湾,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后来到美国求学和生活,接受的是典型的西方教育,独特的生活经历使他对中西文化冲突具有很深的体会。电影《推手》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以及戏剧性的情节设置给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把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电影《推手》情节概要

电影《推手》拍摄于1991年,主要讲的是中国北京的朱老先生退休以后到美国儿子家生活,与美国儿媳妇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冲突和矛盾。电影中的主人公朱老先生从小学习太极拳,是有名的太极拳教授,同时还精通书法和烹饪,儿子晓生是工程师,在美国生活多年,有一个漂亮的作家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为了尽孝,晓生把朱老先生接到美国生活,朱老先生到美国后生活很无聊,成天只能在家练习太极推手和书法,与美国儿媳妇玛莎由于语言不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玛莎碰到创作瓶颈,加之不适应中国公公的突然出现,没有独立的创作空间,非常焦虑以至于患上胃病。朱老先生周末到中国学校教太极拳,认识教烹饪的陈老太太,互有好感。朱老先生由于给玛莎治疗胃病导致矛盾爆发,晓生和陈老太太女儿串通撮合两位老人而被识破,两位老人觉得为老不尊,后来朱老先生走失导致晓生夫妻矛盾激化,朱老先生偷偷搬离儿子家到中国餐馆打工,并上演一场用太极推手击退小混混,震惊美国警察局的好戏。影片结尾展现中西文化融合,晓生教玛莎学习太极推手,朱老先生住在中国城,不与儿子同住,朱老先生和陈老太太心灵慢慢靠近……

二、电影《推手》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体现

中国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并吸收新的文化,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并对周边国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经济发达,吸收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代表。李安导演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描述,把文化冲突的现象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1.家庭伦理观念冲突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尤其看重血缘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个人的荣辱都跟家族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家庭当中,讲究“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父慈子孝”,父親有绝对的权威来管理家庭和教育孩子,而孩子要孝顺父母,不得违背父母意愿。电影当中,晓生把父亲接到美国生活其实就是尽孝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思想“家庭本位”的体现。然而西方人重视独立的个体,父母和孩子之间是相对独立和平等的,孩子成年以后应该和父母分开住,所以玛莎接受不了朱老先生的突然“闯入”,认为他打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孩子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延续香火、传宗接代是每个男孩子的责任,如果没有后代,那会被认为是不孝的表现。影片中朱老先生的妻子去世多年,朱老先生却耿耿于怀,原因是当年为了救晓生,延续朱家的香火,而没能选择救晓生的母亲。而在西方观念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夫妻才是家庭的核心,孩子也没有必须传宗接代的义务。所以在影片当中朱老先生追着刚洗完澡的孙子杰米满屋子跑并对他说:“哟!小宝贝,以后咱家传宗接代可就靠你了。”而这样的话让玛莎很反感也很不理解。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观里,“乖孩子”往往都是指顺从父母、服从老师管理的好学生。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孩子在很多方面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甚至包括自己的婚姻。影片中朱老先生对玛莎和晓生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认同,他认为他们对孩子太过于宽容,没有做家长的权威,跟孩子什么都谈条件,不把孩子当孩子。他也不理解美国动画片中的暴力,认为那是“鬼打架”,根本不适合孩子看。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朱老先生在教杰米童谣:“东西街,南北走,出门遇见人咬狗……”的时候,杰米不理解,按照自己思考说成“狗咬人”,然而朱老先生没有解释,只是反复强调念“人咬狗”。在西方的教育观里,他们更注重孩子的自我成长和个性发展,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想法,强调独立思考和鼓励大胆奇特的想象,所以影片当中当杰米给玛莎讲完自己的作业:“一只乌龟、一条鱼、一只老鼠和一滩药最终走向灭亡”时,本来是荒诞的想法,但玛莎却给了杰米很高的评价,认为杰米“太有创意了”。

2.饮食文化冲突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大国,对于饮食有着独特的喜好,很早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饮食也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医养生学等理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注重“色、形、味”,讲究用餐的礼仪,注重吃的情趣和氛围。

影片中朱老先生是一位美食家,懂得很多养生的道理,讲究荤素搭配,阴阳调和,他认为“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属于隐性,肉类属于显性,应该配合起来吃才有利于身体健康”。西方人更注意饮食科学和营养搭配,注重营养的价值取向,所以玛莎不理解朱老先生为什么要吃大米、肉和配菜,而且炒菜的时候还要放很多的油。朱老先生也不理解玛莎为什么每天只吃青菜和水果,认为这些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此外,影片中还展现了一家人用餐时的有趣画面,朱老先生吃着纯粹的中餐,玛莎吃着典型的西餐,晓生尴尬地接受着父亲和玛莎夹过来的食物,孙子杰米礼貌地拒绝爷爷夹给他的肉。

3.个人空间领域观念冲突

所谓个人空间是指一个人与另外的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或距离。中国人向来喜欢热闹,对距离不太敏感,在传统文化里,三代人共同居住或者四世同堂的情况很常见,全家几十口人可以住在一个房子里,即便拥挤但也可自如生活,是典型的群体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家庭里,最长者或者长辈拥有最高的权利,他们是家中的领导者,可以我行我素。影片中的朱老先生到了儿子家以后,理应他是这个家的长者,他可以我行我素,在客厅打太极、书房写字、烟头随便扔在草坪里,他也没有人跟人之间的距离感和相对独立空间的概念。玛莎却认为她才是家庭的核心,她是家庭的女主人,家是属于她的领域,她拥有主导的权利,与朱老先生没有足够的距离感让她觉得非常压抑,以至于无法安心创作,所以影片中她也一直在跟自己的丈夫抱怨希望能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有足够大的空间让她能够安心创作。

4.中西医疗法冲突

中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把人体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而且中医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注重体内的阴阳调和,所以有“头痛医脚”的说法。影片中玛莎由于焦虑过度导致胃痉挛,朱老先生企图通过中医疗法来帮助她,但未能如愿,相反还使双方矛盾激化。陈老太太右肩膀痛,朱老先却给她推拿左手,引来晓生和陈老太太女儿的质疑。西医的理念是把人看成零件的组合,注重微观的精确性,治疗直指病症所在。

三、中西文化冲突的应对

从电影《推手》不难看出,文化的差异性会给交际带来一定的障碍甚至会产生冲突,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们的互动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人们的文化认同能力在不断地增强,但只要有文化差异,就可能会产生交际障碍,如何更好地应对文化冲突,值得我们思考。

1.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中国有句俗话叫“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不同地方的人由于受到地域、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影响,风俗习惯不一样。文化观念也同样如此,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积累和传承了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观念。我们在交际过程中要承認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消除民族中心主义,不把自己的文化观念凌驾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文化冲突。

2.接纳和吸收多元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接纳不同的文化,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充实到自己的文化当中。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应当学习别人的长处,改变自己不好的文化观念。

3.消除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我们对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固有的看法,这些看法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比如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美国人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日本人严谨,工作认真。这些都是我们通过电影或者其他渠道得到的一种正面的观念。还有一些是负面的刻板印象,比如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落后、封建、固执,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刻板印象可能会导致我们对外来的文化有排斥的心理,还没接触之前就先入为主,产生歧视心理,这也是文化冲突的一个原因。要避免文化冲突,就要消除刻板印象。

4.有目的地进行跨文化训练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有助于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就某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习俗做演讲,或者老师可以通过放电影、组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此外,还可以进行文化体验式学习,通过角色扮演,给学习者制造和体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或者直接到其他文化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帮助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继春.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当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以李安电影《推手》为例[J].视听,2016(2).

[2]樊 瑶.从电影《推手》看中西化价值观的冲突[J].海外英语, 2014(7).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
法律移植过程中我国版权制度的文化失真及其解决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李安电影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弥合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跨文化因素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
应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策略初探
李安的“父性”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