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申:红色文化的坚守者

2017-03-24 18:12樊友刚肖显荣
铁军 2017年1期
关键词:随州李先念旧址

樊友刚+肖显荣

巍巍白兆山下,他是忠诚的红色卫士,传承着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莽莽大洪山中,他是一株永不褪色的青松,抒写着热烈挚爱的红色情怀,他就是随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李克申。2014年11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李克申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李克申在从随州市副市长岗位上退休的16年里,第一个编外职务是支援宁西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领导一班人配合铁道部门修了一条路——宁西铁路及汉丹铁路联络线;接着又筹建两个“会”——随州老区建设促进会、随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当会长期间修建了三馆一园——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江汉军区纪念馆、张体学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园;编辑出版了三本书——《李先念在随州》《老区颂歌》《江汉军区》;组织创作、编排了一台戏——《永不下马的将军》。他以满腔的热情、忘我的奉献精神,把退休后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随州的经济发展和红色文化建设。2016年9月,当他做完肺癌手术后,仅仅休息了一个月,又谋划了一项新的任务——要为全市164处革命遗址确定保护措施,统筹编制随州市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并设置永久性的标志。他说:“只要我活着,就要把随州的红色遗址规划好,建设好!”

为后人留下永久的红色记忆

2004年,李克申刚完成支援铁路建设任务,市委将随州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的担子压在了他肩上。怎样干好这份工作?他认为不仅仅要把奋斗的目标放在为老区脱贫上,认为更重要的是让老区的人民和青少年了解老区的历史,要为后人留下永久的红色记忆。

李克申深知,随州这块红色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根据地最早的地区之一,镌刻有革命历史的不朽丰碑,留存着许多革命先烈的音容笑貌,铭记着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凝聚着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深情。传承好红色记忆,应是老促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李克申上任不久,在草店镇了解到一段红色往事:1949年3月17日,草店区政委张子仪、区长王庭义等5名干部为保卫新生的民主政权,在当地帽儿坡壮烈牺牲。1954年草店镇第一届人代会提议为这些烈士建一座纪念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件事情一直没办成。

“革命先辈为建设新中国流血牺牲的往事,不能被淡忘,我要尽我所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李克申带领老促会的同志们多方奔走,筹资15万元,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起纪念碑,了却了草店人民50多年的心愿。如今,谈起当年为革命先烈建碑的往事,李克申感慨万千:“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应该注重精神的传承。传承不仅是立一座纪念石碑,更需要在人民的心里立一座精神丰碑。”

2004年9月,李克申带领老促会的同志征编、撰写了一部约50万字、配照片242幅的革命历史诗歌集《老区颂歌》,把中国共产党从1925年在随州建立组织,以及各个时期的历史变迁、重大的政治活动、历史人文知识等资料融为一体,真实再现。这些经记录整理的诗歌,既是当年史实的真实记录,又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

《老区颂歌》结集出版后,李克申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位宜昌的读者。一见面,来人就抓住李克申的手。原来,他无意中在书中看到爷爷的名字。父亲告诉过他,爷爷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被囯民党杀害,书中收录了爷爷的一首遗作。他满含深情地说:“没想到几十年后,还有人记得他老人家,感谢你们啊……”

在随州这块红色土地上,1945年至1948年,江汉区委、江汉军区先后有两次组建的光辉历史,并对湖北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接催生了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李克申决定整理出版《江汉军区》一书。他亲自担任主编,书中收录了历史图片及文献资料近60幅,记录了24位著名英烈的革命生涯,收录了268名江汉军区著名人物的简历。这本书的出版,促成了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第七次会员大会在随州召开。

随州是李先念较长时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李克申组织编纂了50万字长篇巨作《李先念在随州》,全面记录了1939年1月至1946年8月,新四军五师在李先念的带领下由豫鄂挺进纵队发展、壮大的历程,纪录了他在随州生活战斗的英勇事迹,成为一本革命传统教育、廉政建设教育的生动教材。

为了发挥上述三本书的传统教育作用,李克申委托各县区教育局免费将书送到全市各中小学图书室。

为后人留下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

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的随州洛陽镇,坐落于巍巍白兆山脉。沿着山脉西北方向前行,就是新四军第五师诞生地——九口堰。

随州九口堰新四军五师纪念馆旧址原是一幢清朝的古民居,距今已有270多年,青砖黛瓦,外貌保存得较好,但屋内却年久失修,潮湿破烂。2008年,李克申“化缘”80万元将纪念馆翻修一新,并对馆内重新布展。纪念馆复原陈列了李先念、陈少敏、刘少卿、任质斌等领导人的办公和居住场所,供人们参观瞻仰。在后山修建了烈士塔、烈士公墓和黄春庭烈士(原抗大十分校校长兼政委)墓,形成较为完整的五师纪念园群。对社会免费开放后,成为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2009年清明节,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任质斌的夫人胡志学、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王群等一行20余人驱车来到九口堰。伫立在李先念铜像前,林老深情地凝望着那熟悉的身影,泪水润湿了眼角。行走在纪念馆,她仔细浏览墙上的诗词、歌词和解说词,不禁轻声吟唱起《抗大第十分校校歌》:“大洪山中集合了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在整理挖掘随州红色的史迹,研究新四军在随州的战斗历史过程中,“新四军第五师究竟在哪里建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李克申。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这个问题有“随州洛阳九口堰”说、“安陆白兆山彭家祠堂”说等说法。“一定要弄清这段历史!”李克申是个喜欢探根究底的人。他带着同事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又赴北京、南京、武汉等地走访健在的五师老同志。几经考证,证实洛阳九口堰就是新四军第五师的成立地。那年9月,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的《铁军》杂志发表了李克申撰写的《新四军第五师九口堰建军》的研究文章,澄清了这个争议多年的话题,也为九口堰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期目录,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造了条件。

由于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旧址是一所历经两百多年的古民居,前些年虽曾修缮多次,但还是上漏下潮,墙面壁画发黄脱落,非常不利于文物保存。李克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几经思索和多次实地查看,萌生了在修缮旧址基础上,扩建九口堰纪念馆,重新规划建设“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园”的想法,并得到了随州市领导的肯定。

2010年春节刚过,李克申便再次踏上了通往北京的火车。对于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来说,他的行李并不轻松:厚厚的12本《九口堰纪念馆规划书》,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物品,足足有几十斤重。跟他的行李一样沉重的还有他的心情:能否将九口堰纪念馆列入全国红色经典景区目录让他有些忐忑不定。“为了再现历史、铭记先烈,为了随州发展,我豁出命也在所不惜。”老人不断地给自己鼓劲。一下车,他顾不得歇息便开始为此事奔波。

夜晚,国家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才走近家门,就看到李克申从楼道里迎了过来,此时已是深夜11时半。他感动地说:“你年纪比我大,再来回奔波令我不安,你说的事我一定办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7月,在李克申的努力下,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论证,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景区”通过了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旅游局四部委联审,被补充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期目录,实现了随州国家级红色旅游品牌零的突破。听到了这个消息,李克申禁不住喜极而泣。

为筹建新馆,详寻史料,2012年,李克申带着同事,沿着李先念带领豫鄂独立游击大队成长为新四军第五师的足迹,奔赴河南竹沟,湖北广水、安陆、钟祥、京山等地,实地考察。7天时间,行程2000余公里。这之后,又沿着李先念战斗过的地方,重点是大小悟山、红安、安陆,行程又是2000余公里。“跟着李会长工作,真累!”研究会的司机比李克申小10岁,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万千。

2013年11月,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园开始动工。新馆一共四阶层,依山而建,每层橫五间竖四间展厅,契合“新四军五师”之数,而老馆将作为重要的革命遗址加以保护。

2015年9月,在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园里,75岁的李克申正紧张地安排着工作,突然,他抑制不住地咳嗽起来。工作人员忧心劝道:“李会长,你还是去住院吧,治病要紧!”

李克申平稳了一阵喘息,摇摇手坚定地说:“你们不用再劝了,不把这件事办好,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早在半个月前,李克申被诊断患上肺癌,医院要求他尽快住院做手术。但刚刚新建的纪念园早就安排在9月18日预展,身为随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的他坚决不肯离开自己的岗位,为的是能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了却一桩难以割舍的心愿。

2015年9月18日,纪念园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成功举行了预展。展览分为新四军第五师历史展、随州市廉政建设展、湖北省新四军第五师资料库三大部分。新四军第五师展馆以大量史实为基础,在每部分展板的最上方都有五师与党中央的电报原稿影印版,真实记载了当时的战况。除了展厅里图文并茂的展板、实物资料和战争时期的用品外,同时还有反映当时军民和谐相处的蜡像以及利用声光电技术反映当时战况的大型沙盘等,可以使参观者立体、形象地了解新四军的抗日历程。

省内红安、大悟、黄陂等县的几家红色旅游区的负责人参观后无不对李克申表示由衷地赞叹:这座展览馆的内容是我们见过的最齐全的……

预展成功的喜悦让李克申忘记了病痛,拖延至9月19日,李克申才去住院开刀。76岁高龄的老人对自己的病情表现得很豁达:“纪念园是我做得最满意的,现在死也满足了。如果还能让我多活几年,我要把随州其他红色遗址再好好规划、发展!”

为后人树立一座永久的精神丰碑

随州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革命旧址、遗址,成为宝贵的红色资源。经过国家三次文物普查,全市现已知革命旧址、遗址有164处。

上述革命旧址、遗址有的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但仍有大批革命旧址、遗址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有的还濒临倒塌和遭到破坏。为了尽快抢救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革命旧址、遗址,李克申亲自向市委领导汇报,主动请缨要同市文物局一起对164处革命旧址、遗址进行一次筛选,确定保护级别,统筹编制随州市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总体保护规划。

他組织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办公室人员将164处革命旧址、遗址资料进行整理,编写设置标志的简介,他逐字逐句推敲修改。他还带领摄影人员对革命旧址、遗址进行拍摄,计划完成一本《随州革命旧址、遗址》画册。

怎样把新四军在随州的革命岁月生动形象地宣传好呢?李克申首先想到的是文艺创作。他找本地作家共同商讨,并提供大量的资料供编剧参考,最后,决定以随州特有的剧种——随州花鼓戏为表演形式,以新四军五师在随州的战斗生活为题材编一部戏,名为《不下马的将军》。剧情是“弧悬敌后”的新四军第五师,在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副政委陈少敏的统领下,与日、伪、顽进行了艰苦卓绝地斗争,夹缝中求生存,队伍不断壮大。由于关山阻隔,与上级联络不畅,被误认为“有奸细打入”、“内部出了叛徒特务”。以郑位三为首的特派组,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终于查清了事实真相,还五师以清白。

李克申担任了该剧的策划人,尽全力支持将该剧编好、演好,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该剧一上演就得到各界的好评,前后演了八场。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剧的艺术水平,李克申同编剧一道,将该剧实况录像请新四军五师老战士、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王群同志观看。王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经作者精心修改后,该剧参加了湖北省第二届艺术节,作为压轴剧目在湖北剧场公演。著名剧作家、湖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沈虹光看完该剧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襟怀坦荡、荣辱不惊,勤奋务实、与时俱进,这是人们对李克申的评价。“铅华褪尽亦为民,老有所为续新篇”,这是文人们送给他的赞语。退休后的李克申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他是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极致的人,一个值得人们尊敬与效仿的人。

猜你喜欢
随州李先念旧址
油画
延安发布实施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办法
关于做好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保护修缮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随州市兰花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品营销
联合办学,随州花鼓艺术中职班花落技师学院
李先念:贪污腐化是侮辱自己的人格
图说李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