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军+顾正刚
[摘 要] 初中数学教材使用中的生态环境是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是动态平衡中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初中数学教材使用应理性回归教材:融入信息技术,点亮数学课堂;依托数学教材,寻根问题本质;以“疑”为媒介,剖析数学教材;让探究成“常态”,彰显教材内涵.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材;生态环境;优化;理性回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最基本的蓝本. 在所有合适的数学学习资源中,数学教材是最主要的. 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价值,作为课程标准化的产物,其既是教师教的重要资源,又是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初中数学教材的使用环境,以期为教学提供借鉴.
初中数学教材使用中的生态环
境探析
1. 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及注重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生态学原理提示:生态系统中各单元和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影响,在功能上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整体统一性不是各种组成成分简单地叠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新的集合体,它具有各种组成成分都不具有的新特点和新功能. 生态式教育非常强调促进人的创生,而这又依托于相互作用. 我们知道,教学中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应该包括教师与教材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动态平衡中的生态环境:教材结构、功能的提升与完善
初中数学教材使用中的生态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内、外部生态环境改变会影响原有的平衡状态,但经过适当的调节,教材结构与功能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比如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课堂教学、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常态化探究等,此时原有的教材内容、结构及功能都得到了提升与完善,教材使用中的生态环境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中.
3.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注重多方因素协调
初中教材使用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师方面:教师对数学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的熟悉程度等;学生方面: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特点等;教材的课堂呈现方式;课堂互动等,只有使各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因而使用初中数学教材时,应协调多方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材使用生态环境.
理性回归:初中数学教材使用
中的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1. 融入信息技术,点亮数学课堂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种信息技术的普及,无疑给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入,正引发教材使用生态环境从冲击后的失衡状态,进入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中,促使學生数学学习方式的革新及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今年笔者有幸听过一位数学骨干教师开设的公开课. 教师在讲解圆的切线长定理,利用教科书上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时,运用GeoGebra软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节录如下.
师:(苏科版《九上》第2章P74习题13)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的各边与⊙O分别相切于点E、F、G、H,AB、BC、CD、DA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教师通过GeoGebra软件操作,在四边形的各边与圆相切的前提下,任意改变圆的大小及四边形的大小,学生观察,教师操作)
师:从刚才我的操作过程中,请你猜测一下AB、BC、CD、DA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1:我觉得四边形ABCD中AB与CD的和应该与AD与BC的和相等. (如图2)
(教师再次任意改变圆的大小及四边形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代数区,AB、AD、BC、CD,L1(AB+CD)、L2(BC+AD)的大小变化,同学一致认同图中无论图形如何变化,都有结论AB+CD=BC+AD成立)
师:在刚才的探究过程中,大家都认可得出的结论,请问如何通过演绎推理证明此结论呢?
(学生思考中)
生2:根据刚才讲的切线长定理,可得AH=AG,BH=BE,CE=CF,DG=DF,则有AH+BH+CF+DF=AG+BE+CE+DG,即AB+CD=BC+AD.
师:很好!大家能否用一句话来描述这道题的结论?(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师:从刚才这道题的讲解中,你还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中)
生3:本题是圆的外切四边形,得出了刚才的结论,那么题目如果改为圆的外切六边形、八边形,会有类似的结论吗?甚至可以推广到圆的外切偶数边形是否有类似的结论.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值得探究. (教师用GeoGebra软件画出圆的外切六边形,如图3,学生探究得到AB+CD+EF=BC+ED+AF,教师提出课后大家去研究证明方法,并思考外切八边形、外切偶数边形是否有类似的结论)
评析?摇 在讲解例题时,教师运用了GeoGebra软件,教师通过引导,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从动态的视角,去观察原先静态的几何问题,合情推理得出结论,即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并给予演绎推理论证.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类比推广到圆的外切六边形、八边形、偶数边形等情况. 正如学者伍春兰所说:“信息技术本身并不会自动产生教育作用,只有同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联系起来时,其教育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2. 依托数学教材,寻根问题本质
数学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是联结“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桥梁. 从生态学角度看:生命的重要特性是有机性,本质是内在的关联. 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成员是以一个网状的关系而使彼此相互关联,所有的生命历程皆相互依赖. 纵观历届中考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似乎已成为一条不变的“真理”.
比如2014年四川自贡数学中考题第23题——
阅读理解:如图4,在四边形ABCD的边AB上任取一点E(点E不与A,B重合),分别连接ED,EC,可以把四边形ABCD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如果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我们就把E叫做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
解决问题:(1)如图4,若∠A=∠B=∠DEC=45°,试判断点E是否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并说明理由;
(2)如图5,在矩形ABCD中,A,B,C,D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5中画出矩形ABCD的边AB上的强相似点;
(3)如图6,将矩形ABCD沿CM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E恰好是四边形ABCM的邊AB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试探究AB与BC的数量关系.
评析 本题属于阅读材料题,要求学生能看懂题意. 问题(1)要证明点E是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相似点,只要证明有一组三角形相似就行,很容易证明△ADE∽△BEC,在证明的过程中需运用∠DEB=∠A+∠ADE=45°+∠ADE,又∠DEB=45°+∠BEC,从而得到∠BEC=∠ADE,得证. 问题(2)的原型是苏科版教科书九年级下第65页练习5:如图7,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点D. (1)△ACD与△CBD相似吗?为什么?(2)图中还有几对相似三角形?是哪几对?此题只需以CD为直径画弧,取该弧与AB的交点即可. 问题(3)属于对折问题,在苏科版教材第70页教材中安排了一个数学活动,设计了一个折纸专题,本问题的解决实质就是运用轴对称性质,并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3. 以“疑”为媒介,剖析数学教材
《课程标准》提出:“教材的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便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创造性. ”教材在编写时,新授概念、定理、公式有时会留给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空间,不一定都给出详细的介绍及推导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编写思路,深入挖掘教科书中蕴含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充分理解教材编写的用意,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圆周角”一节教材给出了圆周角定理:“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对于本定理,教材没有给出其他说明,教学实际中很多学生对此定理的理解比较模糊. 笔者听到一节优秀的公开课,教师在讲授时的处理过程节录如下.
师:同学们,针对这条定理的理解,可以把定理拆分成哪几个问题?
生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且它们的度数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生2: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且它们的度数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师:很好,刚才两位同学将定理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两个问题,请大家思考如何解决?
评析?摇 教材的编写往往会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广阔的“生态空间”, 让教师和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有所发展. 本定理的表述非常精炼,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教师采取让学生尝试将定理拆分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质疑、探索、推理等过程,让学生自己建构个人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此定律在苏科版2014版本做了改进,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4. 让探究成“常态”,彰显教材内涵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素材. 教材中有很多例题、习题都是很好的探究素材. 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潜在教育功能,常常就题论题,或者因为题目“简单”而一带而过,缺乏对例题和习题的深入研究、引申、推广,其实应充分挖掘例题和习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文化背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数学思维品质,在教材的使用方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态教学环境.
笔者听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教师举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习题1.3第7题为例——在正方形ABCD中,(1)如图11,点E,F分别在BC,CD上,且AE⊥BF,垂足为点M,求证:AE=BF. (2)如图12,如果点E,F,G分别在BC,CD,DA上,且GE⊥BF,垂足为点M,那么GE,BF相等吗?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13,如果点E,F,G,H分别在BC,CD,DA,AB上,且GE⊥HF,垂足为点M,那么GE,HF相等吗?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易解决,教师将习题进行改编)
问题1?摇 如果将原题进行改编,将(1)(2)(3)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是否仍然成立?(结论仍然成立,学生易解决)
问题2?摇 现将原题中(1)(图11)中的线段BF向右平移到EN,连接CN,其他条件不变,如图14,∠NCH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此定值.
对于问题2,学生给出了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1:如图14,在AB上取点K,使得AK=CE,易得△AKE≌△ECN,所以∠AKE=∠ECN=135°. 所以∠NCH=45°.
方法2:如图15,连接FN,过点N作NG⊥CH,易得FN=NG,所以∠NCG=45°.
问题3?摇 如图16,已知矩形ABCD.
(1)如图16,点E,F分别在BC,CD上,且AE⊥BF,垂足为点M,AD=kAB,求证:BF=kAE.
(2)如图17,如果点E,F,G分别在BC,CD,DA上,且GE⊥BF,垂足为点M,AD=kAB,那么BF=kGE吗?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18,如果点E,F,G,H分别在BC,CD,DA,AB上,且GE⊥HF,垂足为点M,AD=kAB,那么HF=kGE成立吗?证明你的结论. (结论仍然成立,学生易解决)
问题4?摇 如果将问题3进行改编,将(1)中的两个条件AE⊥BF,AD=kAB,BF=kAE任意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类似地,(2)和(3)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并说明理由(结论均成立,学生易解决)
问题5 ?摇现将问题3中(1)(图16)中的线段BF向右平移到EN,连接CN,且AE⊥BF,垂足为M,AD=kAB,如图19,∠NCH是否仍然为定值?如果是,求出tan∠NCH.
对于问题5,学生给出了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2:如图20,连接FN,过点N作NG⊥CH于点G,设BE=FN=CG=x,容易证得△ABE∽△EGN,所以NG=kx,tan∠NCH=k,为定值.
评析?摇 课本例题、习题作为渗透新理念、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载体,教师应进行充分挖掘和研究,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结束语
教材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载体,对教材的研究是否到位,能否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掌握情况. 因此,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材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深入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潜在价值,优化教材使用中的生态环境,使教科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