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其次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才能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创新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加以适当的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数学圆柱体的侧面积一课时,就可采用直观演示法、独立操作法,让学生自己利用手中的圆柱体模型去发现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学生在教学引导下,把已成圆柱体学具的纸壳展开认真观察,讨论十分热烈。“经过你的观察,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能是什么形状呢?”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即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意识,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如果圆柱的底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就是一个正方形”;有的还说“如果沿圆柱体侧面的高斜着切开,可能是平行四边形”……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后,又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它的侧面积都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样,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将原本抽象、枯燥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其浓厚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学习情境、在“学”中创新
课堂教学要创设一个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创设发问环境,引导学生多思善问,而且要对学生的发问及时强化。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已去学。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思考学生可以怎样去想,对与旧知识联系密切的新知识,教师基本可以不讲,引导学生自已解决。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比、除法与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我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2)能不能根据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呢?通过回忆旧知,使学生主动思考。为发现新知创造条件,而后又鼓励学生亲自实践。学生已有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基础:再联系比与分数的关系。学生就很自然地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在自已的发现中,把新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既学会了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才能把学习新知和创新能力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问”中创新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一切创造都需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前提条件。课堂上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议、敢质疑,才能在“问”中创新。 如教学“年、月、日”时,我问学生:“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顿时,学生活跃起来,有的提出“一年有几个月?有多少天?”有的提出:“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闫年?”还有的学生提出:“我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上旬、中旬和下旬,这是什么意思?”学生有了疑问,才能积极思考,探究。在这样的质疑过程中,学生由好奇到好问,由好问到善问,质疑能力提高了,思维空间也拓宽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四、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能力是創造能力的基础。爱因期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进而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就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五、合作互助,促成创新
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既能体现出学生主题作用的发挥,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索求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可以开展合作探究新知的活动。每个学生手中都有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组合作随意取出几个摆成长方体。反馈时,学生有的长摆8个,宽摆2个,高摆2个,体积是32立方厘米;有的长摆6个,宽摆2个,高摆3个,体积是36立方厘米;有的长摆3个,宽摆3个,高摆4个,体积也是36立方厘米……,最终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研究”活动中,这种方式,突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能力。
六、 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我们的教师必须做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出发,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在现代教学中一个真正的合格教师的重要指标。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总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我们的数学课堂抓起,只要我们以创造性的教来唤起学生创造性的学,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就能够使学生产生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动力,促进孩子爱学习,爱创新的习惯,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代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道建.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8):83-83.
指导老师:陈益香 学生:葛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