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润物细无声

2017-03-24 12:11潘伟红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

潘伟红

摘 要:教育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越来越富有情感性。然而情感的激发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试图通过针对不同的学生,重视感情投资,将心交给他们,无条件地去关心与帮助每一位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进行相应的情感培养与激发,使育人工作在和风细雨的情感滋润下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效应;心灵的钥匙

情感是人类的心理现象,人生处处有情感,情感时时在交流。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情感冲动,触及学生的心灵。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不妨说:“动学生情者,莫先乎老师之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情感中最高尚的结晶,人们把它誉为“开发学生心智的能源”。教育家指出:“谁不爱学生,谁就无法教育他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帮助能给学生鼓舞、启迪,能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感情,这样学生才会毫无保留地释放心灵,学生才能与教师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生活,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情感在教育中具有以下功能:

一、情感是开发心智的原动力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的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还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情感首先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块”,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原动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情感作用,创造愉快、和谐、合作、轻松的学习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倾注丰富的情感,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乐学、愿学。

“教育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激励、唤醒和鼓舞就是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特有的情感效应。曾经有一位成绩优秀、性格内向的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情绪不稳定,学习成绩一度受到影响。对此,我没有批评她,而是与她进行无数次的谈心,并写下了很多的话语与她进行沟通。如:你是一个言语不多的女孩子,也许你坚信: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因为你优秀的学习成绩证明了这一点,期末成绩的波动提醒你注意学习如逆水行舟这个道理。我不仅是你的老师,更是你的朋友,作为你的老师,当我看到你优异的成绩,我真为你高兴。作为你的朋友,我想提醒你:你还是要加强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这是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且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我愿意看到一个意志坚强的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通过孜孜不倦的教导,她变化很大,学会了与同学交往,人也变得开朗多了,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通过这位学生的变化,我切实感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有效应。

二、情感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应该善于与学生交朋友,关心学生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当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爱心时,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真诚,从而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乐于听从教师的教导;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态度冷漠,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给教育工作带来不利。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灵魂,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情感是师生内心世界沟通的桥梁,这需要教师平时注意观察,全面了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表现,观察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变化的苗头和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用我们的心去温暖和感化学生,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成长环境,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一位德育先进工作者文老师遇见一位女学生伤心地哭着对他说:“我觉得自己完全是个多余的人。我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任何人都比我强,比我运气好……”听后,文老师对她的情况了解得很细,对她的处境和心情作了全面分析,透过她自卑的话语,指出她骄傲的实质,“你的病根是骄傲!非同一般的傲气!你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全班的尖子、全校的尖子。现在进入这所著名的重点高中,强手如林,你排不到第一,甚至排不到前几名,你受不了,就焦急,就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什么都不顺心。”这女孩子破涕为笑:“文老师,您真是一针见血!”正是这种充满爱的教育,让她重拾信心,鼓起风帆。教师作为领航人,应不断地鼓励和启迪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把人生的风雨化作进取的动力。

三、情感是转化落后生的催化剂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不应是冷冰冰的,而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教育应投入感情,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爱是教育的金钥匙。近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实验,科学地揭示了教师期望赏识可以变为现实这一现象,并把这一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原因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以爱心做钥匙,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锁,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在爱心培育下的孩子才会充满爱心,才会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爱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充满信心和爱心。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只有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触,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实施教育,则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

在班级管理中,一个班集体就像满载的客船,快、中、慢三类学生处于船的各个部位。聪明的船长会让他们协调发展,同舟共济,决不会嫌弃船尾客落后而把他们推下大海,使船失去平衡。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重点抓后进生的思想转化,非常重视后进生的培养教育。我对后进生不是“头疼”而是“心疼”,对待后进生不是歧视,而是给予厚爱。事实上每个后进生身上都有“长处”,都有“闪光点”。俗话说:“肥草地里有瘦马,瘦草地里也有肥马。”对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分析、善于发现,要深刻理解“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及时给有落后感的学生创造闪光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在爱的基础上“导之以行”,把“爱”与“言”结合起来,既当良师,又当益友,并精心地寻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对他们失去信心。慢慢地,后进生变得和老师很友好,也肯帮老师的忙了,也关注自己的班级荣誉,思想和行为也完全融入班集体中了。这正是“尺有所短避其短,寸有所长扬其长”的效应。

四、情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教师必须严格管理学生。严是爱,松是害。但“严”不能认为是严厉、严酷、缺乏人情。教师不同于法官,对待学生的过失和错误,不能像法官那样依法办事、铁面无私,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具有一定的权威,但除了权威以外,还应充当学生朋友的角色,不然,教师居高临下,威仪凛凛,使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之感,而无亲近之情。久而久之,教师与学生之间会缺少心灵的沟通,无法洞察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无法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而施以针对性的教育。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做学生的师长,更多的要做学生的朋友。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帮助与支持,而这种理解、关心、帮助与指导需要通过朋友式的关系来给予与获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更多地尝试以朋友般的真诚和信任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学生学习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沟通与理解,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与教师心理相容,情感共鸣,良好合作。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要有肯定之行、宽容之心、朋友之情,真正让学生享受爱的阳光雨露而健康成长。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全身心的爱去对待学生,这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就如无源之水,终究要干涸;没有爱的教育,就如沙漠中的沙土,种不出鲜艳的花朵。“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黏合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爱。

总之,情,可以感染人、触动人;情,可以促使学生情随境迁、忧乐与共;情,可以使师生在共鸣中实现最佳的信息交流。作为教师,“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教育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我们教师应该懂得情感的价值和力量,尽可能充分运用情感效应原理,以情感为媒介,以自我良好的素质与赤诚之心积极主动地去影响每一个学生,唯有如此,我们的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我们的育人工作才能在和风细雨的情感滋润下,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陳平.论情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

[2]江风.情感教育影响孩子一生[N].福建科技报,2012.

[3]小渔.英国小学的“情感教育”[N].光明日报,2009.

[4]程建平.新德育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

[5]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
浅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感悟
新常态下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引导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