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维平
内容摘要:本文以著名的教育电影《春风化雨》作为借鉴,探索《大学语文》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的理想模式,即充分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努力化解学生对《大学语文》的抵触心理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等等,以此实现该课程的人文精神培育之目的。
关键词:教育者 学生 理想模式 独立精神
作为许多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语文》一直处于不断的争议中,批评的意见大多集中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效果,认为不少课堂和中学没大区别,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方式,离人文精神培育之目标甚远。随着争议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学校开设将这门课程从必修课程体系中剔除,成为公选课或干脆取消。显然,如何使该课程真正地成为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舞台,事关其未来命运。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尝试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即结合著名的教育电影《春风化雨》,来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革新之路。
一、了解学生内心世界,便于“因地制宜”
不同时期背景下的不同学生们的思想都有所不同,这些受着家庭教育、社会背景的严重影响。但是相似的是追求名利的超我与追求内心自由的本我之间的矛盾。影片开场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了解这个部分,老师可以针对这个矛盾心理展开教学。影片开场即是威尔顿学院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其中,苏格兰风笛的演奏仪式加上对称平衡的画面构图,让人感到电影开端的压抑肃穆,神圣而不可侵犯。当校方的诺伦博士问道:各位先生,何谓四大信念?众学生集体起立答道:传统、荣誉、纪律、卓越。
尽管世界各地的学校有着相同的封闭,可是洋溢青春热情的学生也同样存在于各国之隅,就像之后本片主角之一的查理就问道:“各 位先生,何谓四大信念?”大家众口笑着说:“模仿、恐怖、颓废、污秽。”这种明面上学校对于青春的压制和私底下学生戏谑地反抗。面对这样的矛盾的心理,笔者分析,经过严厉禁锢的封闭的应试教育初入大学,学生们满怀欣喜与期待,他们渴望的大学是一片身心自由的天地,与不一样的教学环境。如果大学的语文,只是大家口中戏谑的“高四语文”,恐怕学生们皆避之而后快。教师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的内容,文章的思想,而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化解学生内心的矛盾,一步一步接受语文,并珍惜这个能丰富自己语言和锻炼自我思考能力的课程。
二、化解学生恐惧“语文”的心理的具体办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脱离社会很远了,变成了纸上的假东西,不能实际应用。这种课程,要是学生真的用心学它,也不见有所得。若是所学和所用没有关系,学生一见便生畏怯,即使勉强他学,也是看做例行公事,骗骗老师,拿个学分罢了。正因为学生对它全然没有兴趣,自然觉得学的困难。倘若把学的东西能和社会日用结合起来,学生没有不喜欢求学的,因为好学是人的天性。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去掉无趣的那一种教学,提取出有趣的部分,实用性的部分,大学语文课堂会座无虚席。比如:好文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爱情,升华友情;创造诗歌可以接近理想。
1.如何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卸下防御机制?
首先,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打破高三以前语文是枯燥乏味的既定思维。使学生放下成见,开始接纳这门课程,接纳新的教学方式,感受全新的体验。其次,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植入对语文的热爱,契入点,正是诗歌。但是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过往的语文教育中,给学生们带来的心理阴暗面积巨大,诗歌是可怕的,是要背诵的,是应付考试的,并不具有趣味性。重塑学生对诗歌的认知,是个并不容易的过程。且看电影中的基廷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电影中基廷老师第一节课的出场便是吹着口哨从讲台前走到教室后面,让大家走出课堂,在历届学生的展厅上课。这是基廷给大家上的第一节启蒙课程,他首先让皮兹读了一首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时光易逝,今日轻绽浅笑的花朵,明日便将凋零。”《春风化雨》被很多人定位为“自由思想”的浪漫诗篇,但是基廷如此的开场并不是在让大家洞悉自由思考的奥秘,而是首先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人生,什么是青春,如果对待青春?就如同他隨后对“及时行乐”的解释:“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孩子们,信不信由你们,这个房间里的每个人,总有一天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意欲让学生明白,一生是短暂的,暂且放下戒备,敞开心扉学习去吧,暂时把目的性放在一旁,让我们来玩诗歌吧。
2.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上课的时候,往往有种弊端,就是时间全部都被老师占了去,不让学生开口,这于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沟通与交流十分不利。老师尽量多给学生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得到肯定,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1艺术性教学模式
莎士比亚戏剧,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感受剧中人物的一生,是很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以莎士比亚的戏剧的魅力,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文学精神渗入骨髓。亦可通过赏析梵高名画,在感悟中通过文学的形式表达,培养语言共情能力去学语文,旨在通过著名的文学作品和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推动下,放学生们自由的感受语言魅力。
2.2培养思辨能力
老师可定期选定一个社会矛盾性问题,关于有争议的现实问题,分组进行思辨,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校提前了解社会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去应对,增加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思辨的过程事实上也是预习社会生存的有效方式,避免了大学生毕业后适应难,理想与现实冲击的焦虑等问题。部分话题老师也可参与进来,如苏格拉底式对话,层层剥洋葱似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培养师生感情,有助于影响学生头脑风暴,培养求异思维。
在封闭的时代,他是叛逆者。在学生的记忆里,他是灵魂的拯救者。来到一所传统的贵族学校,中途接班,教授古典文学,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撕掉诗集扉页上的导言,他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激情、包容,感受到文学的力量。他的课堂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生命的张力、自由的气息、思想的碰撞。他让孩子们知道学习不仅仅是几何代数,还有推进人类思想进步的诗歌。写诗就好像修音乐专业的学生创作词曲一般,是具有趣味性的,是展示自己内心世界最好的途径之一。如何培养兴趣呢?恐怕需要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和一位自身热衷诗歌的老师。适当的户外教学,师生集体踏青,感受自然是很有必要的尝试。试想,在封闭的课堂环境如何有海空天空的创造力?一位只顾传授书本知识的老师,又如何有引导学生创作的能力呢?
3.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认识自己,追寻理想。
梳理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极其有必要的,学生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的影响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老师的人格和个性都会很大的投射在学生身上。电影中基廷老师告诉学生:“当你认为你知道某件事时,必须再以不同角度看它,即使那看来似乎愚笨或错误,你们都必须试试,当你阅读时,别只想着作者的见解,想想你的见解,孩子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等候起步的时间愈长,便愈不可能找到”。不同的视角,多么难得的观点,这是告别平庸的最基本途径之一。
影片制造出一个压抑的环境,孩子们在教条中生活,一切都被安排得细密非常。直到基丁老师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潭死水。班长是学生们的代表,对这位独树一帜的老师,他由质疑到观望,由观望到接受,由接受到赞同并被其深深影响。从托德的目光中,我们理解了什么是教师的春风化雨。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就像惠特曼的那首名为《啊!自我,啊!生命》的诗!
基廷老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经典的开发学生自主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其鼓励学生创作,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最终带引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找到作为人存在的意义,从而获得学生们高度接纳,肯定与热爱。这个过程中,基廷老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是充满爱的陪伴着,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者,是推心置腹的朋友。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
虽然最终基廷被学校开除,但自由之花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当老师被开除时,他带领班上的一些同学站到桌子上高诵“噢,船长,我的船长”,那一刻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真正的有灵魂的人。关于被开除的基廷老师,杜威先生《五大演讲》教育哲学中的一段话可以很好诠释这种现状:“在一种保守的社会里,教育哲学是用不着的,从前的旧社会,大概都持有这种态度,最近二三百年来,方才有些进步。社会学上有个笑话,说以前石器时代,斧头都是用石头做的,后来有一个人发明了铁也可以做斧头,于是那时候的人就用他所发明的铁斧把他杀死。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社会的进步,的确如此,往往自己不喜歡进化,也不喜欢别人进化”。
填鸭式教育是我们从初级教育开始就形成的颠扑不灭的模式,亦是中国教育的最大命名,长期受到社会各界诟病,又始终无法根本改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精神的培育舞台,如果无法率先从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挣扎出来,不仅对于受教育者是毁灭性的,对其自身的最终命运也是悲剧性的。基廷老师那种善于与学生互动,注重培育学生主体性的个性化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极好范本,值得每一个从事这门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认真学习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符丹,谢枝龙.从《死亡诗社》谈人生和教育[J].电影文学,2011,(2):150-151.
[2] 王澍,段伯升,姚玉香等.论成长电影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以《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3):131-134.
[3] 朱倩倩,仲建维.制度化教育对“自我”的围剿——以《死亡诗社》的抗争主题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4,(12):56-58.
[4] 任杰.浅谈杜威在华演讲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31):298.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