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蔚
近年来,未成年人殴打、侮辱同学等暴力事件频见各类媒体,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不稳定期,辨别能力、认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各类不良因素影响,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平安成长,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绿色环境。
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的成因分析
家庭教育的缺位。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一些家长受教育观念落后以及唯分数论的不良影响,对子女的关注点仅在学习成绩和生活物质条件上,不重视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关心和辅导,彼此之间缺乏感情交流和有效沟通。一些家长以工作忙、生计差为由,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托付给学校、教师或亲戚,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少数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对孩子实施言语伤害、体罚,让孩子的道德认知出现扭曲。另外,由于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关爱的缺乏,此类孩子身心发展中缺少家庭情感的浸润,他们在性格上容易表现出孤僻、冷漠等特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学校教育的偏失。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学校教育有利于帮助未成年人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但是受政绩观、升学压力等各种因素影响,学校教育的功利化思想比较明显,应试教育比较盛行。学校教育存在一种偏向: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轻道德教化和行为养成。受这种偏向的影响,一些教师关注的焦点大多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对于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学困生和德困生却缺少爱心和耐心。这类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行为规范没有养成,加之法律意识淡薄,容易产生仇视情绪而导致暴力行为。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转型发展中,城乡文化的碰撞、贫富差距的增加、不良风气的冲击、不良信息的传播等各种因素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未成年人思想单纯幼稚,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哥們义气”的影响,建立“小帮派”,形成“小团伙”,用暴力来解决同学间的、平常性的矛盾。
媒体节目的诱惑。在大众传播的时代,媒体对未成年人成长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力。目前的媒体节目普遍存在泛暴力宣传,不论是“幻想中的暴力”,或是“真实版的暴力”,通过艺术加工美化和淡化后得以再现,让观众对暴力行为变得麻木,给未成年人树立了很坏的“榜样”。比如,儿童喜欢观看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几乎每一集都充斥着打斗和脏话,都以喜剧效果结尾,给儿童灌输暴力无罪、暴力快乐的错误观念。一些警匪片、武侠剧用渲染血腥、暴力、低俗、恐怖等“刺激性”情节和场面吸引观众,也使未成年人逐渐淡化了对暴力的恐惧和排斥心理。这些节目,容易让未成年人的认知错位,负面的去认同和效仿。
网络游戏的模拟。未成年人热衷于网络游戏,他们热衷于通过网络游戏和同伴交流。流行的网络游戏大都含有血腥、恐怖、枪战、搏斗等内容,并主打着“暴力”口号吸引玩家,不断将游戏中的暴力场景做得更加逼真,力图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产生视听效果,满足游戏者感官上的刺激。玩游戏让未成年人身临其境,一些未成年人陷入游戏的角色不能自拔,对他们快速变化的、脆弱敏感的心理造成很大冲击,耳濡目染中他们就会模仿游戏里的行为。
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的预防对策
国家先后制定颁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努力构建未成年人成长的法治环境。但是,预防、遏制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是系统的、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作为,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的绿色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平安成长。
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形成合力。营造未成年人绿色成长环境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赋予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教育、文化、科技、公安、共青团、工会、妇联、宣传等部门履职尽责,发挥各自的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阵地,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教育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未成年人教育的热情,在全社会积极营造爱护未成年人、尊重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家庭尽责,家教相伴,呵护成长。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重要地方,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尽好教育之责。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文化修养,以及家庭的氛围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尊重不放纵,慈爱不溺爱。要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在陪伴中呵护孩子成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交流、指导、解惑、鼓励等,对孩子养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非常重要。这种“陪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法和过程,是其它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教育回归,转变观念,立德树人。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人成才之路,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学校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改变“只教书不育人”的偏颇理念,摒弃“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和评价要求。要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观念和习惯,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情况,及时疏导排解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定期家长联系制度,家校联手帮助未成年人走出迷惘,健康快乐成长。
媒体管控,净化网络,传播正能量。媒体除了客观报道新闻事件之外,还担负着社会教化、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的使命。故而,媒体要有较高的职业操守,有良好的行业规范,以及人文关怀。需要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形成引导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意识。加强对未成年人积极向上言行和事迹的宣传报道,使未成年人通过新闻报道认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徐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