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娟
[摘 要]苏教版的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状物类文本占据重要的位置。此类文本以生动形象、富有层次的语言将所介绍事物的颜色、形状以及性能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为学生语用能力训练提供便利。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调换审视、对比品析、把握本质,理解掌握状物类文本巧妙的构思、形象的语言和作者创作初衷,从而提升状物类文本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状物类文本;条理;语言;目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44-01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必须要紧扣文体特点展开教学。纵观苏教版语文教材,尤其是中高年级,状物类文本占据重要的位置。这类文本以生动形象、富有层次的语言将所介绍事物的颜色、形状以及性能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为学生语用能力的训练提供便利。怎样教好这类文章呢?
一、调换审视,把握文本的构思巧妙
狀物类文本将呈现事物的本质与特性作为自己表达的核心任务,而客观事物的特点非常丰富,需要作者全面地观察、细致地描写,才能真正全面展现。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的内在结构、洞察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教学中,只有真正借助文本内容,才能更好地与作者对话,感知作者写作思路的精妙,从而积累习作方法,为之后的自主写作奠定基础。
如,《变色龙》一文通过作者与南非工人的对话,将变色龙这一动物的特点展现出来。教学时,在初读环节教师引领学生关注文本内容,以概括、提炼的方式再现了文本内容: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走变色龙;在深入细读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对变色龙细节特点的归纳,先后描写了变色龙的外形与捕食特点。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最后引领学生进行理性思考:“这样的表达顺序,我们可以调换吗?为什么?”学生纷纷尝试调换并对比。这使他们明白:不能调换,作者正是依循着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来描写,一旦调整就会导致读者的认知混沌,造成认知审美上的差异。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概括提炼以及调换对比等方式,让学生穿越文本语言的樊篱,直接对话作者,感知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从而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对比品析,感知文本的形象语言
状物类文本是以语言文字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特点的,这对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性、直观性、形象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阅读教学是以对文本语言的品味、积累与运用为核心任务。因此,教学状物类文本就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中的经典词句,让学生感知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精妙。
如,苏教版的《黄山奇松》一文,作者分别从迎客、陪客、送客三个角度表现了黄山松的奇特。而在具体描写中,作者分别紧扣三种松树不同的外形、名称特点,运用不同的语言展开描述。在教学这一段时,教师应引领学生探寻三种松树在描述语言方面的异同点。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作者都描写了三种松树的外形和名称的由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在详略的选择上有所不同。随后,教师引领学生分别紧扣迎客松的“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陪客松的“绿色巨人”“陪同游人”、送客松的“枝干蟠曲”“天然盆景”来感知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精妙,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把握本质,洞察文本的创作初衷
作者创作状物类文本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凸显事物的特点,而是借助客观事物所具备的特性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自主阅读中,很多学生并不能够洞察这一目的。这就需要教师紧扣事物特点与相关人物品质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深入感知作者的创作初衷,感知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教师首先以纯粹状物的视角,引领学生从文本语言出发,提炼总结出樟树枝繁叶茂、生命力强、具有香气的特点。接着,教师补充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并引导学生探寻宋庆龄与樟树特点之间的联系。当学生意识到作者描写樟树特点其实就是为了暗喻宋庆龄一身正气、坚强不屈、不愿与敌人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后,教师引领学生将课文中描写樟树具有香气的一段,尝试进行改编,将描写的焦点聚合在宋庆龄身上。至此,教师相机揭示“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引领学生进行体悟。最后,教师引领学生拓展延伸:这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我们还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来描写生活中的哪种人呢?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出发,充分链接事物与人物之间存在的共性,为学生认知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奠定基础,让学生深入感知作者的创作目的。
总而言之,状物类文本以严谨的结构、精妙的表达、深刻的目标,为阅读教学语用训练提供了丰富的价值资源,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