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军
武汉市硚口区大力实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省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验试点,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以均衡发展理念为导向,举全区之力,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强化政府责任。成立由主管区长牵头,教育、人事、编制、财政、规划、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面落实“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建立并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均衡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并贯彻实施。建立领导干部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的指导。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推动均衡发展工作顺利实施。
加大经费投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保障机制,依法建立经费投入机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即:区财政对义务教育段投入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例;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由财政全额负担,逐年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倾斜”,即向薄弱学校倾斜、向生源少的学校倾斜、向素质教育特色化和标准化学校倾斜。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专账,实行单列,及时足额拨付到各中小学校,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实行区级统一管理,在银行设立教师工资专户,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科学规划布局。对中小学进行布局规划修编,进一步筹划和预留教育发展空间。依据布局规划,在全区实施“六大教育园区”建设,先后投入6亿余元改善办学条件,创造了在中心城区资源集约利用、教育园区共享的典型经验,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办学条件均衡为基础,强东兴西,扩优治薄,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实施强东兴西战略,强力推进“六大教育园区”建设。紧紧围绕“六大教育园区”建设规划,抓住全市初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契机,以办学条件均衡为基础,实施强东兴西战略,快速提升区域学校办学水平,全面促进全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六大教育园区”通过示范园建设,实现扁平学区、垂直学区良性互动,带动全区学校共同发展,覆盖了硚口东、中、西部的近40所学校,依托教育园区优质资源加快发展,成为全市科学规划教育发展的典范。
以初中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初中办学水平。自2007年起,硚口区借力省市初中标准化建设,完成15所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全区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学校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显著提升。
借力小学素质教育特色校创建机遇,打造区域小学发展特色品牌。积极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特色校创建工作,以普通学校创建特色品牌为抓手,在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优化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定位,坚持“硬件建设创条件,软件建设争一流,文化建设高品位,特色建设重底蕴”的创建原则,区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一校一特色”基本形成,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两个“强项”发展目标。
以学校师资均衡为重点,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
教师按编制足额配备,新增教师优先满足薄弱学校。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每年公开选拔招聘一定数量的优秀新教师,不断优化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推动区域师资均衡优质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确保师资均衡配置。加强校长交流工作,实行校长聘任制、任期制,进行聘期考核。选派优质学校校长到边远学校交流任职,激活校长流动机制,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推行教师学区交流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制度,将参加轮岗交流和到薄弱学校支教的经历作为教师晋升職称和参加评选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等的必备条件,轮岗和支教的业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2014年,成立教育学区联盟,教师交流时间由1年延长至3年。2015年开始探索扁平学区和垂直学区共同建设,为促进教育均衡提供了师资保障,每年全区教师交流人数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人数的10%以上。
实行学科首席教师工作室制度,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每个工作室在全区优秀青年教师中遴选部分学员,学科首席教师作为导师负责指导学员,并承担所在学校教师培训任务以及到边远学校送教援教,提升边远学校和学科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
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提高师德水平行动计划。成立师德师风督查组,直面师德问题,狠抓师风整治,对违反师德问题有报必查,查实必究,查处结果与年终个人师德考核及学校年终绩效考核挂钩。科学合理运用师德考评结果,完善师德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坚持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师德教育。树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小玲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成立78个“杨小玲小组”,争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教师。创新管理建机制,营造氛围正师风。将各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学校编制和轮岗交流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配,探索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新办法,打破平均主义,鼓励教师干多干好。
推进岗位聘任改革,实施三级聘任和班科聘任,激活用人机制,能者上庸者让。在小学全面推行班科双向聘任制改革,崇仁二小通过班科聘任,创新“集体备班”新模式,成为武汉市乃至全国的品牌。三级聘任制、班科双向聘任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干事文化风清气正,为真正优秀教师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实施骨干教师动态管理,激励教师成才。建立骨干教师动态管理制度,首席教师任期三年,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任期两年,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评选制度。建立骨干教师考核制度,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以教育质量均衡为标志,规范办学行为,科学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规范办学行为,破解择校难题。控制义务教育班额。严格按省定标准,将小学班级人数控制在45人以下,初中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下,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严格执行省级示范高中招录分配生的有关政策,分配生总数占省级示范高中指令性计划的50%。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义务教育学校严禁分重点班、快慢班,严格控制“大班额”。加强学生课业负担监测,落实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段“减负万里行”要求和省教育厅关于“一科一辅”要求。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择校”问题明显改善。加强义务教育新生入学管理,坚持实行辖区内“划片整校对口、相对就近分配”的方法,同时试行多校划片,择校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推进三项工程,科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有效德育、高效课堂、教育信息化”三项工程,逐步实现质量强区目标。在反复实践与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质量监测方案与评价标准,小学段出台了《“个个班好·节节课好”工作方案》,中学段分学科制定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探索德育与教学、班级与课堂、监测与教研等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等。围绕构建和实施有效德育工程体系,确立六大育人项目,即行为规范育人项目、班级建设育人项目、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实践体验育人项目、全员合力育人项目、“三位一体”育人项目。实行工作任务项目化管理,推动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工程的开展,促使教师业务素质整体提高,教学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具有常态学科课堂特点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促进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轻负;通过强化学法指导和改革质量监测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硚口教育云试点学校工作的意见》,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抓好12所武汉市教育云试点学校的试点工作,以点促面,推进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坚持问题导向,应用驱动,协同推进,路径创新,形成了行政推动、专业带动、文化联动的工作机制,呈现出全员用、全面用、常态用、创新用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