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军
国产动画片最令人反感的就是暴力情节太多,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愉悦的享受,反而在给孩子灌输暴力意识。早前,因模仿《喜羊羊》情节而烧伤小伙伴的事件便是其中一例。
动画片中有暴力,许多童话亦然。在那些童话故事中,恶善双方交互使用暴力,而后者无论手段多么血腥,都会作为英雄受到赞颂。人们鼓励、怂恿孩子模仿这些“英雄”,并以能否“成器”评判他们对“英雄”的热心认可与否,在纯真的心里播撒暴力的种子。
童话伴随着一个人大脑发育、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期所接受的教育、熏陶对孩子一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暴力倾向严重以及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手段残忍,令人寒心,人性畸變,令人担忧。暴力意识虽不必一定来自童话故事,但暴力童话却可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与成长。童话塑造着孩子们的思维,其范式成为孩童模仿的对象。
“惩恶扬善”,嫉恶如仇自是件好事。但孩子评判是非难,对暴力手段留下清晰印象却易。而人们向孩子们灌输充满暴力色彩的“英雄主义”思想,大讲“暴力童话”。所渲染的斗争思维,也许比暴力因素本身更为可怕,它过早地教孩子以一种峻急的而非温和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际关系。
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因“暴力童话”而崇尚暴力,但多会因此而默认和容忍暴力。遇到影视及其他文艺作品中的血腥情节虽不觉“刺激”,但也冷漠而不反感。洛克说,折磨和杀害动物的习惯,会逐渐地使孩子对于人类的心肠也变硬起来;而以虐待与摧残弱小动物为乐的人,对于同类也不会十分同情或宽厚的。这说明,人的意识防线一旦退缩就再难恢复。所以,童话中不当的暴力因素无异于在孩童心灵里开了口子,是应当规避的。取而代之地,可多讲一些珍爱生命的故事,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和文明素养,从而成长为讲文明、尚民主的社会公民。
童话创作者应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构思,这儿童不是他们所以为的是心智不成熟者和价值规训的对象,而是我们应当加以研究的“异质生命”,是一个比我们所处的更好的社会的主人。
(作者单位:河南省唐河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