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少年谈书法学习

2017-03-23 22:51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17年37期
关键词:今人名家基本功

倪文东

与青少年谈书法学习

倪文东

目前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事业发展形势大好,然而在青少年书法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展览赛事来看,“入选”“获奖”与否并不能与基本功扎不扎实画等号,因此,在基础书法教育中应当使书法成为青少年终身受用无穷的工具和情趣,这是其价值与意义的所在;其次,追逐“名家”成为基础书法教育中的一种误导;再者,就书法学习而言,基础书法教育需要“取法乎上”,应当学习古人经典,切忌沾染“今人”习气,进而在多方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基本功;传统;综合素质

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发展形势喜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百余所高等院校招收书法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每年有近千名书法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充实到我国的书法教育和创作队伍之中,对我国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力的推动作用。教育部也颁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书法课进中小学课堂,批准了11套中小学书法教材。可以说,现在到了书法教育和书法艺术发展最好的时期。笔者作为高校书法专业的教师,一方面为我国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发现近几年青少年书法教育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入选”和“获奖”并不说明基本功扎实

目前我国各种形式的书法展览和比赛十分流行,大多数举办者都将目标指向青少年书法爱好者。

有的书法展览和比赛,越办越多越办越大,从国内到国际,有成人有学生,这个杯那个奖,越办越离谱。这样的展览和比赛到底有多少可信度便可想而知。这对我国的基础书法教育冲击实在太大,令人担忧。难怪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沈鹏先生担心地说:“书法大赛越来越多,书法家却越来越少。”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拿着一大堆入选和获奖证书来参加书法专业的高考测试。大学书法专业测试,看的是你的基本功和实际水平,并不看你有多少获奖证书,因为“入选”和“获奖”并不说明你的实际书写水平,何况各种“入选”和“获奖”又有较大的水分。基本功的测试主要看考生的作品,看考生现场临帖及创作的实际情况。

目前的基础书法教育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学生培养“误导现象”,即“急功近利”“成名成家”的思想。让孩子从小学点书法,有一定的业余爱好,基础好的可以考取大学书法专业,继续学习和深造,将来还可以考取书法研究生或博士生,即使不从事书法创作和教育工作,也有个一技之长。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总想让孩子在书法方面得到点什么。尤其现在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说是让孩子锻炼锻炼,见见大世面,于是各种展览要参加,各类比赛要参与,各种辞典也要入编。甚至有个别家长还为孩子出版书法作品集,好像这样孩子就真成了“书法天才”和“艺术家”。其实,让孩子认真学习传统书法,从小学好祖国的文字,作为终身受用无穷的工具和情趣,才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观念。

二、追逐“名家”完全是一种误导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大潮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地方悄然兴起了书法家自己办班的趋势,即所谓私人办学,有的是传统的师徒式教育,即一个师傅带一个或几个学生,有的是办一定规模的书法学校。这一书法教育形式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针对性很强,有相当基础的才收为学生,应当说办学层次还比较高,有针对性,有目标性;其二,收费一般比较高,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全国性展览,比如全国书法展、中青年书法展或单项展、新人展及少儿书法展等,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一独特的书法教育形式,吸引了不少年轻的书法爱好者,包括中学生。通过这种学习班确实也有一些人的作品入选和获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书法事业的发展。但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教育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如书法家个性化的东西太多,流行性较强;过多地注重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全面的基础理论培养;过多地注重感性实践经验的培养,而忽视了深刻的书法理论和文史知识的灌输;过多地注重作品的形式感,而忽视了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过多地注重单一书体、单一内容或个性风格的训练和模仿,而忽视了整体基本功的积累和学习等。有的甚至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集中操练和创作,一幅教师写的作品,学生反复练习,直到大家满意为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入选和获奖。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只能培养出获奖者,而培养不出真正的书法家。

这样的“名家”和如此的“训练”,对一些想在全国书法展览中“入选”甚至“获奖”的成人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度,或许还有一些积极作用。但对于大多数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的学生却不那么合适,有可能会产生一种误导。因为中学生学习书法,必须从传统学起,从基础练起,学好基本功,并不要求什么“创作”“个性”或者“风格”。我们在书法专业高考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些考生,学习书法许多年,但打开其作品一看,不是习气较重,就是风格怪异,不是认真学习传统,而是临习时人之作,跟“名家”学了很多毛病。这样的学生学习书法的路子完全不对,假如让他到书法专业学习,仅纠正他的毛病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不一定能见效,真让人感到惋惜!

三、学习“今人”不如临摹“古帖”

关于学习“今人”还是学习“古人”的问题,是初学书法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古代书论家有过明确的论述,梁巘说:“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评书帖》)康有为也说过:“学书必须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广艺舟双楫·学叙第二十二》)当代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的观点十分明确,他说:“作书勿学时人,尤勿看所学之人执笔挥洒。盖心既好之,眼复观之,于是自己一生,只能作此一家名家之拾遗者。”(《论书札记》)启功先生认为今人的字不宜学,更不能看今人挥毫写字,否则将会“心既好之,眼复观之”,受其影响,成为某某人之“拾遗者”。为何不能学今人?原因是今人的字乃是其“所不满而欲弃之者”,我们如果把他的字当作宝贝和范本来学习,必然学到他的缺点和毛病。启功先生认为当今名家的字,是古人妙处和自家病处相结合的产物,要求学书者不要学今人,而应该临习古代碑帖。我们有的书法教师教学中,放着古代优秀碑帖的范字不用,而是以自己书写的字作范例,这是十分要不得的。

不管学任何知识,都必须明白一个极为浅显的道理,即“取法乎上”。我们尽管努力在学习古人,却只能得其皮毛而已,更不要说放弃古帖而学今人了。从理论上讲,大家都知道学书法要临古帖,学古人,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不是那么一回事。这几年,我经常遇到一些参加高考的学生,不知道临古帖,而是一味地学今人,受时风影响,追逐“名家”。在他们看来,当今名家与自己的时代背景比较接近,所用的笔、墨、纸等材料相同,执笔及运笔方法相同,书写的功能和目的亦相同,所不同者水平也。只要认真学习,仔细琢磨,投其所好,就没有不成功的。岂不知道学了一身的毛病,把别人的缺点当成了优点,越学越糟,误入歧途。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书者能成一代书家,主要看他的综合文化素质。未来的中国不需要只会写字的“写字匠”,而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工作者或书法艺术家,既能写文章进行理论研究,又能写得一手优美漂亮的书法。

J292.1

A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章编号】1

1005-6009(2017)37-0020-03

倪文东,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猜你喜欢
今人名家基本功
名家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名家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赴汤今人胆战 蹈火让人心惊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莺飞草长时,古人今人共赴春
从“不薄今人爱古人”看杜甫与“萧李”集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