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 闫 飞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例研究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 闫 飞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更承担着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培养的责任。语文学习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相关知识,并以五项修炼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本文通过对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讨论,从其含义和特点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课例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模式 课例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因人而异的特点,随课堂情境的不同而随时变化。在运用中也是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不是一种静态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操作模式和固定的程序,而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中心,五项修炼为目标,也就是通过对知识的学生能力的系统化分析,整体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子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等,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学习型人才。
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具有灵活性、生动性、生活性特点。语文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具有深远的含义,对学生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对教学素材进行收集设计,在上课过程中灵活运用,活跃课堂气氛,还应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让课堂更具生动性。此外,语文和生活密不可分,语文习作的本质就是通过优美的文字对生活进行记录,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从这个角度来讲,语文学习即学习生活。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用于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语文工具学科的一大体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猜字谜、儿歌、加减法识字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领读和跟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进行识字和记忆。同时,识字游戏的设置过程中必须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比如,在教学“风”字时,老师结合它的特点编成一个谜语,“我到处乱跑,谁也捉不到,我跑过树林,树木都弯腰,我跑过大海,大海的波浪高又高”。首先,通过谜语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学生根据描述的信息,联系生活实际,老师再从谜面上加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根据老师的提示,找到答案。一部分没有猜到答案的同学在得知结果后也恍然大悟,有效的增添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升识字教学的教学效率。
其次,运用纠错式的识字教学模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从汉字方面讲,就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可根据读音、字义、结构、偏旁等进行有效划分,进行对比记忆。改变学生们固有的认字思维,从学生的脑海中清除“半边字先生”“错别字大王”等错误思想。 告诉学生正确识字的重要性。把平时学习过程中容易弄混的字列举出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他们之间的不同 ,然后进行对比记忆,让所学字的读音、字形、常见含义等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用于习作教学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知识积累、阅读技巧、思维模式的统一考察。作文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而作文内容也必然反应生活的场景和内容。小学的习作内容大多为记叙文,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习作的训练过程也应分层进行,由浅及深、层层深入。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开展的,必须将作文习作看成是一个整体环节,从解题、到构思和最后的写作,每一环节都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决不能把它们看作一个个孤立的步骤。
在小学作文的写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每一个小的细节,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要有真情实感,要能体现作者的思维和内心。而不是用绚丽的辞藻堆积出的毫无内涵作品,更不是平淡无奇的流水账。要能有效的引起阅读者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之后能够有所想而不是读完之后毫无思路,把握不到作者所想所感。
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凸显了其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和途径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1】刘冲,李萍.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有效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
【2】江卫华.增进课堂协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