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丽
创设情景剧 激活心理课堂
——《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曹伟丽
情景剧;心理课堂;情境体验
设计理念:
心理课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促进他们的体验与感悟,通常会使用一些视频、案例,即进行情境教学。受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个体认知水平差异性的制约,很多时候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离学生遥远,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共鸣与体验。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在课堂上真正有所获,教师的关注点应该是如何创设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接轨的情境。“素材来源于学生生活,扮演者也是学生自己”的情景剧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构建“情景剧”情境体验(问题、情景、解决、应用)的心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活心理课堂。
现在的初中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从小生活在“以我为轴心”的家庭氛围中,很容易形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不懂感恩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很有必要。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然后才会产生感恩行为。
教学准备:
感动画面视频制作,情景剧排练、拍摄,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曾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画面。(播放预先录制好的“爱·感动生活”视频)
教师:视频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幅画面?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1:中年男人抱着年老的妈妈。我觉得这个儿子好疼妈妈,很感动。
教师:是的,小时候我们在妈妈的怀中,妈妈老了病了,妈妈也可以在我们的怀中。
学生2:解放军叔叔用身体搭成的人桥。我感觉他们好伟大啊,因为有他们,虽然环境恶劣但这些孩子是幸福的,我很感动。
教师:是的。不管环境如何,只要有爱我们都是幸福的。
学生3:父亲牵着女儿的手。我感觉好温馨,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的情景。
教师:是啊,这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学生4:幼小的女孩背着更小的男孩。这个女孩子好坚强、好有爱,我很心疼她,也很感动。
教师:他们能打动我们,是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今天是3月2号,在我看来3月是一个很特殊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份里有很多特殊的日子,如3月5日学雷锋日、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每一个日子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感恩的日子,你们是怎样理解“感恩”一词的呢?
学生:感谢别人对我们的恩情;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记住他人对我们的好,并报答他们。
教师:是啊,感恩就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谢别人,是在别人对你进行一些帮助后你给予的一些回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画面感受的分享,学会表达感动之情,理解感恩。导入课题——感恩的心。
1.情景剧:欣欣的一天。
教师:今天是我们生活里很多日子中的一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在欣欣同学身上今天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学生情景剧表演)
场景1教室:
旁白:欢欢每天早晨很早就到教室,她会拿抹布把同桌和自己的课桌板凳擦干净。今天,欢欢刚到教室门口就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今天的欣欣很美,穿了件很喜欢的雪白羽绒服,她到了教室像往常一样坐到了板凳上开始整理书包。
明明:“哇,欣欣,你衣服上好脏啊!”
欣欣(检查自己的衣服)生气着急地说:“这板凳怎么这么脏啊!欢欢,你今天没抹板凳吗?你怎么这样啊,看我的衣服怎么办啊!”
欢欢:“欣欣,我今天早上没来得及!”
欣欣:“你肯定是故意的。”
场景2办公室:
老师:“今天体育老师出去学习了,学生自习,我要不要去找几个学生讲下题呢?今天头还有点晕,还有一堆作业没批呢,就让他们自习吧。”思考了一下,“哎,还是抓紧这个时间跟他们讲下吧!”老师走到教室门口:“欣欣到办公室来下。”
欣欣不高兴地走在路上嘀咕:“又要跟我讲题目了,还说趁自习课放松一下的。”
场景3回家的路上:
欣欣从口袋里掏纸巾,10元钱一起掉地上,后面的同学捡起来追上还给欣欣,欣欣很感激地说:“谢谢,非常感谢!”欣欣继续向前走,看到地上的纸很自然地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场景4家里:
欣欣妈妈:“今天在网上我看到说吃菠菜对孩子的视力有帮助,得做点给我家欣欣吃吃。时令蔬菜跑了几个菜市场才买到。”看看手表,“女儿快回来了,我得赶紧把饭菜上桌。”
欣欣回来了:“妈妈,我衣服脏了,你赶快帮我找件来换下。”
妈妈:“这孩子,才穿了半天怎么就脏了啊。你饿了吧,先洗手吃饭,我去拿衣服。”
欣欣坐到餐桌前:“哇,有我喜欢吃的红烧鸡翅,还有牛肉丝!”妈妈拿了衣服帮欣欣换,拿起筷子夹了菠菜到欣欣碗里:“这个对眼睛好,吃点!”
欣欣:“妈妈你干吗呀?!我最讨厌吃这个菜了。”很生气地把菠菜从碗里夹出扔餐桌上。
妈妈:“你这孩子,怎么能不吃蔬菜呢?”
欣欣:“今天真是烦死了,你可以不用烦我吧!”
妈妈:“这孩子怎这么大火气!”
设计意图:通过对欣欣一天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表演,情景再现学生生活中会发生的事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2.心灵共鸣。
教师:这样的情景让你想到了什么呢?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想或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1:我觉得欣欣同学对欢欢的态度太差了,凭什么要欢欢帮她抹凳子桌子啊!如果我是欢欢才不理睬她。
教师:嗯,你对欣欣很生气。是的,如果我也会生气的。
学生2:欣欣一点都不能体谅妈妈,对妈妈的态度不好,一点也不懂得感恩,如果我是妈妈我肯定很生气的!
教师:在生活中你对妈妈有过像欣欣那样的态度吗?
学生2思考后低头小声地说:好像有时候也会有的,以后得注意点了。
教师:真不错,知道自己以后怎么做了。
学生3:我觉得欣欣还是个知道感恩的人,你看同学捡到钱还给她,她说谢谢,并且自己也会把路上的纸屑捡起来扔垃圾桶。
教师:是的,看样子欣欣也不是个很坏的学生啊。
学生4:欣欣不体谅老师,老师身体不好还帮她讲解问题,都是为她好,而她还在抱怨。
教师:同学们看了欣欣的表现,很多同学会觉得生气。那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观后感,要求学生换位体验当时的心情,并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激发感恩之心。
3.角色体验。
教师:也让我们来听听情景中的人物,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剧中人物表达)
欢欢:听到欣欣的责怪,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没有义务天天帮她擦板凳,因为我把她当作好朋友,我很情愿帮她做一些事,可她还这样对我,我真的不高兴。
妈妈:孩子这样对我,我心里还是有一点不高兴的,但我不会责怪她,谁让她是我的孩子呢?不过,我还是真心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感受到我的爱与辛苦,如果能再给予我一些爱的反馈,如一句赞美、一句谢谢、一个拥抱,我就开心得不得了了。
老师:我是真的希望我的学生能够理解我为他们所做的。不提感谢我了,只要他们能够体谅我,不埋怨我,能够真正在心里想老师也很辛苦,我就很满足了。
欣欣:我真的不是故意责怪欢欢、妈妈还有老师的,我也有一颗感恩的心。我知道他们对我很好,我应该感激他们,只是很多时候我习惯了他们对我的好,把他们对我的恩惠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以后,我要更多地去体验、体会身边的人对我的爱,感恩首先从心开始,心动,行动,让爱温暖彼此。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体悟到换位思考与理解他人对营造和谐温馨氛围的重要性。
4.心灯引航。
教师:正如欣欣同学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是在有些时候这颗心的大门关闭了,我们要打开这扇门,用心感受,用心体验,心动起来,行动起来,让爱温暖彼此。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并适当建议,由感恩之心过渡到感恩行动。
1.爱的接力。
教师:感恩从心开始,心动才能行动。(播放预先录制好的“爱的接力”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爱的接力”使学生领悟到感恩不仅仅是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还可以对需要帮助的人,让感恩行为在群体中成为一种循环行为,这样才能营造温暖、安全的环境氛围。
2.智慧平台:如何感恩他人。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成员代表发言。
小组1:温暖的氛围靠我们大家共同营造,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每个同学都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乐于帮助他人,从小事做起,比如捡起地上的纸屑、顺手帮助他人、学会感谢。
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我们每个同学首先要感恩自己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我们要用相同的爱来回报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理解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尊重父母。
小组3:我们要感谢我们父母的无私付出,当与父母的意见不同时要学会沟通,不要顶撞。不仅仅是父母,我们也要感谢老师,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要学会帮助他人。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分享在实际生活中感恩的方法,让感恩从情感体验转化为实际行为。
3.心灯引航。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建议每天用三个问题来帮助自己感恩这个世界:今天我感恩父母了吗?今天我感恩老师了吗?今天我为别人付出了吗?
设计意图:教师小结并提出建议,促进学生更好地去感恩。
全体师生围成一圈,互相敲背、捶背,跟对方说句“谢谢您”“您真好”。
教师总结:让我们合力构建感恩的世界,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让爱温暖彼此。
设计意图:让学生现场体验服务与被服务,感谢与被感谢,愉悦身心。课后延伸提出希望。
教学反思:
1.整合度:本课的设计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置合理,层层递进,由感动生活到体验生活到感恩生活,体现由认识到行为的过程。
2.参与度:视频以及情景剧的内容来自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整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尤其是参加表演的学生,更是体验深刻。“爱的接力”更是对学生如何感恩的直接启示和指导,小组讨论后交流的内容基本上贴合实际,没有大话空话。
3.感情度:在整堂课上,教师尊重学生,积极关注学生的反应(情感和内容),学生的体验也很丰富,比如感动、生气、愧疚、同情等。
4.不足之处:因为课堂40分钟时间的限制,在报恩、施恩的行为指导讨论后,分享没有深入,可以在下堂课继续开展。
G444
B
1005-6009(2017)56-0031-03
曹伟丽,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江苏丹阳,212300)教师,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