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师从“专门”走向“专业”

2017-03-23 22:00:04高行亮
江苏教育 2017年70期
关键词:教科研现象教学策略

高行亮

让语文教师从“专门”走向“专业”

高行亮

“一味埋头拉车的教师终究只是个教书匠,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的教师方可成为教育家。”一句不够严谨的话语却道出了教师成长的必然路径,指明了教师成长的追求方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语文教师科研的有效方法,促使语文教师向着“专业”迈进。

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基本路径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黄厚江老师说:“随着我对语文教学研究和探索的不断深入,我提出了一系列教学主张,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语文共生教学。而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无法描述和无可比拟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当我们登堂入室,窥见了语文教学的奥秘时,我们就能发现语文教学更为迷人的所在。”黄厚江老师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告诉广大语文教师既要一心耕耘语文教学,还要潜心语文教育科研。这样才能从“专门型”教师走向“专业型”教师,才能收获一览众山小的胜景。

语文教科研是语文教师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教科研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语文教师的教科研不一定非要“高大上”,而要切合教学实践,简简单单,本色本味。从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进而进行行动研究,再进行理论论证,最后形成文字性成果。笔者将这一过程简约做法呈现出来,期待能给读者带来启发或思考。

一、问题驱动,从现象到问题化

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说:“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项链。”

所谓“留心天下皆学问”,也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师要留心教育现象,如惩罚现象、大班现象、小班现象、占课现象、低效现象等等。留心这些现象,思考这些现象,将现象化成问题,撰写成课题或论文,这是最根本、最直接、最有价值的研究。当然教育现象很多,来自社会、学校、课堂等各个方面。

1.问题来自社会。

例如,近20年来,“进城”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农村学校生源锐减,留守学生问题突出,农村学校教师富余。现象的背后有一系列的语文教学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从农村留守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角度,可以提出“关于农村留守学生语文核心养成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从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可以提出“农村留守学生语文课堂齐喑现状及对话启发式研究”的研究课题;从教师教学策略的角度,可以提出“农村初中小班化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的研究课题。

2.问题来自教学。

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是教学的战场,一线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将这些现象转化成问题来研究。例如针对以往课堂填鸭现象,可以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互动,促进课堂生成,提出“初中语文‘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等课题。

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很多,问题也是很多,语文教师要留心课堂、课外,对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这是最真实而有价值的教育科研。

3.问题来自文本。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说:“好的教育就是一个读书的校长带着一群爱读书的教师,领着一群孩子去读各种各样的书。”学校是读书的场所,学生要读书,教师也要读书。教师读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读书,并要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读书益处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语文教师不光要读课本、教参,还要读教育著作及专业教育期刊,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教育思想、资讯以及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会成为教师科研的灯塔。关注这些文本,认真阅读,探究分析,深入反思,不愁找不到课题,不愁写不好论文。

教科研还要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动态。如教育部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据这一个教育热门文本,可以探究一个这样的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方式研究”。

二、行动研究,从问题到实践化

教师的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边研究边行动,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行动研究,将问题带入教育教学实践中来,有效地验证。如笔者在研究“城乡接合部初中小班化语文教学策略”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首先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班级,然后查阅教学策略资料,看看有哪些教学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替代式教学策略、小组学习策略、竞争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分层式教学策略等等。针对这些策略,课题组共同进行探究,哪种策略适合于城郊初中小班教学,并将确定的策略实践于教学。然后进行比较,观察教学策略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是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续实践;如果不能,则更换教学策略。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假设—实践—总结规律—提炼成果”的过程。研究的成果是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让其他教师从中受到借鉴启发,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三、梳理建构,从实践到规律化

教学规律是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师要做有心人,梳理教育现象、教育实践,关注教与学的联系,结合教学实例、课例,将其内容进行归纳编织。这样,这些经验、观点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的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多种智能是存在差异的,但每个人的9种智能又是各有优缺点的,要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补足劣势智能短板。镇江市大港中学提出了省级课题“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化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这里的多元化智能理论就是教育规律,多元化学习方式也是教学规律。

再如我们学科中往往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可以从探究课堂中如何使用迁移规律的角度,提出“‘迁移’的语文价值与实践策略研究”的课题。

四、成果物化,从规律到文字化

黄厚江老师说:“有老师问我怎么写出这么多文章和专著?我说:我喜欢啊。在我看来,读一点书,思考一点语文教学的问题,发表一点语文教学的论文,出版一点语文教学的专著,实在是快乐的,实在是幸福的。”

教学的成绩要通过学生的成绩来呈现,教科研的成绩则要通过课题论文来呈现。显然,写出论文、写好论文是教师教科研的重要内容。教科研论文的撰写,要从研究成果的由来、意义、价值,成果的概念介绍,研究方法、实施过程简介、实际效果等方面展开,并将研究过程性的课例、案例等作为支撑性材料融入论述过程,这样的论文成果就会变得丰满厚重。

专业型的语文教师不光是课堂中的精神领袖,而且是课内外教学的研究者。科研引路,让我们整装待发,行于语文专业道路之上。

G451

A

1005-6009(2017)70-0045-02

高行亮,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初级中学(江苏宿迁,223800)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科研现象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