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吉林省辉南县东街小学 王丽敏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思维品质。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接触的词语不断的丰富,可多数学生只会识字,不会用,甚至想都想不起来,更别说恰当地运用了。因此,平时教学中应注重词语的积累,让学生新词不忘联想旧词,以找同义词或反义词的方式,提高词语重视率。如写高山,由“高耸”一词可联想:耸立、屹立、矗立、陡立、陡峻、高耸入云、顶天立地……如写绿色,由“绿”字组词拓展有:浅绿、淡绿、浓绿、墨绿、苍绿、翠绿等。教师在学生自学字词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出题,让学生尽力去想,这样经常训练,使学生所学词汇分门别类,并烂熟于心,运用时就方便多了。
联想性思维的作文训练,要注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开联想,而要合情合理地完成这一联想过程,就必须准确地寻找到彼此之间的衔接点。如:妈妈,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熟悉的人,也是最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写作联想和想象的。可以由妈妈的外貌联想开去,如脸、手、头发、眼睛、皱纹……也可以由妈妈的表情或神态联想开去。××同学在《妈妈的自白》一文中,透过“妈妈的白发”这一具体形象,联想到了妈妈对“我”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教导,歌颂了世界上平凡而崇高的母爱。
多向求异性思维的作文训练,力求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见人未见,想人未想,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习惯,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在平时放宽视野,拓宽思路,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留住生活中的精彩片断,使其对生活的体验与日俱增,作文时自然就有了挖掘不尽的素材。
学生养成观察习惯能力,通过求异思维的作文训练,使学生对文章的立意角度完成多方位、深层次的发掘。为了更好地配合这一作文思维训练,我们经常组织召开班级辩论会,如“电脑应该玩还是不应该玩?”“学习能(不能)走捷径”“看课外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新年放鞭炮的利与弊”等等。这种形式,既引导了同学们的求异思维,又有利于学习,更有利于作文思维的扩展训练。
我曾拟一个作文题——《刍议××一文》,这样的作文训练,有别于一般的读后感,它要求学生在认真研读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不局限于现成的评价,而是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这种形式的作文思维训练,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对阅读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也大大地激发了同学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倡导了作文求异的思维品质。在研究阅读的基础上,变死读书为读活书,把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通过多向求异思维的训练,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认识,不仅要只知其一,还要知其二,不仅得知其表,还得知其里。
总之,读与写要常结合,激励学生丰富词汇,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思维品质。要积极探索写作的方法,不断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