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阅读: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2017-03-23 14:14:31文│陈
教育家 2017年19期
关键词:书吧交流班级

文│陈 尧

对话式阅读: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文│陈 尧

阅读的两大意义

2017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中,将《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6部经典作品纳入语文必考范围。《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提出高中生要“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进入高考的课外阅读,考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语文高考的两个半小时里,学生要完成一篇900字的质量不错的论述类作文,需要良好的文化积累,有较高的思辨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完成近10000字的试卷阅读,迅速筛选出各种语言信息,尽可能准确完成答题,学生必须有敏锐的语感、良好的语速。显然,仅仅听老师分析课文和题目,仅仅依靠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学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大量的课外阅读和阅读体验,才能具备必要的语文积累、敏锐的语感和必要的语速,能快速抓住重点句、关键词;才能分析和品味语言,体悟作品和作者的情感,理解和赏析作品,展示真正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没有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为基础,老师讲的“语文技巧”,由于学生缺乏体验、积累和语感,常常只能是空中楼阁,学生根本无法运用于语文学习。很多学生在语文高考中,看不懂作文材料,语文失分率在三分之一左右,从反面证明了学生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的意义。

当然,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语文学科,它还体现在能够帮助人提升思维品质,培养人文情怀,完成人格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因为学习需要专注、沉静、思考、探究。高质量的阅读,才能逐渐培养这些学习所必需的品质,才能形成成才过程中必需的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社会视野有限,存在浮躁、片面、偏激、从众等性格缺陷。阅读到了某种程度,却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书籍与读者、作者与读者多样化的思维碰撞,完善人的性格。思维的开展离不开必要的比较、辨别、筛选、判断,需要各种材料作为依托,而阅读就能让人掌握和运用大量的材料。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阅读作品,就是阅读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思想、价值,并与读者的心灵发生碰撞。这种碰撞,有感动,有启发,有吸取,有辨析,有评判,有融汇,有提高,有情怀。阅读者文化知识不断积累,思维越来越灵活,视野越来越开阔,人自然越来越聪明,人格越来越完善,人文情怀越来越丰盈。意大利的达·芬奇、但丁,俄罗斯的普希金、莱蒙托夫,中国的冯骥才、贾平凹,能写作能绘画,有的还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就是因为视阅读为生命。阅读的这些意义,是题海战术和各种培训所无法实现的。

班级阅读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阅读对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和人格塑造的意义,设法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但是,从实际效果看,班级阅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自由体验的缺失语文教师组织班级学生阅读,开展导读或总结时,由于职业习惯,往往下意识地把“学生阅读课”变为“教师语文课”,像课堂教学那样,把教师自己的阅读结论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接受,造成学生自由阅读的缺失,甚至最初的阅读兴趣都会荡然无存。

阅读交流的缺失阅读交流,是检验阅读体验、提高阅读兴趣、分享阅读成果、升华思维品质的必要过程。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阅读,不利于进行充分的阅读交流。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学生。在一节体验分享课中,每个学生要充分表达自己对文学人物、语言特色、作品价值、人生启示等阅读体验,充分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开展必要的讨论与辨析,时间显然不充裕。这势必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交流机会,而成为“旁观者”,显然会影响阅读交流的效果,影响阅读的质量。

个性书单的缺失不同的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文体侧重点、阅读进度、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差异很大。这要求阅读应该有个性书单,保证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班级阅读以上问题的存在,促使我们思考以咖啡书吧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成长。

咖啡吧对话式阅读辅导的实施

组织形式书吧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阅读需求和阅读能力划分。每个小组的学生控制在5~10人。这样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充分的阅读交流,保证同一阅读层次的学生能积极参与阅读交流,能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并参考其他同学的体验和启示。

指导教师从喜爱阅读、对某本著作有较深研究的教师中寻找指导老师。围绕“前期指导,中期推进,后期升华”的指导原则,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每月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组织学生在书吧阅读,或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并每周组织学生在书吧阅读和面对面交流,每月1~2次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所得,以阅读交流深化对作品的不断认识,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

交流内容根据书籍类型,确定交流内容。小说类重点交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作品价值判断、作品结构、阅读启示。诗歌类重点交流诗歌意象分析、语言赏析。高中学生适当涉及艺术、美学、哲学等书籍,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层次,深化学生的思维发展。

交流形式每个学生一杯咖啡或者一盏绿茶,以轻松交流气氛,鼓励每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开展必要的辨析和争论,使阅读体验紧扣作品,让思维不断向深度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教师不可直接否定学生的分析和观点,但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观点进行必要的启示和提醒,使学生能更有效联系作品,从作品中积极寻找需要的材料,印证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从阅读体验和交流成果中互相启发,互相影响,获得阅读的快乐。

咖啡吧对话式阅读辅导的效果

提高了阅读兴趣在对话式的阅读中,“对话”主要在学生之间展开,同组学生阅读起点接近,彼此平等,所以没有对话压力,敢于发言。学生对话中,对主要情节、人物性格、情感价值、生活体悟等自己的阅读所得,不加隐瞒,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争论,分享了阅读体验,提高了阅读兴趣。尤其是,自己对重要情节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社会问题的阐述,得到同学和老师肯定时,能更感受到阅读的价值、自己思维的价值。

形成个性化体验在咖啡吧对话式阅读对话中,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不强迫学生接受谁的观点,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学生自由阅读,自己去发现、去感悟,有自己真实的体验,阅读所得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在咖啡吧对话式阅读对话中,学生有对作品细节的回忆和复述,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提炼,有对作品价值的思考和判断,有自己对阅读启示的表达和深化,推进了深度思考和精度阅读。

发展了阅读能力一些学生的阅读原来只局限于“青春小说”“玄幻小说”,对搞笑的、情节曲折的作品有兴趣。这无疑是浅层阅读,对发展学生思维没有多大价值。对话式阅读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逐渐阅读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阅读孙犁、汪曾祺等作家写的情节不曲折离奇的作品,甚至卡夫卡、孙甘露等表达比较抽象的小说,鲁迅尖锐深刻的杂文。还有学生要求老师推荐评论《红楼梦》《洗澡》的书籍。这证实了学生的阅读层次在发展,开始追求阅读的深度。在对话交流中,他们能够有诸如“心理真实是最大的真实”“人性平凡的路,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活需要鲜活,无须完美”等哲理性认识。这显然是阅读带来的人生启迪。

总之,在咖啡书吧里,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专题阅读,通过梯度式阅读的渐进方式,逐步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每一个学生都会经历由不爱阅读到热爱阅读、由不会阅读到能够阅读、由粗读到精读、由消遣阅读到营养阅读的过程,提高自己的综合语文水平,实现良好人格的塑造,成为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之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

猜你喜欢
书吧交流班级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大众文艺(2021年11期)2021-06-24 03:16:20
书吧里的故事
快乐语文(2020年30期)2021-01-14 01:05:3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小书吧
大灰狼(2017年12期)2018-01-03 08:25:13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孕产·书吧
科学之友(2014年24期)2014-03-20 1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