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跃辉,魏 巍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74)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
——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深度认知分析
庞跃辉,魏 巍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74)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透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是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深刻思考推动新发展的思想结晶,不仅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入认知发展的重要新思维,而且集中体现了全面促进发展的重要新方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更加深刻、更具特色、更显活力的内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五大发展新理念为积极引领发展新走向、深层破解发展新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有效的实践进路。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要求,中国共产党精于洞察、谋于高远、勇于担当、善于开拓,以深广的全局视野和缜密的哲学思考,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透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创造性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五大发展新理念不仅高度体现了深入认识发展的重要新思维,而且集中体现了全面促进发展的重要新方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更加深刻、更具特色、更显活力的内涵,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为积极引领发展新走向、深层破解发展新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创新发展是积极彰显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内在要求。在大千世界中,人作为具有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的存在物,主动、持续地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主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在主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显著区别就是,人能够通过其主体能动作用体现其自主、自觉的存在状态,并且使其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得以确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2]125。不仅如此,人能够在不断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以使世界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3]183。 人改变世界的过程,无疑正是人类劳动生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需要的各类产品的创造过程。因此,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体现,既是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其自主、自觉意识的强化,又是人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其劳动生产创造能力的发挥。创新发展作为人自觉而深入认识世界、能动而有效改造世界的重要活动方式,不仅十分有利于极大强化人的自主、自觉意识,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而且非常有助于极大提升人的劳动生产创造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力量。因此,创新发展是积极彰显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内在要求。在不断促进创新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能够进一步得到确立,人的本质力量能够不断地得以释放,因而人们在深入认识、能动改造世界的进程中能够创造更多、更好地满足人需要的新成果。总之,促进创新发展既是有利于人的主体能动意识的自觉强化过程,又是有利于人的主体能动力量发挥的积极实践。
创新发展是着实增强生产要素配置功效的重要途径。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92生产力作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要素不但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而且还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要素”[5]143。为了充分发挥生产力要素系统功能,必须适时整合生产要素资源,科学建构生产要素运行机制,不断改善生产要素结构状态,着实增强生产要素配置功效。创新发展作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活动方式,不仅十分有利于极大强化生产力变革意识,增强生产力,而且非常有助于大力创新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优化配置方式,形成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格局。因此,创新发展是增强生产要素配置功效的重要途径。在不断促进创新发展中,劳动力要素蕴藏的巨大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资本、土地要素的价值能够得以充分发掘,技术、管理要素的巨大价值能够得以充分显现,因而生产要素在多维度、多层面、多形式的有机联系、整合互动中能够极大增强优化配置功效,获得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最佳效益。总之,促进创新发展既为增强生产要素配置功效提供了有利条件,又为增强生产要素配置功效开辟了新的道路。
创新发展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的变化发展,是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的变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6]因此,要实现发展新跨越必须勇于开拓、有所创新,在促进创新中增强发展新跨越的巨大能量。积极推动实现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7]。创新发展作为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坚决革除阻碍创新、迟滞创新的桎梏,形成切实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为实现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多要素、多层面、多途径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能量。要着实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切实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激发新潜能,为实现发展新跨越构筑动力强劲、持续增效的创新平台。要大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和税收分配制度,为实现发展新跨越提供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契机。要深化改革和积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着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力推动职能明确、管理高效、便民利民的政府优化服务,为实现发展新跨越而发挥调控到位、监管到位、服务到位的政府效能。总之,促进创新发展不仅是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支撑,而且是增强国家创新实力的内在要求,是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协调发展是对社会有机体理论内涵的深刻把握。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总趋势是“社会有机体”的生成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显示了“社会有机体”系统的多方面关系的内在统一。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资本论》等重要著作中,都不是对社会进行单纯的公式化分析,而是把社会作为“有机体”来加以深入认识,并深刻指出“单凭运动、顺序的时间的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呢”[8]145,“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9]13。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认为,社会是一个以有机体的形态而存在才能发展的生命力,正如列宁所指出,“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和发展中的活的机体”[10]32。为了充分保障社会有机体的生命活力,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人口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等必须保持协调状态,才能持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作为积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活动方式,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涵,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结构的理性认识,更加深入地把握了社会形态的重要特征,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水平,更加深入地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协调发展新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不断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确立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战略思维,深入分析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既在宏观上高度重视把握协调发展的根本走向,又在微观上高度重视抓住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处理好各种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持续保持社会有机体的系统生命活力。
协调发展是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举措。由于不同的发展方式决定不同的发展路径、生成不同的发展能力、表现不同的发展状态,因而不同的发展方式对于增强发展效能、提升发展质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发展方式主要是指在发展理念引导下所形成的主导发展模式,是发展机制与运行、发展目标与态势、发展过程与成效的集中显现。对一定的发展情形进行考量和评价,可以区分为多种发展模式,诸如原始发展模式与进化发展模式、落后发展模式与先进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与现代发展模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与后现代化发展模式、缓速发展模式与高速发展模式,还可区分为外延扩张发展模式与内涵增长发展模式、单向发展模式与复合发展模式、粗放发展模式与集约发展模式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为人们选择适合需要的发展方式提供了可能。对适合需要的发展方式的选择,就是扬弃不能适应发展新时代和新要求的发展方式,确立更加切合发展新实际、更加符合发展新需求的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我国经济在新的发展中呈现出的重要特点,“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11]。协调发展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进路,就是要着力改变只重视产能扩大规模、只看重产量增长速度而不考量资源投入效率质量的粗放发展模式,确立高质量与高效率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集约发展模式,因此协调发展是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举措。在不断促进协调发展中,不仅极其有利于强化质量效率型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提高转变发展方式的认知水平,而且极其有利于调动质量效率型发展的积极因素,着实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巨大合力,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坚实保障。
协调发展是有效确保发展良好态势的关键之举。发展的不同情形不仅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而且显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从发展的高度和深度来看,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和协调性,是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10]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强调指出,“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7]。协调发展作为确保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真正解决阻挠整体发展、制约协调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着实增强发展的牵引作用和平衡功效,形成有力推动良好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升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协调发展是确保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之举。在不断促进协调发展中,就是要在大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建设上下功夫,以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系统性、可靠性,为确保良好发展态势奠定有机互动、协调推进的坚实基础。要重点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统筹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以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包容性、预见性,为确保良好发展态势创造特色互显、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要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在着力加强薄弱领域中有力增强发展动力,切实健全精准扶贫机制、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机制、居民低收入群体帮扶机制,在大力补齐发展短板中极大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为确保良好发展态势构建协同互推、积极互助的共进体系。
绿色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异化关系的理性消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首先发生的关系,是人如何生存与发展必须处理好的最为重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重要观点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12]37-38“人按自己的愿望、生存的需要、目的等对外在的自然界进行利用、改造及控制,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破坏自然原本所具有的宁静,从而使自然开始成为非自然,正是因为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人的活动的现实性、人的活动所具有的破坏性,才使得人开始远离自然,成为自然的一种不协调的因素,从而也就使得人成了自然的一种异己力量。”[13]284人成了自然的异己力量,表明人与自然的相处不再是一种正常的良好关系,而是一种非正常的异化关系。这种异化关系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分裂,人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失去最基本的条件。绿色发展作为人与自然相伴共生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在理性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正确处理人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界的内在关系,使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植根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之中,因此绿色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异化关系的理性消解。在不断促进绿色发展中,不仅极其有利于强化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意识,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认知水平,而且极其有利于增强人们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提升人们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
绿色发展是努力建设“两型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进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对于新型社会的文明道德建构的认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工业革命之后,人们一方面看到了物质生产能力的极大提高带来的产品的迅猛增长,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所带来的严重生态破坏。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反思:文明就只是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吗?道德就只是体现在人与社会的伦理之中吗?如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文明道德,而且需要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文明道德,因而在新型社会的文明道德建构中,应当充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新内容,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多维度文明道德体系。绿色发展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视为新型社会讲文明、讲道德的行为,不仅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社会文明环境,而且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生态文明环境,因此绿色发展是努力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进路[14]。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强调:“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7]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要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为全面小康不仅是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小康,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小康。因此,在不断促进绿色发展中,既要高度重视强化努力建设“两型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观念意识,又要高度重视增强努力建设“两型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创造能力,处理好保护自然生态与促进发展的关系,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绿色发展是着实强固发展根基的长远大计。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需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进,而且需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进[15]。从人与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的演进过程来看,生态环境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恒定性。如果超越自然生态的承受能力,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而失去生态平衡的自然环境必将使发展失去根基。对于这种恶性状态,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地区居民为发展生产而严重损害生态的做法,是一种陶醉于眼前利益、自毁发展根基的拙劣行为。绿色发展作为保持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遵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有利于强固发展根基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因此绿色发展是着实强固发展根基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16]不断促进绿色发展,就是要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空间,确保天人合一、物人相伴的良好格局。要着力推进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环境良好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积极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的定位发展,为强固发展根基提供物流、人流、信息流集约畅通的良好条件。要坚决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严厉整治污染环境、贻害生态的行径,大力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清洁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和能源体系,为强固发展根基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环境。
开放发展是对人类文明多样性、交融性的深刻认知。17世纪著名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唯物辩证法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高度,更加深入地指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差别性、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已充分表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进步发展的不同环境、不同阶段、不同路径中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又在多渠道、多层面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新发展,人类文明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多样性和相连互动的交融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17]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指出:“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18]开放发展作为积极借鉴、适宜吸收人类社会不同文明成果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深入把握开放性对于人类文明系统生发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开放从来就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19]的重要哲理,并从这一重要哲理中领悟保持人类文明多样性不能谢绝开放、推动人类文明交融不能阻断开放的必然性。不断促进开放发展,既有利于深广地了解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多样性,又有利于创造条件加深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切实增强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交融性,积极推动人类文明在保持多样性和交融性之中取得新进步、获得新发展。
开放发展是对时代发展世界潮流的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深刻影响着世界潮流的基本状态,决定了世界潮流的根本走向。就全球的变化发展情形来看,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显现出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新态势,其主要体现为“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很不安宁,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20]261。深入分析研究新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可以发现,当今世界尽管已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巨大变化,然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从总体上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世界潮流的显著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21]开放发展作为深刻把握和积极顺应世界潮流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以更加开放的敞亮胸怀和积极行为,进一步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断增进同各国人民的互信互助,切实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共同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取得新进展。在不断促进开放发展中,既有利于强化我们主动适应世界潮流的思想意识,提高深刻把握和积极顺应世界潮流的认知水平,又有利于增强我们进一步融入世界潮流的开放能力,取得在大开放中大发展的新成效。
开放发展是积极拓展发展新领域的巨大动力。积极拓展发展新领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努力实现发展新目标的客观需要,是主动适应世界潮流的战略举措,因而应当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改革、发展与开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强调“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7]。开放发展作为积极拓展发展新领域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更加敏锐、更加深刻地把握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共生化的发展新变化,紧紧抓住开放发展的新机遇,全方位、多层次开辟驱动开放发展的新途径。在不断促进开放发展的过程中,要极大丰富开放内涵,切实增强开放能力,不断提高开放水平,有力发挥开放功效,协同推进产能互补、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为积极拓展发展新领域开创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开放新局面。要积极完善开放战略布局,坚决打破开放壁垒,不断释放开放辐射力量,着实推进内外双向开放、区域协同开放、产业纵深开放、资本增值开放,为积极拓展发展新领域构建多维相连、多面相促的开放新体系。要充分激发开放新动力,加快推进具有极大增长潜力的现代服务业和“一带一路”的开放建设,着实促进具有地方民族风采的特色工艺、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的开放建设,为积极拓展发展新领域增强凸显优势、勃发潜能的巨大新动力。
共享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人类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在发展史上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两次飞跃后,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为前提,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调节的社会需要、分配方式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进行了重要阐释。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商品生产和交换、人民政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提出了深刻见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形成了新的认识。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2]373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3]56从社会主义最核心的要求来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就是要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定为根本目标,积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享发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解,提升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知水平,增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自觉理性。在不断促进共享发展中,既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加丰富、更加良好的产品,为充分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及其公平正义保障法规,为全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24]。
共享发展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则的行动范式。人民利益至上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崇尚,是以民众为基、民众为先、民众为力的内在要求,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行动准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行动的显著区别,就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则,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坚定立场上,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是为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政党,因而共产党人的行动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列宁也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是全部国家生活的最大基础,因而党的行动应当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大利益。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至上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行动的最高标准,积极实现、着力维护、不断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曾深刻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5]1096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6]共享发展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活动方式,就是要在发展进程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则,以惠及于民、取信于民为行动目标、行动过程、行动结果的考量标准,充分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因此,共享发展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根本原则的行动范式。
共享发展是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取向。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取向是民本思想的新发展,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呼声,过上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最深切的期待。把共享发展作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价值取向,是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回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内在要求,极大体现了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意义的深刻认识,彰显了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的思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7]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15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强调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7]不断促进共享发展,就是要正确把握坚持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内在统一,牢固确立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价值取向,着力取得切实改善民生的积极成果。为此,要着实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着力构建全覆盖、全跟进的公共服务新体系,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提供效益高、质量好的公共优质服务。要从增进人民福祉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在教育、收入、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提出切实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营造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坚决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反对做表面文章、显面子政绩的形式主义,充分尊重民意、顺应民心、确保民利,大力解决民生工程中所存在的华而不实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办实事上,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施出实招、求实效的对路良策,着力把民生工程做实、做深、做细,真正使民生工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02).
[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01).
[8]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4(002).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3] 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 姬明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0(8):120-124.
[15] 刘浚,曾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价值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2):122-128,133.
[16] 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1-22(001).
[17]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02).
[18]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002).
[19] 杨玉成.开放发展理念与对外开放转型升级[J].湖南社会科学,2016(2):9-11.
[20]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1] 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002).
[2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四个全面”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4] 顾世春.从共享的目标追求到共享的发展理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1):113-119,127.
[2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02).
[27]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01).
TheNewLeapofMarxismDevelopmentTheoryBasedontheDeepCognitiveAnalysisoftheFiveNewIdeasforDevelopment
PANG Yuehui, WEI Wei
(Marxism colleg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The innovation, the coordination, the green, the opening, the sharing development new idea, is the summary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grasp of the law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new ideas of promoting new development, facing the new times, and the new demands, which not only is a high manifestation of the in-depth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ut also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new strategy for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t greatly endows the Marxist development theory with a deeper, more distinctive and more dynamic connotation, and also shows the new leap of Marxist development theory. The five new ideas for development provide a scientific method and indicates the effective way for actively leading the new direction and solving the new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orrdinated development; green development; open development; shared development
2017-07-07;
2017-11-18
庞跃辉(1958—),男,重庆人,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发展战略;魏巍(1981—),男,四川巴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庞跃辉,魏巍.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飞跃——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深度认知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2):123-130.
formatPANG Yuehui,WEI Wei.The New Leap of Marxism Development Theory Based on the Deep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e Five New Ideas for Development[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12):123-130.
10.3969/j.issn.1674-8425(s).2017.12.017
D61
A
1674-8425(2017)12-0123-08
(责任编辑冯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