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铁石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如何做好学术论文的价值判断
孙铁石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体现了作者在学术方面的造诣以及专业技术的能力水平,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无论对研究者本人还是学术期刊都会产生很好的影响。做好学术论文的价值判断是每一位编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学术论文价值判断的几个要点,进而提出了关于学术论文价值判断的基本原则。
学术论文;价值判断;原则
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一篇学术论文的公开发表说明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被社会所认可,对科研工作者起到了鼓励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研究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不但态度要实事求是,研究方法要系统科学、还要有敬业精神和具备对这一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的知识,技能,同时会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能够引起学术界很大的关注和共鸣,而从事科学研究的每一个人都会为此而不懈努力的。
学术论文的发表给业界带来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例如,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比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的影响度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科技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它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也是不同的。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就学术论文的价值判断展开更进一步的阐述。
人们很多时候是通过所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来了解世界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学术论文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人类进行的脑力活动与认知。学术论文的特点是:独特性(和别的文体不一样)、相关联性(对有关的领域开展研究)、时效性(对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的活动进行研究)、继承性(继承古往今来世界上的研究成果)、专业性(对未来的领域的研究)等方面,它体现了学术论文的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并且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研究时间漫长。
运用价值论里的观点,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面进行的相关科研工作的自身有它的价值,但如何来显示它实际的价值呢?由于学术研究的领域不同,对撰写的学术论文的实际价值衡量的标准也不同。总的来说,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通常上会科学的划分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有关文章,它具有以下价值:(1)对人们主观认识方面进行纠正,对于日常的教学展开相关的学术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发表在社会科学期刊上,供人们借鉴。可是近期发现,很多时候人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交际教学法,误解了它的内涵。人类的认知出现了误区,纠正这样的误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人类一直在认知事物、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然后对事物的认知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2)新方法。重新修订的教材内容有理念创新等对新事物的认识应用,同时推广也在深入,产生了推广方面的价值和应用方面的价值。这种学术论文对相关的单位或是个人,具有很大的作用和较深的影响。由于推广不断深入,这也将对此行业的学术研究方面产生影响。例如:2008年的南方冰冻天气让电力人员措手不及,但是这种情况对于有着丰富经历的北方电力人员而言早就司空见怪了,北方电力工作人员在冬天进行工作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极具推广价值;教师队伍里有过合作教学经历的老师和没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相比,前者显示了在这方面的经验十分的丰富,其他的老师有向他们学习的必要。(3)借鉴学术论文以及该文的参考价值。针对那些刚展开学术研究的人员以及对学术论文有相关要求的学生而言,仿研或是模仿类似的题目,是他们重要的参考对象,这样类型的学术论文对他们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价值。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人数有数百万之多,每个毕业生都要提交毕业论文,特别是那些研究生,他们当中有很多将要步入教学、科研领域里工作,而这些经验对他们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其价值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事物的真实情况,解释了事物自己的发展规律和运动法则,指引着人类对未知领域与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目的是深度的认识它的价值;其次,使用现代人类所知道的理论知识探索社会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实用价值。例如,人类对核裂变与核聚变过程的研究,发明了原子弹与氢弹。通过对自然科学各个相关学科的探索研究所形成的相关学术论文中,常常能找到原创性价值。这样的文章就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如果其中的一部学术成果能被量化或物化,它的应用价值将会更加突出。
题名代表着论文的眼睛,通常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对论文的中心进行表达,体现了课题的范围以及深度,并且用到所使用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模型,能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表达。经过责任编辑对题名的研究就能知道论文是否有新的选题;论文是不是重点课题或阶段性成果以及重要项目的结题;作者所阐述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观点,在文中是否具有让人信服的科学理论依据;等等。
通过论文中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自然情况。如《中国科学》杂志就要求作者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如联系人的E-mall、单位、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这些信息也可以当做一个参照物对学术论文的价值进行判断。一般而言,《中国科学》杂志上已经发表了的文章很多时候是担负着国家重要研究项目的,其论文来源主要是高校研究人员与科研院所,以及地方科研人员。所以,根据作者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对稿件的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通常而言,作者单位在某些专业内具有领先的研究成果,才会有高水平的论文出现;某一学科的著名作者,他所撰写的论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科研成果上水平都会很高。
摘要是对论文汇总重点内容的浓缩和概括。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文献中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详细记载着文献中的研究体系、核心结论、主要方法、同时还有重要的发现等。根据此方面情况,我们对论文本身的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论文核心结论是不是成立、研究体系是不是可靠,主要使用方法是不是得当,所说的重大发现是不是存在。
关键词起到的作用是表述整个文章主旨内容的单词或是术语。以此可以判断论文中所阐述的研究内容包含那些学科,也可以知道此研究曾经获得的成果所属类别的名称,同时通过以上结论,还能获知论文所研究的具体领域,或是在论文中所出现的作者认为特别重要的词汇,并且还能够知道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文献时所用的其他关键词。因此,通过这些方面也能够判断论文具有的价值。
正文是学术论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研究目的、论点、实验过程、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果等所组成的。正文里有很详细的内容、完整的论述,可以与摘要、关键词、标题等相结合来判断,相互印证,避免出现失误。同时,也能根据正文中的内容来判断其论文的价值属性。可是因正文有很复杂的内容、极强的专业性、具有多个学科在其中、领域不同而且研究的类型也不相同,很难进行价值判断,因此,首先对论文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判断。如果用编辑的角度初审论文内容,很多时候是从写作要求、体例、规范等方面进行考虑。
正文中的“结论”通常是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做基础然后通过十分严密的逻辑推理出具有指导性、经验性、创造性结果的描述,同时它所阐述的结论的客观性、条理性就能够凸显它的研究成果或论文真正的价值。所以,结论中的部分是编辑初审时一个主要的关注对象。审查结论内容具体解决了那些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内容是否有实际意义,反映了哪些有指导意义的新的见解或是发现了那些新规律性的东西,等等。
既是科研工作的写作基础,同时也是执笔起点。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它一定会有参考文献的部分,认真对参考文献展开著录也是作者科研水平以及科研道德的体现,著明所使用到的数据、理论、观点、方法的相关来源,让该论文有更充分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体现了学科的继承性,显示了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首先,参考文献中的科研成果是已经产生了的,这样的成果在其它的学术论文里进行阐述,能够起到很好作用。其次,还没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的成果是不会出现在参考文献里的。所以,根据学术论文中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文稿进行评审是编辑进行初审时的十分重要的辅助方法,可以给审稿专家、读者、编辑提供对论文价值水平鉴定的相关信息。
如果你所面对的论文是关于学术性方面的,它所引用的文献是这个领域中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文献;并且是最新的参考文献,则显示了作者十分了解当下最新的学术动态,凸显了此选题将有很好的前瞻性以及创新性。如果将最新的相关文献中的有关内容看成是论题的话,进行新论证,提出全新的发现以及全新的见解,则显示了这个项目不仅有新的起点,同时还有研究的深度。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对相关资料的统计显示,每个学科中所引用参考文献的时间分布以最近这两年居多,一方面说明影响因子指标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参考文献的时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学术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其本质就是创新。问题是,编辑怎样来判断论文中提出的观点、理论是不是首创的。
笔者以为,判断论文的内容是否属于首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审查论文的“引言”部分。“引言”作为学术论文里的起点部分,它所要阐明的是,进行此项研究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以及和这个课题有关作者的科研成果,这个研究主要对哪些知识空白进行填补,其理论依据是什么,预期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里的关键在于,必须说明前人的成果和本研究工作的关系,是否要填补已有知识的某些空白。
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是知识持续进行积累的历史。任何一项科研工作都离不开前人的理论而独立展开工作,每一个科研成果都一定是以前人的工作成果做起点。特别是近十几年,各个学科都日趋完善,学科间不仅是相互交叉同时还相互渗透。这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无论哪一项科研工作,如果不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就会走很多的弯路。牛顿曾经给胡克写过一封信,其中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之所以可以比笛卡尔目光更远些,是因为我站立于巨人的肩上。”这是对科学发展规律最通俗而深刻的解释。因此,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理应明确、清楚地说明与本研究工作有关的前人的研究成果,指明本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目前,学术论文中引言部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恰恰就在于不说清楚前人工作的成果,和自己所要填补的知识空白。笔者认为,那些没做一些实际工作,没有创见,拼凑起来的东西,其引言中的内容通常是呈现出一种模糊形态,让人很难分辨出哪些属于作者做的工作,哪些属于他人做的工作。对这样的论文,其首创性当然要受到怀疑。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较常见的,先不说前人做了哪些工作,而只讲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声明自己研究的成果已达到较高水平,这反映出作者并不十分了解这个研究领域的所有情况,因而有可能属于重复性研究,对这样的文章,应当认真审阅一下其引用的文献部分,看它所列出的参考文献是不是从教材中摘抄的,是不是最近几年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假如是前者的话,说明作者还没有步入学科中的前沿,假如是属于早已发表过的论文,也显示作者的选题早已时过境迁,也缺乏原创性。
学术论文的理论性主要表现的是把一个客观现象可以用完整系统来进行描述。在这方面,周培源教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第一,看它是否能说明以往的理论或已经说明过的现象;第二,看它是否可以解释以往的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第三,看它是否可以预言还没有注意到或未来可能要发生的新情况。这三方面的问题,对学术论文的理论价值的衡量是有深远意义的。
学术论文中的“结论”和“引言”,拥有内在的逻辑上的联系.“引言”如果是因,“结论”就是果。判断论文是否有理论价值,一定要把它的“引言”和“结论”进行联系。“结论”一定要阐述好这个研究成果是不是能填补“引言”中所描述的知识空白。假如研究的结果可以达到“引言”预期的效果,那么“结论”中的内容一定可以体现出一种新的理论的诞生、不仅在理论上产生了突破性同时也可能预测未来的发展。学术论文的价值不但继承了旧有理论而且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新的发明和创造。假如论文中所阐述的是不成熟的理论观点,那么它的“结论”中的内容会是十分模糊的,不仅不能说明现有定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无法预测。因此,其理论价值也是值得怀疑的。
学术论文中的价值不可以进行量化,但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说明其价值、第三方的结论或评价体系有很强的说服力。期刊编辑对所投来的论文的初审,只是从论文的字面上判断其来稿的完整性,而专业审稿人注重的是所要发表的论文理论价值所在。专业人员十分清楚学术论文的实际价值。这其中要真正回归的是它的实际价值、真实的研究过程、详实的实验数据与出处,而不是那些已经修改了的虚假数据。只要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术回归到科学的本位上来,人类对于科学的研究才可以步入健康的轨道,撰写出的学术论文才能有真正的价值。所以说如果想把学术论文的价值判断做好的话就必须把握住理论性和首创性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任火.科学论文价值的判断准则[J].编辑学刊,1996(05):54-55+60.
[2]何苏,黄园军.科技论文价值判断的信息量准则[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2):62-64.
[3]李艳军.油菜种子价值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4]曹永康.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控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5]夏轶群.企业技术专利商业化经营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G213
A
孙铁石(1959-),男,馆员,研究方向为期刊编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