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制下”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构建
——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2017-03-23 05:20
大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通识书院

张 媛

职业指导是指对正在学习期间的青少年,根据其个性特点和能力,进行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品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和训练,使其就业后有更大的职业适合性。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目标指导、职业方向指导、职业能力指导、职业形象指导、职业理想指导等等。[1]大学生职业指导特指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教育实施的一项实践活动,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知识、能力的过程,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实现大学生与职业的合理结合,使其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既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2]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求职门槛越来越高,用人单位除了对求职者专业素养考察外,也要求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和广泛的通识教育背景。而大学生作为新兴求职个体,自身社会经验不足、综合能力欠缺、知识范围狭窄、求职心理不健全,更加凸显了创建新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的重要性。

当前大多数高校实行学院制下的职业指导模式,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关注较多,综合能力关注较少;对学生的共性关注较多,学生个性关注较少;对学生的职业指导的针对性较强,但是范围较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引入专业教育的职业指导,将两种教育方式联结起来,构建新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南京审计大学以书院和学院共同育人的模式,努力探索一条大学生职业指导良性发展的道路。

一、当前传统学院制职业指导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从职业指导推动机构上看,可分为学校层面职业机构指导和学院层面的职业指导结合进行;从职业指导形式上看,多为针对高年级同学开展的课程讲座或内容专题,网络形式的职业调查问卷,以及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个别指导和服务;从职业指导内容上看,结合不同年级和专业,开展专门化的辅导和服务,针对性明显,但范围较窄;从职业指导效果上看,很多同学对职业指导的意义并不明确,实际效果也不甚明显。

根据以上的职业指导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学院制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职业指导认识存在误区

高校在对职业指导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对职业指导认识范围狭窄。很多高校将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混为一谈,只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提供一些就业方面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长期培养;2.对职业指导认识深度不够。高校更多着眼于学生的就业率、升学率、出国率等数字考察,缺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和心理层面的辅导;3.对职业指导重视度不够。高校的职业指导更多地依托学校层面的管理机构,学院层面甚至都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或部门设置,仅依靠小部分非专业人员来进行职业指导。

(二)职业指导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脱节

许多高校在教授职业指导课程时没有结合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造成了学生就业面狭窄,只有“专”而没有“博”。这样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选择面不宽,专业限制会受限于用人单位给予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符,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比较困难。

(三)职业指导课程等同于技能训练

许多高校在进行职业指导时专注于职业技能的训练,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心智的发展。职业技能的训练虽然能让学生在接触具体工作时“立即上手”,无需单位花费资金为他们提供培训,但是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岗位更换频繁,相关能力的具备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正是目前学院制职业指导课程所欠缺的地方。

二、学院制下职业指导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我国传统学院制下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高等教育职能认知偏差、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樊篱以及科技发展对人类能力的重新界定。

(一)高等教育职能认知偏差

教学是高等教育的第一大职能而且是首要的职能,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是之后衍生而出的功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博洛尼亚大学之所以诞生,正是由学生聚集起来组建而成。大学正是因为有学生的存在而存在。然而当今重科研轻教学已成为悄然的一种风气,科学研究成果成为评定教师的首要标准。加之由于教育“输出”也就是大学生教育质量难以界定,无法在教学上给予教师充分且合理的评价,教师也更多愿意公开发表论文的科研成果建立自己的声望而非教学育人。[3]大环境下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也同样成为被忽视的对象。

(二)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樊篱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采取前苏联以专业为单位的学院制模式,这种模式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对通识教育关注甚少。[4]职业指导课程在学院建制下开展,自然侧重职业指导课程的专业性,而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却涉及很少。

(三)科技迅速发展对人类能力的重新界定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就业形势正在发生转变,人类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学习的速度,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职业指导课程也应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打破专业的限制,多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三、书院制下大学生职业指导开展优势

书院制是目前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赋予了职业课程新的含义,旨在更多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培养,重视学生的职业心理建设。结合学院制职业指导专业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书院制在借鉴了西方住宿制学院的基础上,以学生社区为阵地,打破了专业和年级的限制,提倡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住,使书院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天然的教育场所。约翰·亨利·纽曼曾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提到,青年们之间通过共同地生活、学习,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就会带来“活生生的教育”,久而久之,或者会形成一个所谓的“人才聚集地”。[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要用生活来教育。[6]书院制通过让不同学院、专业、年级、家庭背景的学生的交互融合,使生活教育自然遍布其中。职业指导教育在学生个体的交往当中慢慢渗透,无论是日常对话、聊天还是宿舍当中的日常,都是进行职业指导教育的生活载体。

书院还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研讨会、国际交流以及社区服务等都由书院举办或承办。大学生们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类活动,会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自己的职业选择也会从这些经历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活动通常会促进不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通过组织或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各类的通识性学术讲座又会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则会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水平,增加社会经验。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会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促使学生包容和理解其他文化。这些都是在今后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能力。

书院还专门开设了各类职业指导课程,涉及到就业形势、简历制作、面试辅导等多方面内容。[7]还会根据每位同学的职业选择方向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决策。同时还为高年级同学收集和提供大量关于不同岗位的就业信息,供学生选择。针对一些需要职业心理建设和辅导的学生,还会配备具有心理资格证书的辅导员或专业心理老师帮助他们更好地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以应对复杂的就业态势。

四、“双院制”下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书院制会为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注入一些新鲜血液,弥补了学院制下职业指导课程的不足。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需求,为长久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必须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体系,将书院制的通识教育职业指导和学院制的专业教育职业指导结合起来,激发两者的活力,发挥各自的潜能,培养更多的全面人才。

(一)以学院为载体,开发设计专业职业指导教育课程

学院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专业方面的职业指导课程,这正是书院职业指导课程的劣势所在。学院应拓宽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向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职业指导课程。例如,内容方面就职业本身介绍某一专业对应的职业发展历史,当今社会中的地位,职业发展前景。就从业人员可以介绍面临的困境和出路,工作当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及相关职业可能的转型或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形式方面引入研究性的职业指导课题或专题讨论,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深入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职业性质,客观上促进能力提升(图4-1)。

图4-1 学院制专业职业指导示意图

(二)以书院为阵地,结合导师制改进通识类职业指导课程

书院以学生宿舍为基础单位、社区为学习生活场所,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职业指导课程。书院虽然与专业教育关系不大,但是书院却是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教育,生活教育和通识教育春风化雨似贯穿其中。书院内部还配备了各类导师,有发布就业信息、整合就业资源的常任导师,也有负责就业指导和培训的职业指导教师,还有进驻书院的专业职业指导教师。导师成为连接学院和书院、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纽带。职业指导也正是得益于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使得其内涵得到了丰富,外延也获得了拓展。学生也自然可通过各种形式的熏陶和锻炼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找准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图4-2)。

图4-2 书院制职业指导教育示意图

(三)双院协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指导教育体系

书院具有通识职业指导教育优势,学院具有专业职业指导教育优势,一个看似务虚却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一个看似务实却对学生能力培养有限。据调查显示,南京审计大学的毕业生在专业领域出类拔萃,但是却缺乏职业发展后劲。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专业性在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基于这一初衷,2014年3月学校决定推行书院制改革,旨在加大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学生长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同时也是为适应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做出的一个应对和调整。未来的毕业生一生可能会从事多种类型的工作,专业要求会越来越少,而对能力要求则会越来越多。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心智技能的发展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

书院和学院目前都在前进中探索一条结合发展的道路,在职业指导课程领域也在积极尝试、创新,目前形成了学院的职业指导教育和书院的通识职业指导教育协同并进的模式。但两者之间的连接还不够紧密,职业指导教育形式也不够多样,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也比较有限。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必须构建更加科学的职业指导教育体系。

学院层面建议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从多种视角出发将多种元素融入,例如政治、经济、社会和道德对职业发展的促进和限制,从业人员将来可能面临的职业困境和职业转换等。同时建议多开设以专题讨论形式的职业课题探讨,创造能力提升的条件和环境;书院层面则建议利用专业导师的入驻适当提高职业教育的专业程度,同时结合书院本身通识职业教育课程和各类活动的优势,在关注专业的基础上多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图4-3)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造就兼具专业和博学人才的关键所在。

图4-3 双院协同构建职业指导教育体系示意图

注释:

[1][2]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2001第1版:557.

[5](美)博克,著,侯定凯,等,译.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9-186.

[4](英)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节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5.

[5]吴刚.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9-10.

[3]刘海燕.双院协同育人:现代大学书院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江苏高教,2017,(3):35-38.

[7]唐善梅.“双院制多元立交式”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构建-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大学(研究版),2016,(7/8):60-66.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通识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白鹿洞书院记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