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辉 刘 真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和创新人才的竞争。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重大科学发明创造的源泉和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既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又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许多国家纷纷启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如德国的“精英大学”计划,日本的“21世纪COE计划”,韩国的“BK21工程”,中国的“211工程” “985工程”等。[1]
世界大学排名即在此背景下兴起,运用各种可对比数据对大学办学水平进行衡量和评判的指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的世界大学排名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等。本文即以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大学在排名榜中的整体及具体指标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我国大学排名变化的相关因素。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研究完成的。该研究中心自2003年首次发布世界大学500强,此后每年公布一次。上海交通大学把世界大学500强中,排名在1—20位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顶尖大学,把排名在21—100位的大学定义为世界一流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选择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简称Alumni)、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简称Award)、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简称HiCi)、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简称N&S)、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简称PUB)、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简称PCP)等六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
表1-1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指标与权重
由于各项指标来源数据全部选择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自2003年公布第一个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此排名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大学的关注,而且也引发了其他机构去从事全球性的大学排名活动[2],成为评判世界大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
从2003年到2017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排行榜中,中国大学进入前500名的数量有明显的变化。2003年中国仅有9所大学进入前500名,而且均排名在200名之后。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进入前200名,除2008、2009两年外,均有大学进入前200名,而且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每年入榜的大学数量也呈现出总体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6年,清华与北大两校首次进入前100名;至2017年共有45所大学进入前500名。自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公布以来,入榜的中国大学增加了36所,是2003年上榜数的5倍,数量的增加非常显著。
表2-1 2003—2016 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大学排名分布情况[3]
续表
C9高校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点高校,其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值得人关注。C9高校即九校联盟(C9),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于2009年成立的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
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从2003年到2016年,C9高校的入榜数量和排名位次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从入榜数量来看,2003至2007年均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7所高校上榜;2008、2009年增加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10年至今,西安交通大学也进入了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500强。至此,C9高校全部进入榜单。
从排名变化来看,对比2003年和2016年的排名,这九所高校的名次均有大幅提高。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排名提升幅度最大,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在401—450的区间,2015年排名位次已经提升到101—150区间,名次提高约300名。此外,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入榜以来的名次提升约250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从2003年到2017年名次提升约200名左右,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名次分别提升约150名和100名。
表2-2 中国C9高校2003—2016年排名情况
续表
现以排名上升幅度较为明显的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分析其2003—2017年每年的名次及具体指标分数变化。
从2003年到2017年,浙江大学的名次从301—400的排名区间上升到101—150的排名区间,名次提升了250名左右。在具体的指标分数方面,Alumni(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和Award(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的分数从2003—2017年均为0;HiCi(高被引科学家总数)在2014由0变化为7.1,2015年的分数与2014年相同,2016年急增至20.5,2017年继续升至26.7;N&S(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量)的分数由2变化为15.2,数值增长了13.2;PUB(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的分数2003—2017年由43.2变化至70.8,数值增长了27.6;PCP(师均学术表现)得分数由5增长至21.8,增加了16.8。
表2-3 2003—2015年浙江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表现
续表
上海交通大学的名次从401—450的排名区间上升到101—150的排名区间,名次提升了300名左右。Alumni和Award的分数从2003—2017年同样均为0;HiCi在2011由0增加至7.2,之后2017年增加至18.9;N&S的分数由2变化为11.3,数值增长了9.7;PUB的分数由33.3变化至74.4,数值增长了41.1;PCP得分数由7.7增长至26.4,增加了18.7。
表2-4 2003—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表现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数增长最多的指标均为PUB。此外,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N&S和PUB两项指标分数的增加值占各项指标总增加值的60%以上。其他入榜中国大学的分数增加也基本集中在这两个指标上,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名次变化受科研成果即发表论文的数量的影响很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表现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从2003年首次公布排名至今,中国大学入榜数量显著增加、排名位次逐年提升;而且,引起排名变化主要受论文发表数量相关的指标影响。影响排名提升的因素有很多,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学术奖励制度、高校人才引进及晋升政策等。
国家重视高等教育的作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211工程”和“985工程”自启动以来使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211工程”在“九五”和“十五”两期总建设资金完成数368.26亿元、其中中央专项 78.42亿,[6]三期建设中央财政将投入计划金额增加至100亿元。截至2011年,共有112所高校进入“211工程”,39所高校进入“985工程”。2003—2011年所有入榜大学均为“211工程” “985工程”大学;在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入榜的45所大学有44所为“211工程”大学,32所为“985工程”大学,所占比例分别为97.78%和71.11%。
国家、地方及高校出台相关的学术奖励政策,并且对成果和奖励金额的标准不断修订以引导和激励更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产出。以Z大学为例,从2008至2015年,Z大学对其《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行了三次修订,其中一些类别的奖励额度变化如表3-1所示。在这三次修订中各项奖励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尤其是在成果、论文的现金奖励方面数额不断增加。而且可以看出学校在不同类别奖项的奖励中,学校对发表科技论文的奖励幅度较大,发表一篇《Science》《Nature》《Cell》等达到奖励标准的论文所奖励金额比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更大,这无疑对科技论文发表起到了鼓励作用。已有研究分析了绩效奖励对高校论文产出的影响,认为区分SCI论文的质量等级,给予高质量等级的SCI论文更高的奖励,确实有助于提高高质量等级的SCI论文的产出,从而显著提高一所大学所发表的SCI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6]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科学进步奖评选要求申报项目有一定的工作周期与一定规模的团队构成,并且其成果需要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果,具有较大难度与较多不可控因素;相对而言论文发表投入成本较低,成果产出速度较快,这使得论文高产在现行绩效奖励机制下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
表3-1 Z大学2008、2010、2015年部分类别奖励情况
续表
除此之外,高校教师人才引进和晋升制度对中国大学排名的提升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作为高校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和高校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中国许多高校为增强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结合国家的“百千万人才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纷纷制定和出台本校的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表3-2 部分C9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教师人才引进及评聘与其学术评价直接相关,包括发表论文总体数量、高影响因子和高被引频次期刊的论文篇数标准以及所负责科研项目获奖水平等。学校对人才引进和教师专业职称晋升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以Z大学某工科专业为例,对比2009年和2015年正高级职称评聘条件,如表3-3所示,其中论文发表、科研项目等学术评价均发生了变化。如在论文发表方面,不仅收录期刊标准提高,而且在此基础上发表数量由5篇增至6篇,2015年还增加了对论文影响因子标准的规定。相对而言,对其他项目的要求就不如论文要求刚性。总体而言,由于将论文数量作为教师科研能力评价的硬性指标,人才引进及评聘晋升主要据此展开。这对形成以论文发表为导向的高校科研环境,强化高校教师论文发表的积极性,进而提升高校科研论文数量产生了强大的推进作用。
表3-3 Z大学某工科专业2009年、2015年正高级职称评聘部分条件
为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高校从21世纪初起对内进行教师制度改革,按照较高的学术研究标准对高校教师队伍进行优化改革,实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如浙江大学2010年实行了教师岗位分类改革,设置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团队科研/教学岗等教师岗位,按教师个人的特长与能力进行分类别的岗位调整。改革当年浙江大学即有638名教师转出教学科研岗位。南京大学2008年发布《南京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暂行办法》,首次进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当年转岗教师94人。
表3-4 2003—2013年C9高校调离教师岗位数
从数据分析看,大学转岗教师数量与其排名变化呈正相关性。如下表所示,自然减员即教师离退休等自然因素减员;调离教师岗位数主要是受学校教师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而减少的教师数;其他减少教师数可能有很多种情况,如教师辞职,由于现阶段各高校对教师职称晋升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行“非升即走”的政策,可以推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因为过大的学术、教学压力而选择辞职。C9高校中2003—2013年非自然减员数(即调离教师岗位数和其他减少教师数)较多的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也正是排名上升幅度在200位以上的几所学校,而非自然减员数最少的南京大学也是排名上升幅度最小的学校。
表3-5 2003—2013年C9高校减少教师数
通过教师队伍结构调整,专职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提升,尤其是拥有博士学位专职教师的比例不断上升。如表3-6所示,2003年C9高校专职教师博士比例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外均不足40%,平均博士教师比例为34%;而2013年9所高校博士教师比例均有了大幅提高,有8所高校比例在70%以上,十年间平均增长约42%。专职教师博士比例的增加意味着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科研学术能力的提高。
表3-6 2003—2013年C9高校专职教师博士比例
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整体数量的增加和位次提升有目共睹,这也体现了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所取得的成就。科研成果产出指数是中国大学排名进步的主要因素,甚至与在排名前十位的世界顶尖大学相比,C9院校的“PUB”指标分数也毫不逊色。但在代表教育质量和教师质量的核心指标,即重要奖项和高被引科学家数方面,中国高校近10年整体变化不大,这些指标与世界顶尖大学还有较大的差距。从现有数据分析看,我国大学当前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的进步、主要是依靠高校的人事政策、绩效考核政策等外力因素刺激,增加学术论文数量而实现的。
与此相比,近10年来,近邻的日本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的表现每况愈下。2003至2017年日本大学入榜数量从36所减少为17所,排名位次也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日本大学排名下降与其科研论文指标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总体的论文数量有所增长,但相比中国大学,日本大学在科研论文数增长率方面明显滞后。但另一方面,日本大学的科教创新势头不仅未见衰竭,反而呈现“井喷”趋势。从2001年至2016年底,日本已有16位科学家(包括两名美国籍日裔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除此之外,日本在纳米技术、宇宙物理、生物技术等领域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标志性成果。这些成就当然与日本政府的科教政策,如“21世纪COE计划”的实施,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知识产权创造立国等政策的明确有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日本大学拥有整体宽松的研究氛围和深厚的研究积累。
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从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的变化看,绩效管理、师资改革等外力推动,对提升大学办学水平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外力的推动有一定的局限,目前的结果显示其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论文数量的增加。当前中国排名位于前列的顶尖高校,在论文数量上与世界一流大学已差距不大,未来可提升空间有限。从长远来看,中国高校发展需要从数量化发展转向内涵式建设,在国际学术发展前沿及社会经济发展关键领域产生重大的标志性成果。而实现这些则需要高校有较为宽松的科研创新环境和教师较高的科研自觉。只有这样中国大学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产生真正的世界影响力,形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注释:
[1]刘念才,程莹,JanSdlak主编.大学排名国际文化与多元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Gualberto Buela-Casal, Olga Gutiérrez-Martínez, María Paz Bermúdez-Sánchez, Oscar Vadillo-Muñoz.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Rankings of Universities[J].Scientometrics, 2007,71(3):349-365.
[3]2003—201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统计[EB/OL].http://www.shanghairanking.cn/ARWU-Statistics-2003—2017.html.
[4]“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211工程”发展报告(1995—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李志文,钟瑞军.奖金激励与学术成果——来自浙江大学SCI论文奖励效果的证据[J].管理工程学报,2013,02: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