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驻马店 463000
脑卒中急性期护理观察
李 敏
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01—2016-01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药物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受药物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可得到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卒中;药物治疗;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主要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以及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软化和坏死,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脑卒中属于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永久性脑功能障碍体征和症状[1]。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患者出现偏瘫的情况最多。脑卒中不仅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痛苦,也会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处于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除给予必要的治疗措施外,也需及早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部分功能[2]。本研究以我院治疗的7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01—2016-01我院治疗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70例,所有患者经颅脑CT及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7~75岁,平均63.3岁;脑出血16例,脑梗死19例。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6~76岁,平均64.3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2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防止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溶栓药物等。抗凝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凝固,每天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其使用时应防范出血情况。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心脏病患者应慎用,避免发生心力衰竭。血小板凝聚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有效阻断血小板的凝聚,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其更多被当作预防药物应用。溶栓药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栓子的作用,使用时应防范出血情况。
脑卒中患者会发生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选择治疗药物需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对于伴糖尿病、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1.2.2 护理: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所有患者加强用药管理,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用药前需接受药敏测试,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对于呼吸困难者应给予低流量供氧措施,对供氧设备加强护理。呼吸道需保持清洁,及时清除呼吸道中的内分泌物,确保呼吸顺畅[3]。留置尿管者需确保导尿管通畅,导尿管需及时冲洗和更换。吞咽困难者需给予流食或鼻饲。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由于受疾病的影响,心理生理上均会发生显著变化,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躁、抑郁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治疗和疾病的恢复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认真观察,通过和患者深入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和患者间应建立起相互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情况,使患者对脑卒中有正确的认识,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护理人员需说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让其树立起对治疗的积极信心[4]。护理人员可通过话语、行动等感染患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2)作业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于偏瘫患者给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指导进行正确翻身、健侧坐起、患侧坐起、穿脱衣服、洗脸、吃饭、梳头等,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5]。(3)体位护理: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做好体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需每2 h为患者转换体位,避免身体一侧压迫时间过长出现压疮。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期为患者更换体位,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避免皮肤压伤[6]。(4)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理疗和运动治疗。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可适当活动肢体,充分运用牵伸软组织技术、关节活动技术等,避免肢体僵硬,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理疗主要以电疗为主。(5)针灸按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给予针灸按摩有助于身体血液循环,肢体可得到有效活动,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入院时和入院4周后运动功能评分,评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恢复越好。比较2组入院前和入院后4周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进餐、行走、穿衣、大小便、如厕等,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入院时和入院4周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
2.1 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 (±s,分)
注:与入院4周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入院4周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入院4周后对照组比较,*P<0.05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脑卒中患者需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一旦有发病症兆或发病需及时治疗。脑卒中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慢性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易导致胆固醇沉积,诱发脑卒中的发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等也是脑卒中发生的诱发因素。
为使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需及早给予康复护理措施。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日常生活能力也可得到有效提高。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有效促进潜伏通络及休眠突触的活化,脑血流状况可得到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的致残程度可有效降低。早期康复护理也有助于降低废用综合征的发生,肌肉萎缩、压疮、关节疼痛及关节挛缩等情况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需给予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作业护理、物理护理、针灸按摩护理等。这些护理措施在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体位护理可使保留残存的肢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有效改善预后。作业护理可协助患者参与、应用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活动,恢复部分肢体功能障碍[7]。通过理疗可使患者组织细胞和体液内离子和微量元素含量得到有效改变,调节物质代谢,增强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提高血管、皮肤以及其他组织的通透性[8]。
综上所述,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1] 张平.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中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4,27(1):227.
[2] 于本芬.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中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10-211.
[3] 侯巧红.心理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急性期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3):124-125.
[4] 杨志琳.体位护理在脑卒中病人急性期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 420-1 422.
[5] 陆玲玲.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510-510.
[6] 邹素华,吴小青,郑秋霞,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防治脑卒中急性期并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1 081-1 082.
[7] 杨晓梅,王华,万莉娜,等.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的影响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6):56-59.
[8] 徐华,施海红,宋娟.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医康复循证护理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0):3 612-3 614.
(收稿2016-11-05)
R473.74
B
1673-5110(2017)07-0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