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作情感培养浅谈

2017-03-23 16:18刘双凤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策略

刘双凤

摘 要:纵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情感丰富的诗歌,发人深省的故事,以及辞藻华丽的散文……一篇篇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散发着一种盎然的“生机”。感叹作者构思巧妙的同时,被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所折服。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爱写作、会写作、善于写作,这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

关键词:初中作文;写作情感;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巧设教学情境,对课文意境进行再造,构建一个情感丰富的作文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构建情感氛围,激活学生的写作意识

教材中不乏一些情感丰富的散文,透过文字的表面,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看到一位站在语文高峰的巨人,伟岸的身躯、对现实的呐喊,震撼了读者的内心,引起双方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巧妙剖析课文中的情感精华,并将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进行意境再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初中语文应当以“滴水石穿”的耐心,循序渐进,首先最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写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春》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的地理优势,将学习的课堂转到田野中,进行实物教学,让学生在春天的氛围中,去思考、去感悟。学生兴致高昂,随意的东瞅瞅、西看看。有的甚至拿着笔记本随手记录下来,用画笔描绘下来,学生热情异常。

回到教室,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诱导过程:

教师:同学们!春风袭来,万物争春,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散发着生机与朝气。大家在田野中,收集到什么信息?说一说大家对春天的最大感受吧?(学生热情高涨,开始抢答)

学生:春天的梨花如白衣仙子一般,带着一种朴素、典雅的美,置身在梨花的芬芳中,简直妙不可言。

教师:很唯美的意境啊!其他学生还有别的感受吗?(学生兴致不减)

学生齐声回答道:好!

……

反思与总结:

初中生稚气未脱,他们天性烂漫,喜欢艳丽的色彩。语文教师应当巧妙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将课堂转到田野之中,发挥了农村的地理资源优势。开展实物教学,让春天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在春天的气息之中,视觉、嗅觉、听觉三方面给了学生更多的灵感,实物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写作意识。

二、思绪飞扬,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西班牙画家哥雅曾经说过:“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初中生思维敏捷,善于想象。将一些有趣的事物,利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再造”,自得其乐。语文教师应当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自身语言艺术的提升,启发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的语文天地,让学生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自由驰骋。

例如,在教学李商隐《夜雨寄北》这首古诗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利用一张中国风主题图片进行新课导入,配上一首悠扬的音乐进行气氛烘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中,语文教师顺势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秋天的萧瑟与凄凉是我们对其的最大感触,每当秋风袭来,田野中只听到树枝吱吱作响,低沉而生硬。同学们!李商隐做客他乡,收到千里之外妻子的来信,李商隐思绪万千,面对着窗外的绵绵细雨,他又会想些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思)

学生1:独在异乡,乡情不变,但是乡愁犹在。我仿佛来到了李商隐的身旁。李商隐远眺深思,一声声叹息随窗外冰凉的秋雨而逝,彻夜点灯不眠。

教师:嗯,很真实的画面。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课堂气氛活跃异常)

学生2:冰冷刺骨的秋雨,唯有家人的来信能给自己冰冷的世界一丝温暖,李商隐单薄的身躯之中有一颗对家乡炙热的心,将自己的期盼与祝福遥寄亲人,忍不住眼泪成线。

教师:冰冷的夜雨掩盖不住一颗炙热的心!其他学生还有补充的吗?(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反思与总结:

语文教师应当巧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语文天地,为学生搭建一架通往诗人精神世界的桥梁,与其完成时空对接。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将溢出的灵感跃然笔下。

三、情景剧演繹,感悟升华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作者将深刻的人文底蕴蕴藏在字的表象之下,进入作者的世界,仿佛置身在一个舞台中央,静静地观看作者演绎,体味不一样的感动。初中生天性活泼,思维敏捷,喜欢表演。语文教师可以巧妙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可以把课堂变成“剧场”。组织学生将课文进行改编,变成情景故事,给学生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分配角色,组织对话。

例如,在教学完《皇帝的新装》故事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时间,将课堂变成“剧场”,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感悟在表演中得到升华。

教师:同学们!现在进行小组合作表演,每个小组自由分配角色,自己组织对话,给大家一段时间准备,待会请小组上台进行表演。(进行分组,学生开始准备)

给学生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时间去仔细思考,揣摩童话故事中人物当时的心理、该有的语言,以及表情。(学生积极准备,课堂充满了艺术魅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一场演绎开始了……

反思与总结:

教师将课堂变成“剧场”,引导学生深入研读童话故事,对人物的性格进行深度剖析,学生利用精湛的演技,将人物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课堂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学生的赞扬与褒奖。学生在角色中体会到作者鬼斧神工的文笔功力,学生现在是一位倾听者,听到了文学巨匠内心那狂热的呐喊声,学生的感悟得到升华,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大有裨益。

总之,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自身语言艺术的提升,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巧设问题情境,以情引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给学生一片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让学生的思绪自由飞扬,给学生一次情感宣泄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沈海波.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5).

[2]王云娟.初中作文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J].基础教育论坛,2014(1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