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学
摘 要:直觉思维引导寻找解题思路的方法,同时激发想象能力。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直觉思维。正因为直觉思维有了这样的特点,才让它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变得必不可少。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联想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解决难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应了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直觉思维;初中数学;特点
一、数学直觉思维的特点
(一)数学直觉思维具有敏捷性
人们的直觉思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因为它不需要事先对事物进行详细了解、深入地分析,仅仅是人们凭借自己的视觉印象、知识经验对数学问题做出的选择判断。人们常说的“灵感”或者“第六感”指的就是这种思维。当然,直觉思维来得快,去得也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捕捉到这种直觉思维能为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逻辑推理提供很好的前提准备。
(二)数学直觉思维具有不连贯性
进行直觉思维需要发挥我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去把握事物的内在形成规律,而我们的观察和想象也随时随地处于变换之中,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数学直觉思维具有不连贯性的特征,它的思维曲线呈现的是一种跳跃式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明明知道数学答案,可就是想不起它的形成原因和依据。
(三)数学直觉思维的无逻辑性
数学直觉思维来源于人们对数学信息的大胆臆想和推测,而不是通过深入内部研究其构成关系、形成规律来得出答案的,它可以是即兴地、随意地,不必刻意遵守某一公式定律,这就体现了数学这种直觉思维的无逻辑性特点。据研究调查证明,那些在数学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科学家们,他们不但有着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且他们通常对数字都很敏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各种各样的数字中提取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数学直觉思维判断的先知性
数学的直觉思维使我们在还未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推理之前就做出了判断或得出了答案,这说明了数学直觉思维有先知性,有了这种超前判断或结论,为我们下一步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提供方向。
二、影响初中生发挥直觉思维的因素
(一)已有的知识经验
前面已有介绍,直觉思维有很大一部分依据已有的知识构成,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学生往往会根据在大脑储存的知识内容对陌生的数学信息进行类比推断,由此可见,即使在面对相同数学信息的情况下,学生的旧知识体系构成不同,会导致他们新知识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不同,他们的直觉思维会做出不同的联想判断。
(二)观察和推类能力
学生对数字的观察能力和推类能力影响着他们直觉思维对事物的判断。比如,如果一个学生的观察能力越强,他就越能通过自己的视觉观察到通过数字信息传达出来的条件、目标,把新的数学信息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初步分析,透过现象找到本质,从而找到解答难题的思路。
(三)联想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都是先抛给学生已知条件,然后根据各种公式、定律一步一步分析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主动地去联想,因为公式定律都是现成的,不需要质疑,这种按部就班的学习思路不利于学生利用直觉思维去分析问题,导致他们缺乏探索和创新能力。
(四)数学问题的解答和解决
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指当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时候,需要他们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和途径,这涉及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学生必须要学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性运用,通过对数学定律、数学公式的变形,找到新旧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推导出新的数学定律,再把这种新的数学定律应用到对新问题的解决中。因此,数学问题的解决具有目的性、模型化、目的性等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思考模式、學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直觉思维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
(一)直觉思维引导寻找我们解题思路的方法
相同的数学问题会有不同的求知方法,通过直觉思维的判断选择,让我们从问题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从而明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题方法最合适。
(二)直觉思维激发我们的想象能力
在我们面临新的数学难题,但不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寻找到解答方案的时候,在直觉思维的帮助下,在我们的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形象的图像,这样一来,让我们对数学问题有一个初步的形象判断,为深入逻辑思路的分析提供充分的准备。
四、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一)提高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
老师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利用数学模型、图像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形象理解,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模型、图像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这种把数学知识从抽象到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直观、具体地了解数学现象。
(二)鼓励学生进行猜想
适当的猜想是进行解题思路的第一步,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想象,扩展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欣赏到数学中的“美”
科学家对数学基本规律的创造来自于对数学图像、结构的审美,可见,对数学的审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领悟能力,也是直觉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用美学的角度去看待数学现象,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对称的几何图像,呈现递进规律的数学公式,让学生欣赏到数学中的美。
(四)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活跃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很难从简单、粗糙的教学模型中理解数学抽象、复杂的含义。因此,可以利用电脑软件以及其他的现代高科技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清晰、直观、具体的数学图像,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存在于数学图像、表格模型中的数学规律。
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力,有利于学生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数学老师应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灵活地应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梅.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J].数理化,2016(5).
[2]薛春燕.试论初中数学课堂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2013(12).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