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宇+高来源+张兵
(1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摘 要: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从总体上来说是好的。但部分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大学生具有的感性实证认知方式和利益本位倾向、西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泛滥、对当前社会转型和历史转型中的深层问题缺乏反思与批判向度。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相结合的现实性体现为信仰教育以人的情感、需求、愿望为逻辑起点、信仰教育基于人的现实性、信仰教育重视人的社会性。
关键词:马克思 人学 信仰教育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从总体上来说是好的。这种状况,与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息息相关。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强调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从总体上体现为课程内容更加契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方式特点,教师的素质整体提高,授课更能体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体认感,教学方式方法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多样化教学,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等特点。但是,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感不强,甚至有完全不认同的现象存在。
一,一部分大学生具有的感性实证认知方式和利益本位倾向,造成其自我关照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错位
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逻辑思维能力逐步上升,人格心理愈发独立,潜力大,可塑性强,常常表现出坚定勇毅、创新开放、思维敏捷、有更广阔的视野等优势,但是感性实证的认知方式还在认知和把握世界中占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社会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也不够丰富,所以一旦遇到问题时候,常常表现为有激情和活力,但自控力差,冷静度不足,容易被蛊惑。看问题容易只看眼前,不考虑未来;看结果容易只看当前结果,不考虑长远后果。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加与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会造成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非常严重。正常状况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是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反复确认的过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少部分大学生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时,考虑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功利性需要,完全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牟取个人私利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把具有超越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实体化、现实化,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非纯粹性、非超越性、非批判性、非高尚性。
二,西方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泛滥,造成部分大学生偏听偏信
信息时代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动,这种变动造成思想的震动,并且由于人类联系的紧密造成思想间迅速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具而言之,由于信息的透明化,信仰体现出了选择性,个体具有了选择信仰的自主性,整齐划一、观念趋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独立性、包容性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西方多元文化思潮,诸如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宪政、普世价值等纷至沓来,冲击着大学生的观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离心力也可能出现。这些观念常常打着大学生所喜爱的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幌子。此时,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产生影响,思想领域中鱼龙混杂的现象比比皆是,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的交锋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那些打着致力于人类文明的旗号、内包着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良社会思潮甚嚣尘上。此种思潮蛊惑力极强,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差、马克思主义信念不坚定的大学生可能会出现偏听偏信的状况,甚至会转向这些思想。
三,以意识形态为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政治色彩浓厚,对当前社会转型和历史转型中的深层问题缺乏反思与批判向度,与现实出现了一定的脱节
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已经由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由资本时代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种生产上的变化造成了人的观念的极速变化,反映在信仰领域里,就体现为人不愿意受到别人的支配控制,人类对于信仰不再是感性的盲从,而是在理性反思其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方法和理念没有跟得上这种时代的变化。虽然我们在教学理念上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讲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我们的讲授和研讨说理性多,宣讲性强,政治性强,理论性强。但是对于学生关心的有关当前社会转型和历史转型中的深层问题,部分教师还存在着反思性不强、批判性不强,导致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感受不够,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综上,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出逐步走向复兴、随时代发展而重塑的特点,单个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体现出精致化、个性化、多元化、理性化、时代化的特点,但在此过程中,多元思潮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却出现了偏离甚至完全背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状况,需要我们思考、应对和寻求解决策略。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相结合的现实性
一,信仰教育以人的情感、需求、愿望为逻辑起点。信仰教育首先应体现为基于人的本性的自然需求的满足,必须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实际要求,必须关注学生在学习理论问题时基于其年龄段产生的困惑,必须关注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现实问题的焦虑和困惑,从而避免信仰教育因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而趋向于空洞而与现实无关。其次,信仰教育的开展应该满足大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不是一种抽象性的存在,他本身是一种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存在,正是通过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人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和发展自己并不断地超越自身,人自身具有的超越性使得大学生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自我的动力和可能,但是大学生可能会有怠惰的情绪,所以就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关怀,促进大学生的人生最高价值目标的实现。最后,信仰教育一定是在尊重大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人是有尊严的存在,大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学习,能够认识到人的主动性、人的自主性和人的自觉性,能够认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特的存在和重要的存在,所以,尊重大学生個体,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这种信仰是贴近于人、服务于人、能够提升人并且属人的,才能让他们实现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由外而内的认同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
二,信仰教育基于人的现实性。马克思从根本上反对抽象人性论,认为人一定是一定的具体条件下的人,“现实的人”一定是研究人的最重要出发点。而现实的个人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并由此产生出个体在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基于现实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以“现实的人”为基点,以受教育者的基本的状况为出发点,来进行信仰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信仰教育应该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大学生整体而言物质生活水平一般,但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要远远高于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此种状况下,抽象地谈节俭、谈境界在大学生那儿是行不通的,结合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把握大學生的实际情况谈信仰,更有信服力。同时,信仰教育应该基于大学生具体的思想实际,教科书上讲的知识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但是信仰教育之有效性不仅在于理论的深刻性,而且在于实践层面的说服力。信仰教育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紧跟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才是真正关心“现实的人”。此外,信仰教育应做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理论,不能只拘泥于大道理、大原则、大格局,而应本着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感化学生的态度,讲真话、讲实话、讲贴心话,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对话,从而让其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三,信仰教育重视人的社会性。信仰教育不是与社会脱节的教育,它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人的观念从本质上是根植于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的。由此,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首先,信仰教育与社会性的关联体现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不完善,不利于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利于进行信仰教育。其次,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不清除,不利于信仰教育的实施效果。再次,信仰教育的社会性还体现为信仰教育本身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果社会中的人更重视物质层面的东西,更重视享乐层面的东西,更重视与精神无关的层面的东西,那么信仰教育就变成了彻底的“高大上”的东西。
信仰教育为了人之根本即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为了人的能力素质、个性潜质、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要实现人和自然社会思维的高度和谐和统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将促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赵迎欢等.当代大学生特点及环境影响研究报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2]刘建军.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7
[3]谢成宇.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困境与路径论略,湖北社会科学,2011.2
[4]王学俭.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想教育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