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勤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8)
摘 要: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新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从技术研发、财政金融和市场需求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从而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广应用,提高技术水平,促进我国新能源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政策建议
1 引言
新能源汽车因切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作为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1]。2016年6月全球范围内的电动汽车(含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为67075辆,同比增幅达57%;全球上半年累计销量为30.6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9%。其中,中国以122678辆的销量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国,销量为66057辆。2016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0.2万辆和销售2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100.6%。纯电动汽车产销22.9万辆和21.6万辆,同比增长118.1%和128.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为7.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7%和47.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研发的支撑,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市场需求的导引。
2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自2014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爆发式增长,呈现出多样化的新特点。
2.1 智能化与互联网+
计算机智能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的推出。上汽荣威和阿里联手打造了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ERX5,配备了阿里的YunOS操作系统,基于支付宝、淘宝等大数据的读取,带给车主互联智能新体验。北汽新能源EU260与乐视共同开发的i-Link车联网系统,可便捷查询充电桩,方便用户出行充电。
2.2 能量来源多元化
东风风神--A60EV和长安纯电动汽车应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东风E30搭载磷酸铁锂电池;上汽大通--V80采用氢燃料电池+永磁同步电机供电;甲醇车环保节能,但由于甲醇的腐蚀性强,目前只在小范围进行试点应用。
2.3 產品应用范围扩大化
新能源汽车除了在纯电动公交、出租等领域应用外,从公共领域向货运物流和旅游客运方向拓展。物流方面以长安睿行EM80系为主要代表,其纯电动物流车配备安全自动保护及自我诊断功能,支持直流快冲、交流慢充和家用充电三种充电模式。作为FE2015-2016赛季的纯电动赛车DSV-01,最快速度达250km/h,百公里加速在4秒以内,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在动力、速度上的惊人表现。新能源汽车在“最后一公里”微循环公交线路也得到了应用。福田汽车的6.5米纯电动巴士,是国内首创开发的社区“微循环”公交车,主要用于城市街区或社区之间的支线狭窄道路,可实现地铁与社区、干线交通与社区之间的无缝对接,是理想的“最后一公里”工具。
2.4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使得电池能量容量显著提升,大大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长城C30纯电动续航里程200公里,北汽EU260为260公里,DENZA腾势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长达300公里。此外,快充技术安全应用已有案例,如北汽新能源-EU260在30分钟内可补充80%的电量。
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的技术水平,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展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主要有以下方面:
3.1 电动化
政府明确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2]。纯电动汽车除了在商用车上得到应用以外,已在公交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接下来将在公交领域得到规模应用,并在私家车领域继续示范应用,下一步将在城市配送、短途旅游大巴领域进行试点应用。
3.2 轻量化
当前,碳纤维车身与铝镁合金已经在汽车上得到应用。近期重点发展超高强度钢和先进高强度钢技术,实现高强钢在汽车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中期重点发展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实现铝合金覆盖件和铝合金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远期重点发展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混合车身及碳纤维零部件的大范围应用。
3.3 快充式
充电快慢影响电动车使用者出行的规律。常规充电采用随车配备的便携式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可使用家用电源或专用的充电桩电源,充电电流较小,充电时间长。采用快充模式,实现安全与快速充电相平衡将是汽车充电方式的发展趋势。
3.4 续驶里程更长
续驶里程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发展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有利于延长续驶里程,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电动车续驶里程将更长,电池安全性、耐久性技术将迎来新的突破。
3.5 氢能源的应用
推广氢能汽车需要解决三个技术问题:大量制取廉价氢气的方法,传统的电解方法价格昂贵,且耗费其他资源,无法推广;氢气的安全储运问题;汽车所需的高性能、廉价的氢供给系统。随着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可以为氢能汽车开辟全新的途径。科学家最新研制的高效率氢燃料电池,减小了氢气损失和热量散失。我国已成功开发出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性能样车。
3.6 智能化
以电动汽车为储能终端的互联网、汽车物联网、信息互联网将会相互融合,车辆配套设施智能化技术将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进一步应用。无线充电将对传统充电方式进行革新,其建设成本低,不受场地限制,辐射小,即停即充,无需人工拔插充电枪,汽车停靠期间即可自动充电,满足多种气候条件下的充电需要。
4 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技术研发促进政策建议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整车开发,创建自主品牌,重点扶持做大做强;开发集成仿真技术平台,并形成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研究体系;成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建立先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体系;成立驱动电机和整车控制系统联盟,构建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研发体系;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建立多方位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体系。
4.2 财政金融政策建议
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阶段,通过强大的金融扶持和优惠政策给企业产品研发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新能源汽车试运营阶段,通过减免税收和补贴政策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市场体系;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阶段,通过税收优惠和汽车信贷等金融政策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实现高速发展和普及。通过建立投资融资体系,扩宽资金来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广应用保驾护航。
4.3 市场需求政策建议
不断提高国有品牌产品的竞争力,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加强对有效市场需求的分析,采取多样化的营销策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5 总结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认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便于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制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有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邢敏. 中国实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及效果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6):52-54.
[2] 陈瑞青, 白辰.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汽车工业研究, 2015(1):10-13.
[3] 初士雨, 安涛, 王秋锋.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J]. 科研, 2016(7):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