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元
摘 要:“学案导学”是实施新课改的具体实践,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探究学案制作过程中的不足及对策,实践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效果最大化,更好地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我们在教学中应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大背景下,有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涌现出来,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尝试,怎样用好学案,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一、学案制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一)学案的知识体系与教材知识脱节。对于历史学科而言,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同时也要求学生记住准确的知识。特别从高考题命题的角度来讲,涉及到的知识面尤其广泛,这就要求学生们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没有这些,单说素质、说能力,只能是空谈。当学案的知识体系与教材知识脱节的时候,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很多学生根本就无法从课本里面找出来,或者是在学生们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前期扎实准备的前提下通过形式上的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其结果是,学生似是而非地学了一遍,教师还要再教一遍。这样只能是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与我们的初衷相差甚远。
因此,在制作学案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紧密地结合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重点,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能够解决问题,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也让学生学习到完整的知识。
(二)学案的设计流程与教师个人的教学思路不能很好地匹配。很多时候,学案体现的是主备人个人的思路和见解,进而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授课的教师感觉学案使用起来特别的别扭,生搬硬套,只能将课上的不伦不类。
针对这种情况,有两个对策,一是,在审核学案的时候,每位参与的教师都应该充分准备,每人都发言,这样使学案尽可能适合每位老师的“胃口”,使得学案真正地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在备学案的过程中,如果学案不能符合教师的教学思路,可以临时修改学案,及二次备课,或者通过板书的形式,重新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直到使学案让教师自身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二、学案导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
学案导学,教师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则是走路者,然而,由于学科属性的差异,课题之间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基础、学习理解能力有所不同,进而又影响到了教师引导的效果。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
(一)扎实备课,合理取舍。虽然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要少讲、精讲,但是,教师如果没有做到“高屋建瓴”、“胸有成竹”、“满腹经纶”,又如何能够引导学生,为学生拨开重重迷雾,形成比较清晰和系统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扎实的备课,深挖教材,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中会涉及到的任何一个问题。然而,备课时备足了“一桶水”,在有限的课堂内就只能倒出“一杯水”,这就需要对知识加以合理取舍,进行整合、凝练。
(二)掌握学情,改进教法。学案导学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将课堂的主角换成学生。但是,应该辩证地去实践这一理念。因为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对于难度大且抽象程度高的知识,仍然需要教师以讲解为主,而难易适中的课题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苹果”。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普通班的学生,还是应该根据情况而调整教法。
三、学案导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
在课堂上只有学生动起来的,才是灵动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们这些主角,如何才能在教师这个导演的指挥下尽情的展示自我呢?
(一)教师用其特色吸引学生。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學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对好教师的期待应该是一致的,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会成为学生对知识感兴趣的不竭动力。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汇集了众多大家,这些大家应该都是各个领域内杰出的研究者,然而,讲者的风格不同,所以受欢迎程度也不同,像易中天、鲍鹏山、于丹、袁腾飞等人,他们不仅都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知识除了复述之外,更多的是有自己很多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思路和视角,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这些独特的思维方式会激发起听众的共鸣、还有看待事物理解问题的灵感。这些不正是观众所期待的吗?或者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集中听众的注意力,吊起听众的“胃口”。
如果教师能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一套符合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模式,这种效果一定会很显著的,至少学生们会集中精力地思考,有兴趣去跟着教师去学习。
(二)熟练地驾驭课堂。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但是,也应该做到收放自如,宽严适度。让学生们有组织的、有秩序地展现自己,合作探究。但往往让人头痛的是,让学生们合作探究某问题,反而为学生们创造了一起说闲话的机会,形式上看好像学习状态大好,但是课堂早已混乱不堪。因此,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状况安排讨论、合作探究,可以在过道里转转起到监督作用,既然安排了谈论,就让留出时间让每个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而加以点评,综合学生们的观点,最终解决问题。
学案导学是实施教学的一种具体的手段,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一方面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向;另一方面,教师多讲还是让学生多练,也不可一概而论,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要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就是有效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