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2017-03-23 22:01伊文广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伊文广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提高学生素质发挥着最直接的作用,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就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一、课堂导课贵在精彩

在导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在依据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有目的选择或调整,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实际生活中运用童话、故事、谜语等导入。如:三步计算应用题可以通过“制定旅游计划”切入;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从“今天我当家”进入角色;数据整理可以从“剪子、包袱、锤”的游戏中导入等。这样学生可以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无拘无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知识的学习。

二、课堂学习重在探索

1.总结解题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这样就抓住了数学问题的本质,可以在数学学习中省时、省力,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分数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其基本规律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要抓住了这个规律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无论条件怎样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如:①一份稿件,甲每小时抄,乙每小时抄,二人合作几小时抄完?②一份稿件,甲小时抄完,乙小时抄完,二人合作几小时抄完?这两道题只要弄清它们的工作效率,就可以用上面的规律迎刃而解。

2.强化问题的多样性

一题多变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它可以带来学生思路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将条件变化和问题变化集于一题,能使学生开阔知识视野,认识到变化前后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 ?

①1÷(+) ②1÷(+) ③1÷(+)

④1÷(++) ⑤÷(++)

⑥1÷(++)× ⑦1÷(-)

3.培养学生解题方法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主体面临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使思路由一条扩展到多条,由一個方向转移到多方向的思维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百家争鸣,贵在言之有理和思维过程有见解,以尽情放飞学生的想象,尽情展示学生的创意,尽情张扬学生的个性。

如:一项工程,甲队8小时完成了总任务的,还需要几小时完成全部任务?通过学生的积极合作,努力探索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列举出了八种不同的解法:

①(1-)÷(÷8) ②1÷(÷8)-8

③8÷-8 ④(8÷)×(1-)

⑤8×〔(1-)÷〕 ⑥8×(1÷)-8

⑦1÷(÷8)×(1-) ⑧8×(1÷)×(1-)

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多了探索的情境,学生多了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了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了一些合作的空间,多了一些成功的愉悦。课堂真正成就了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思维、创新,实现了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三、练习设计妙在精心

要提高练习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在精练的原则下,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有目的性地推敲练习;有层次性地安排练习,这样可以减少练习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布置作业或练习做到三个提倡,即提倡布置尝试性练习;提倡布置实践性练习;提倡布置创意性练习。练习做到一精二活三导向,一精:精心设计练习,数量少质量高,不搞题海战术;二活:具有启发性,不机械、不重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导向:作业设计要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既要有巩固性练习,又要有发散性练习,拓宽知识面,强调练习的针对性、科学性、灵活性和特殊性。

总之,要使学生的创新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应是耳听、眼看、口读、手做“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

参考文献:

[1]赵多彪.创新教育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张继红.创新教育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

编辑 徐 婷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