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存
摘 要:科学课程是初中教学的一部分,为了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体验和观察实验活动等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问题的引导作用。基于此,对问题化教学进行分析,并对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初中科学教学;应用探讨
一、什么是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方法主要是将课本知识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思维活动中,逐渐掌握课本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興趣爱好等合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有效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获得课本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科学课程作为初中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应该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生活化的科学问题情境,拉近科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科学问题探索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进行分析,如“同学们,我们夏天总是喜欢买冰镇的水或者饮料,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和货架上的水有什么不同呢?”这一情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所以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他们可能回答出“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里面会结冰,而且比货架上的水凉”“水从冰箱里拿出来,一会瓶身上会有水汽”等。这时教师又可以问:“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然后教师就可以对以上问题进行总结,并将水的三态知识很好地引入。最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为他们发一杯水,让小组成员在教室有阳光的地上撒上一些水,通过观察发现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变干了,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会很快联想刚学过的知识,回答“水变成气体蒸发掉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水的液、固、气三态的理解。
2.基于学生的体验和观察创设问题
在实际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体验和观察活动为基础,合理创设问题,有效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例如,在讲授《声的产生》一课时,教师不要急着先讲授内容,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如“同学们知道声音是怎样来的吗?”虽然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声音,但是基本上没有人会去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所以教师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探索欲望,从而更加专注地听讲。教师可以让学生张嘴发出“啊”的声音,并让他们用手触碰自己的喉部,感受振动;然后再让学生用杯子盛满水放到桌子上,用手拍打桌面,观察杯子里水的晃动。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在刚才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可能会有学生发现以上两个实验都发生了“振动”,还可能有的学生依然懵懵懂懂,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声音是在振动条件下产生的”知识内容讲授出来,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有效提升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3.通过实验活动创设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出科学知识的奥秘,可以结合相关的科学内容进行相关的科学小实验,丰富科学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授《化学反应》一课时,可以在课堂上表演“魔术点灯”这一实验,将一些高锰酸钾粉末沾到蘸有浓硫酸液体的玻璃棒上,然后将玻璃棒靠近酒精灯的灯芯,高锰酸钾粉和浓硫酸之间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将酒精灯点燃。这一实验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没有用火柴和打火机也可以将酒精灯点燃?”这一问题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所不同,是初中学生日常中很难接触到的,所以更能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为了解开这一奥秘会更加认真地学习,这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动力。
总而言之,问题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初中科学教学中,对初中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应该充分注重问题的创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索和体验以及有趣的神话故事等多方面创设科学问题,保证问题的生活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科学素养,有效增强科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楼灏.浅议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2]刘天彬.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