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洁茜
摘 要:英国文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阅读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对小学生阅读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践研究,下面对这项实践的策略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阅读;家庭;书目
六年前,读了《朗读手册》,它告诉我,阅读的好处是两个层次的公式:
1.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2.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六年前,读了薛瑞平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到薛老师对读书的热爱,感受到了阅读给她带来的心灵上的抚慰;读到她对学生阅读的启蒙,感受到了阅读给一年级小学生稚嫩的心灵带来的熏陶。
从那以后,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希望我的学生能伴着书香度过美好的六年小学生活。
一、家庭——爱上阅读的热土
家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摇篮,一位教育生态学研究者表示,如果把学校和邻居这些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全部加起来,还不及家庭对孩子影响的一半。所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要让学生爱上阅读,一定要发挥家庭的作用。
(一)家长会变成读书会,《朗读手册》引入阅读之门
1.教师引领,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决定在新学期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为了引起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视,让家长了解如何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我在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把家长会的一半时间用在了开展读书会。读书会上,我向家长推荐《朗读手册》这本书,一起从书中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在家里该如何开展阅读,用何种方法和孩子一起阅读,孩子适合阅读什么样的书籍等。
2.自由讨论,交流经验
经过引导后,我留给家长们自由讨论的时间。家长们的情绪高涨,相互交流着目前自己孩子的阅读情况等。有些家长因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显得有些着急,都用心听着其他家長的经验交流,并表示要好好借鉴。
(二)以信交心,在心田播下阅读的种子
1.整理书单,有效阅读
家长会后,我趁热打铁,马上整理出了一份《一年级小学生阅读书单》,其中的书籍有一部分是权威书籍推荐的,一部分是网上推荐的,还有一部分是从书店里选择的。为了给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把关,《书单》中的每本书我都会先买来读。现在儿童书籍的内容参差不齐,小孩子没有分辨的能力,老师和家长就必须帮助孩子严格把关。另外,我还向家长推荐书目。在亲子阅读的时候,让家长有书可读,而且家长也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
2.以信交心,爱上阅读
书单拟好后,我选择以书信的形式呼唤家长一起带着孩子阅读。为什么呢?我选择写信,一是我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绪。二是我也希望家长能够静下心来读我的信,感受我对开展课外阅读的热忱。这次与众不同的交流方式,也一定能使家长有心灵的震撼。信的名字是《心的呼唤》,正文第一部分为各个大教育家阐明的阅读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我班将开展哪些阅读活动,第三部分是家长需要配合学校做的事。一个星期以后,家长纷纷让学生带来了回信,每一封信在我看来都像一首首长长的歌。有对老师的感激、有家庭阅读的故事、有阅读的经验,有家庭氛围的变化……之后的时间里,我给家长写了四五封信,有各个阶段的阅读要求,有班级里阅读榜样的事迹,有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其中也有与个别家长的书信交流。
以信交心,使交流少了一些虚伪,多一些真诚,使感情表达少一些直白,多一点温馨。以信交心,充分调动了家长的力量,是建立读书型家庭的强大动力。
二、时间——阅读数量的保证
现在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繁重。据调查,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参加兴趣班的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学生有70.4%;13.3%的学生达不到半
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我给我班的学生做了一个要求,每天阅读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那么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哪里来呢?海绵挤水一样挤出来。提高课堂效率,精减作业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空出时间阅读。
(1)课堂上,教学内容完成后自行阅读。(2)午餐前,等待用餐的时间自行阅读。(3)午休50分钟时间,抽出20分钟进行阅读。(4)放学后,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另外,每周一节课去阅览室看书;每周一次班级读书会;午睡课上,学生进入梦乡之前,教师朗读一篇散文,5分钟左右,称之为睡前阅读5分钟。
这样见缝插针似的阅读,有效地提高了阅读量。学生也养成了随时阅读的习惯。到了特定的时间,学生自然静下来捧着书阅读,每个人都自发地、有兴趣地阅读。
六年坚持不懈的课外阅读实践,我们不仅在语文成绩上收获颇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热爱阅读的学生,这个好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吉姆·崔斯立.朗读手册[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08.
[2]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M].长春出版社,2007-11.
[3]刘思任,王稼雪.每个孩子都能爱上阅读[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0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