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爱文
一、历史情景题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影响知识迁移的因素包含有学习主體和学习情境等方面。在主体因素方面,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认知结构,学习者的动机、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在迁移中会发挥重要作用。学习者具有创造性思维,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的情绪对学习迁移有重要影响。创造性思维也就是发散性思维,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历史情景题往往是问题的“变式”,转换了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学生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到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情景题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积极的定势,有助于知识迁移
学习定势理论认为:迁移取决于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定势或学习能力。对某一种学习问题的练习,会有助于学习解决另一种不同的问题。因此,学习定势是一种策略的迁移。练习法是我们惯用的教学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习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情景题就是学生练习的极佳材料,组成历史问题情景的要素极为广泛,诸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名句诗歌、传媒广告、历史图片、数据图表、漫画和双语材料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学生针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进行提取、组合、尝试、判断以及模式化等。通过历史情景题的练习可帮助学生找准应答问题的指向、应答内容和应答范围,训练应答问题的逻辑能力,和表述能力。同一个历史问题的问题情境千变万化,学生必须学会从不同情境入手去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迁移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长期的历史情景题练习有助于学生摸索到解决情景问题的一套方法,学会如何去探究和掌握新知识,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定向,这也是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表现。
三、历史情景题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
知识迁移总是与知识的运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的审题、解题和答题等环节都存在知识迁移。
首先是审题。历史情景题的问题情境往往是变式的,学生会觉得比较生疏、复杂或困难,对学生审题会产生极大的干扰。学生审题要弄清楚题意或问题结构(特别是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抓住条件特别是隐蔽的重要条件,在感知的条件与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联想去重现已经获得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认知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即迁移越容易”。因此,审题过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知识迁移的必要准备。
其次是解题及答题。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因此,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使问题情景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间的越接近接近越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迁移。历史情景题往往是一般问题的“变式”,学生要学会将问题情景纳入相应的已知知识结构中,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最终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八中 3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