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任凭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2.盐城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是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见证者和实践者。“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长期进行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如何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念,拓宽其培育视域,创新其培育的路径,提升其培育的实效,真正使大学生将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同人民的利益、社会进步的需求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是高校所面临的现实任务和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可以用传播学理论进行研究。故笔者立足于沉浸传播的理论,力图将沉浸传播的范式引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之中,探讨两者内在的切合机制,以期为高校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和应用方法。
当前,沉浸传播作为新的传播理论范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李沁博士在其研究成果《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沉浸传播》中将“沉浸传播”定义为:“沉浸传播(Immersive Communicatio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它是使一个人完全专注的、也完全专注于个人的动态定制的传播过程。它所实现的理想传播效果是让人看不到、摸不到、觉不到的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
“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自诞生以来,内部便不断发生着内容和体系的革命。”哲学基础作为理论的逻辑起点,对于理论的发展尤显重要,因为“哲学基础恰恰是理论基础的核心和根本,如果缺少哲学根基,理论和技术是难以获得深层次发展的”。沉浸传播理论的哲学基础,从本体论视角分析,处于理论中第一存在位置的是人的体验。因为整个沉浸传播的理论架构即是以满足人的体验为目的,运用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传播技术、优化的传播模式和丰富的传播媒介,将泛化网络和虚拟现实相结合,以“遥在”与“泛在”相共存,围绕人这一中心而展开全新的、全覆盖、无遗漏的传播。人的体验应是沉浸传播本体论上的原初概念;从认识论上来看,沉浸传播的主体是人的体验,客体即为人沉浸于其中的除人之外的能被感受的一切。沉浸传播的价值即为人以外的一切服务于人的体验,另外,人还将自己个人的体验反馈于外界,从而影响和改变传播的效果,为沉浸传播系统的矫正提供信息。可以说,人的体验为沉浸传播认识论上的主体。体验是沉浸传播的起点和终点,体验是沉浸传播的内容和实质,体验也是沉浸传播的核心和本源,离开体验的沉浸传播毫无价值和意义。亦即,从本质上讲,沉浸传播属于“体验”哲学的范畴。
进一步对沉浸传播的主体特点进行哲学分析,则可追溯其哲学基础为体验哲学。“体验哲学作为身体与客观世界的经验和体验,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认知观,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Lakoff和Johnson将其核心思想总结为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识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认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的实质,就是使大学生借助沉浸传播这一体验载体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沉浸传播有内在的理论共通性、实践共融性和主体一致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的理论共通性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涵盖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等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质是凝聚对三个层面12个价值理念的共识。提升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是对“实然”状态的“应然”追求,其本质要求是对价值理念的认同。“作为一种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能靠强制性手段来实现,其培育的关键环节是要通过理论点化、精神激化、道德教化、实践强化,最终实现价值固化的目标。”[8]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实质也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认同。这种需求在沉浸传播“体验”属性的理论框架中能够找到其支点。
沉浸传播主体“体验”的本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认同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沉浸传播的形态特征就是传播以人为中心,“让‘媒介人性化’全面实现,其传播完全以人为中心,传播形态和方式组合因人而变”。“在沉浸传播中,人的角色在上述层面上又进一步演进了:人,不仅作为媒介的积极驾驭者,更作为媒介本体,进入到核心舞台。人是终极媒介状态,是真正的超媒介,也是未来生物媒介的主体。”[3]51
从沉浸传播的特征可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过程中,处于沉浸传播中的人的“体验”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后,还会互相影响,从而形成主体间的“体验”共鸣,达到增强“体验”感觉,产生价值共鸣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需要沉浸传播的“体验”去理解和深化,沉浸传播的“体验”也需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理解和深化过程中得到丰富和肯定。这种内在逻辑共通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得以成为可能。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的实践共融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个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沉浸传播的实质是以“体验”者为中心,服务于“体验”的传播活动,其本质也是实践性。
沉浸传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模式是以“泛在网”为基础的,“泛在网的出现,再次将‘人’与‘物’联起来,真正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沉浸传播”。“沉浸传播体现出传播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虚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手机、网络、电视、城市媒介和监控摄像等所有媒介形态全面连接组成大环境,云计算数据库与泛在网络的技术支撑,将信息传播与智能化生存结合。”[3]74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泛在网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提供了传播环境的基础保障,使大学生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可获得“沉浸”性体验。
实践共融的本质是两者实践目标的一致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目标是使大学生理解、认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用于此的沉浸传播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中心,通过泛在网络和各种信息终端,将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以各种形式传播给大学生,以满足大学生的沉浸式“体验”,并使大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认同,并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的主体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体和沉浸传播“体验”主体的一致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得以成为可能的最根本原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沉浸传播的主体都共同指向大学生。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自身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亦应从满足大学生主体需要出发,服务于大学生,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大学生既是沉浸传播内容的体验者,亦是沉浸传播中的传播媒介,因为“沉浸传播以人为中心:一切皆为媒介,人也是媒介形态”[3]142。 另一方面,大学生应积极利用沉浸传播的丰富功能,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在高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沉浸传播的主体是一致的,两者在理论层次上有所差别。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的追求,属于两者中的信仰层面;而沉浸传播是大学生通过对其传播效果的体验,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属于两者中的工具层面。两者的差别是主体一致基础上的位阶不同,但从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讲,两者是一致的。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调研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泛宣传教育、广泛探索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恩格斯说:“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像,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像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9]换言之,就是强调人对思想理念的认同受其自身状况的限制。沉浸传播这种以主体体验为核心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形式,恰恰既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求,又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对大学生减少限制的要求。
1.丰富传播内容,坚持价值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感染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保障。大学生作为最富于朝气的群体,其对泛化网络下的沉浸传播的感受体会最深。在开展沉浸传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把握政治方向,坚持价值引导,掌握传播话语权,做到宣传有方向,引导有目标,努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感染力。
高校要尽力发挥沉浸传播作为先进传播样式的作用,做到“沉浸传播的内容从传统的信息,变为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从传统的‘有时’提供,到泛在的‘时时’提供”[3]143。沉浸传播内容是开放式和个性化的,高校可利用该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信息进行个性化包装,再根据不同大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定向传播,同时根据个体体验的反馈情况判断是否对内容进行调适,并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使这种瞬间调适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另外,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公益广告或游戏等娱乐形式呈现出来,使大学生在不经意间获得体验。要打破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边界,使其愉悦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获得心理上的沉浸感。同时,大学生个体可将自身的体验通过沉浸传播网络传递给其他大学生个体,形成体验的共鸣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合力。
在具体的内容制作上,高校要以价值导向为标准,既要在现有的传播信息中选择反映正能量的内容,也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大学生求新、求变、求异、追求个性、关心时事等特点制作新的传播内容。高校可安排学校宣传部门作为牵头人和把关者,广泛发动师生员工参与到内容制作中,这种宣传发动本身就是很好的实践活动。对于内容的展现形式,既可以是有时间性的师生参与其中的文体活动,也可以是无时间性的以虚拟数字形式表现的传播内容,所有的内容都应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落脚点是要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体验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高校还负有对传播内容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能。高校要成立专门的舆情监管部门,选择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大学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评论员、传播志愿者和传播意见领袖三支队伍。对校内的微博、微信和校外的热点论坛、贴吧等信息平台的焦点问题进行关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传播正能量,去除不良信息,从而确保传播内容的正确导向。
2.创新传播方式,营造舆论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力
传播方式是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责任主体,要充分运用沉浸传播方式的创新,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力。
沉浸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传播媒介的多样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传统的口头媒介(课堂、会议、主题活动等)、平面媒介(校报、校刊、课本、教材、书籍、宣传广告栏等)、视听媒介(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现代泛在网络媒介(互联网、微信、微博、腾讯QQ、社交网站等)。这些媒介形式,特别是现代泛在网络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重要的作用。新的沉浸传播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使固定、移动、虚拟三者并存,实现了“遥在”与“泛在”的融合。它“将一切可以被利用的空间和物质当成广告信息发布的载体,包括渗透到虚拟空间建设新的人类社会新秩序”[3]144。
高校要通过沉浸传播的方式,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媒介环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大学生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有深刻的精神体验。这种泛在网络的传播方式,使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信息内容通过各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给大学生以影响,并同时对大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了最优的传播环境。
3.围绕传播主体,重视个人体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的主体和重要媒介,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沉浸传播中的“沉浸人”是终极媒介状态下的人,是真正的超媒介[3]128。本文将“沉浸人”理解为处于信息中心,并随时与外界交换信息的,满足体验的大学生。
体验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学习,大学生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10]。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内涵通过积极健康的歌曲、舞蹈、故事、美术作品、文学作品等通过沉浸传播的各种媒介呈现于大学生面前,让其获得积极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塑造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人格的形成依赖于积极体验,长期而稳定的积极体验是形成积极人格的基础[11]。
在沉浸传播所营造的体验传播环境中,大学生既是沉浸传播的体验者,也是沉浸传播的媒介,要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获得满足,使其愿意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活动中,并将自己获得的积极体验分享给其他大学生,从而获得体验上的共鸣,形成沉浸传播的正反馈效果,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得以强化。
另外,沉浸传播中“沉浸人”的自我监控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加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矫正。在沉浸传播的环境里,大学生可以监控自己的行为,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也可将自己的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对照。这样既可以在行为过程中对行为加强控制,又便于在行为做出后进行矫正。
最后,为了获得更好的价值认同效果,高校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浸传播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是价值认同的根基,所以高校应时刻关注大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需要,尽量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成为中华民族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之源。
[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389.
[2]宋锦添.人生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35.
[3]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3-144.
[4]宗海勇,潘晴雯.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哲学基础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179-181.
[5]樊富珉,王宏宇.论心理辅导的哲学基础[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86-90.
[6]周麦成.体验哲学视域下的范畴主观性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9-22.
[7]Lakoff G,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1999:497.
[8]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2.
[10]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
[11]孟维杰,马甜语.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