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至与针感

2017-03-22 18:23张立志许能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针感寸口脉象

张立志,许能贵,易 玮

(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

气至与针感

张立志,许能贵*,易 玮

(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

针灸气至与针感概念有异,“气至”应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通过检查迎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以及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灵枢·终始》中提出人迎、寸口脉针法,选择五输穴中2个阳经穴和1个阴经穴位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使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可以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

针灸疗法;气至; 得气;针感

《标幽赋》“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 气迟至而不治。” 杨氏在《针灸大成》里注解为:气既至,则针有涩紧,似鱼吞钩,或沉或浮而动;其气不来,针自轻滑,如闲居静室之中,寂然无所闻也。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故赋云:“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候之不至,必死无疑矣”。后世很多医家认为“气至”就是扎针、行针过程中酸麻胀热等针感传导至有症状的部位,只要“气至病所”就会取得疗效。而笔者认为针灸气至与针感概念不同,“气至”应是指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通过检查人迎与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以及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

1 气至与针感概念

纵观当代《针灸学》教材,大多数将“得气”与“气至”二词并称为一个概念,而文献研究则将二者解释得纷繁,尚不能完全理解二者之区别[1],重温《灵枢》,发现针感与气至的内涵应有所不同。《灵枢·终始第九》对“气至”含义解释得非常清楚。“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明确指出是根据脉象的变化来判断针灸是否气至而不是患者的酸麻胀热等针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 :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因此诊断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对判断气至与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在2012年出版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刺法灸法学》中定义或解释“气至”为:“今人又称“ 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 施以一定的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一定的经气感应。包括患者对针刺的感觉与反应以及医者的手下感[3]。“针刺者可在得气时感到针下沉紧等感觉, 而被刺者则能体会到酸、麻、胀等各种不同的感受”。但在临床针灸治病的过程中,一些针刺可能并不使患者产生无酸麻胀痛重感, 但受刺者同样产生舒适感,这其实已经属于得气状态,如:腹针、腕腹针、浮针、腕踝针等不强调针下的酸、胀、麻的感觉,也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4]。而且,临床上即使针后病人自觉某些症状改变或感觉舒适,若脉象未变,经脉依然未调。反之,针后即使疼痛症状未减,只要脉象已经出现“补则实、泻则虚”,则“病必衰去”。说明得气不完全是指针感,针感的概念与气至和得气均有交叠之处,而气至的概念应包含得气[5]。由此也说明针刺疗效的评判——“气至”与否,应从患者脉象入手,而非“得气”时施术者或者患者所获得的针感[6]。

2 “气至”标准

古人在《灵枢》中将《经脉》《经筋》分述,目的就是告诉临证时当辨别经脉病与经筋病[7]。《灵枢·卫气失常》:“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指出经筋的病变无虚实的变化,也没有阴阳脉的变化,临床病变针刺仅随病邪所在处而施治。故临床必须辨明是经筋病还是经脉病,或是筋脉同病;然后再辨寒热虚实,根据不同的证型施以不同针法,才能做到对症施法,法到病除[8]。《灵枢·经筋》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即治疗经筋病症,“以痛为输”,采用“燔针劫刺”之经筋刺法,能“以知为数”般地快速感知疗效。也就是经筋病以按到的痛点为腧穴,燔针和劫刺都是以病人的感知为度[9]。针刺十二经筋时临床多以隐性感传或者疼痛方式发挥作用[10],而经脉病变时则有脉象的变化。《灵枢·经脉第十》:“胃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所以首先辨别病变是在经筋还是经脉,主要依据人迎寸口脉有无变化以及三部九候脉。只有确定了病变在经脉还是经筋,才能正确的使针刺迅速的气至。以疼痛为主症的经筋病临床治疗效果判断多以病人主诉为依据,而针刺治疗脏腑经脉病变,针后取效首先反映在脉象上,所以针刺补泻后,脉象得到改善,是获得稳固疗效的标志,而非以患者的主观感受为依据。

3 气速至而速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即“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11]。《灵枢·终始》篇首先提出脉诊的重要性,在开篇中首先提出在针灸临床中认识脏腑、经脉阴阳的重要性[12]。指出:“终始者, 经脉为纪, 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 平与不平。”认为通过诊察寸口脉、人迎脉象, 即可了解经脉阴阳之气的盛衰变化,从而为针刺补泻提供依据。因此,脉象的变化是判断气至与否以及 “气速至而速效”的客观评价指标[13]。说明针灸不是一个非常主观的经验医学,而是通过检查病人人迎与寸口脉或三部九候脉的变化来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而不是依据病人的感觉。《灵枢·终始》篇:“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 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 以养其脉, 独出其邪气。”即经过针刺治疗,原本“盛 ”“虚”以及上下脉象不相应等异常脉象皆趋于正常,即虚弱之脉者,针刺须使其充实;坚实之脉者,针刺须使其平缓,即所谓“气至而有效 ”[14]。

如何达到“气速至而速效”的临床效果,笔者认为,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临床价值极高,根据人迎、寸口脉的盛衰对比,便可确定逆乱、壅滞发生在哪一道经脉环路的阴经或是阳经,确定具体的经脉,并加以施治[15]。

《灵枢·终始》曰:“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即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概括而言,经文里先根据人迎脉与寸口脉的盛衰,判断疾病所在的三阴三阳系统,再根据脉的“躁”与“不躁”区分出手足,最后通过两刺阳经一刺阴经也就是取3个穴位,2个阳经穴、1个阴经穴位进行针刺补泻的操作。《灵枢·禁服第四十八》:“通其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故主要选择五输穴针刺,行先补后泻,当人迎或寸口一盛(少阳或厥阴)时,每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二盛(太阳或少阴)时,二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三盛(阳明或太阴)时,一日二次。使得人迎脉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针刺使得人迎脉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即可治疗人体之疾[16]。

4 气迟至而不治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强调气至是针灸取效的关键。得气与否不但直接影响到针刺的疗效,得气的快慢也可以反映出起效时间的长短和疾病的预后[17]。一般而言,针刺气至迅速,多为正气充沛、经气旺盛的表现。正气足,机体反应敏捷,脉象的变化快,疾病易愈。若针后经气迟迟不能使脉象平和(人迎寸口脉、三部九候脉、寸口脉),多是正气虚损的表现。说明患者机体功能状态的差异是影响气至的重要因素,不同体质的患者, 机体本身的正气的状态不同。故笔者认为应从脉象的变化来理解“气迟至而不治”的内涵。

《灵枢·终始第九》提出:“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巳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提示阴阳俱不足时,人迎、寸口均摸不到时,不能针刺。同时《灵枢·禁服第四十八》:“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提出人迎或寸口超出三倍(盛)以上,以及人迎和寸均超出三倍(盛)以上的情况下,不能针刺。

5 结语

笔者认为,针灸不是一个非常主观的经验医学,应从脉象的变化来理解“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的内涵。通过检查病人人迎与寸口脉或三部九候脉的变化来确定补泻后“气至”与否。主要通过收集患者临床症状→参考各经脉病变“是动病”“是主”部分→确定病变经脉→检查人迎与寸口脉的大小→确定病变经脉的虚实。最后根据《灵枢·终始》提出的人迎寸口脉针法,选择五输穴针刺使得人迎脉寸口脉的大小趋于相等,通过调节阴阳(相表里)两经之间这个小循环的平衡,以小循环的平衡带动大循环(十二经脉及十四经脉)的平衡,从而取得“风之吹云”般的疗效。

[1]刘农虞. 得气“与”气至[J]. 中国针灸, 2014, 34(8): 828-830.

[2]武峻艳,王杰,张俊龙.《黄帝内经》中的”得气”与”气至[J]. 中医杂志, 2015, 56(7): 544-546.

[3]王富春. 刺法灸法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95.

[4]黄涛, 孔健, 黄鑫, 等. 有关得气的误解:从历史回顾到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 2014, 34(4): 414-416.

[5]林驰,马良宵,苑鸿雯,等.“得气”“气至”“针感”概念之我见[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9): 2892-2894.

[6]黄伟新, 黄彬, 许春燕, 等. 浅析得气与气至[J]. 新中医, 2016, 48(5): 11-13.

[7]刘农虞. 谈“以知为数”[J]. 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6): 67-70.

[8]肖红, 郭长青.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关系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28(10): 2860-2862.

[9]田文. 《灵枢》经筋病的治法:燔针劫刺再解[J]. 中国针灸, 2012, 32(11): 1028.

[10]张爱军,盛燮荪. 影响气至病所的因素初探[J]. 浙江中医杂志, 2012, 47(12): 899-900.

[11]黑龙江祖国医药研究所. 针灸大成校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182.

[12]章海凤, 刘未艾, 刘金芝, 等.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第九》针灸学术思想探源[J]. 中医药学报, 2014, 42(1): 125-127.

[13]存志. 试析《灵枢》对气至的认识[J]. 辽宁中医杂志, 2003, 30(3): 172-174.

[14]邢玉瑞. 《黄帝内经》“气至而有效”诠释[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31(3): 1-3.

[15]孙晨耀, 胡佳奇, 杨梦珍, 等.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J]. 环球中医药, 2016, 9(9): 1069.

[16]王栋, 常虹, 刘兵, 等.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的解读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3061): 3059-3061.

[17]杨恩达, 王颖. 论针刺、得气与疗效关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2): 130-132.

Arrival qi and needling sensation

ZHANG Lizhi , XU Nenggui*, YI Wei
(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05, China )

Arrival qi and needling sensation have different concepts in acupuncture fi eld, “arrival qi” should refer to the puls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acupuncture,By exam ining the changes in the Cunkou pulse to identify lesions in the divergent meridians or meridians and determ ine whether or not “arrival qi” after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Lingshu Shizhong renying Cunkou pulse acupuncture, fi ve transport points in two yang meridians and a yin meridian acupuncture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the operation, the Renying Cunkou pulse size tends to be equal, thus making the w ind blow ing cloud like effect.

acupuncture therapy; arrival qi; getting qi; needling sensation

R245.3

A

2095-6258(2017)03-0396-03

2016-10-09)

10.13463/j.cnki.cczyy.2017.03.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88)。

张立志(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专业方向研究。

*通信作者:许能贵,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电子信箱-ngxu8018@gzhtcm.edu.cn

猜你喜欢
针感寸口脉象
针感量表的研究现状及新量表的设计思路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视觉针感量表在脑卒中手痉挛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新型安慰针产生“安慰针感”的随机对照试验*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
溯源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