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话语体系概念融通的实现条件和途径研究

2017-03-22 09:36张胜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融通社会科学话语

张胜利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2)

中外话语体系概念融通的实现条件和途径研究

张胜利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2)

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就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和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其核心着力点是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和学术思想的主体性和原创性。而中外概念的融通,必须要有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和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等实质性条件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从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问题意识和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等三个方面来实现中外概念的融通和凝练。

话语体系;概念融通;基本条件;实现路径

话语体系指的是人在一定社会情景中进行言语活动时所运用的范式,承载着当下时代和社会的思想观念、情感心理和知识体系的表达,体现了话语群体的主观意志和思想。一个话语体系的形成与经济状况、文化环境、传统习俗及社会制度有关。学术话语体系则是指一个国家的学术共同体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一套学术概念系统,体现了学术指导原则、学术研究风格和质量。学术话语体系植根于一切学术活动之中,直接影响着学术生态环境和学术领域的再生产。习近平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当前时代,西方大国在国际话语权上处于主导性地位,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话语弱势地位。要壮大中国话语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的文明和价值观,就必须要构建起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核心点是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课题,而融通中外的概念凝练需要基本的条件和科学的路径。

一、融通中外概念的3个条件

世界文化话语体系的西方化让西方文明处于宰制的中心位置,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不断受到打压和排斥。中国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学术话语方面,面对西方时充满了被动性,这在于中国学术话语的“学徒”状态。当今的人文社科研究有着逐步摆脱对外来权威学术话语的依赖并实现本己的自律性和“自我—授权”的迫切要求[2],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有中国话语自身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同时还要融合外国文明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以下几个基本的实质性条件来奠定基础。

(一)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习近平在2016年5月17日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座谈会讲话中再次重申了我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要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首先要有学术民主,不唯上,不搞一言堂管制。毛泽东曾说:“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那一种学术压倒一切”[3]54-55,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不怕批评,它是批评不倒的”[3]278。学术上的百家争鸣非但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相反还会丰富它的内涵并加强它的地位。具体像高校里的学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课堂讲授有纪律、学术研究无禁区,要营造民主的学术氛围,要鼓励学者大胆进行学术探索,才有可能做好中外概念的融通。其次,要学术自由。只有好的土壤才会孕育出好的果实,哲学社会科学和学术的繁荣离不开自由和宽松的氛围。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宝贵精神遗产,让无数学人铭记在心,这也是文化与思想能取得大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前提。最后,要倡导批判精神。“批判”(critique)不等同于批判,其真正的本义是:区分、明辨、评估和判断。真正的学术批判是要关注当下社会现实,要对社会现实问题作出准确的揭示和判断,并提出深刻的见解。西方学术就有批判的传统,像康德的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的三大批判、黑格尔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等等,正是由于这种批判传统,西方学术思想才能不断取得发展。马克思继承并超越了西方学术的批判传统,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主义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吸收,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所以说批判精神是学术话语体系最可贵的精神。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批判精神,让我们的学术研究具有批判意识,这样的学术话语体系才具有活力和创新性。

(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

学术研究的主体是学术人才,一支学识渊博、理论深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术队伍,是构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根本保证。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首先要有知识分子政策作为根本方向。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座谈会上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4]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切实关心是学术人才队伍得以建成的先决条件,知识分子只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信任和关心,才能心无旁骛和有动力地扎实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当下,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社会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但知识分子的劳动还没有得到相应的评价和回报,如被称为“青椒”的青年教师群体就面临着资源少、压力大和经济条件困难等问题。一个理性的民族应该为知识分子营造一个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为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做出贡献。其次,要有科学的学术人才制度作为基本保障。学术人才的发现、培育和成长需要科学的整体发展战略,这表现在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构建起种类齐全、梯队合理衔接的人才体系,要将学生、学术和学科的建设融为一体,以发挥出最大的协同效应和加倍的效果。同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遴选和奖励制度,这表现在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要科学、规范和公正,尤其要打破一些领域内所谓的“学霸”或“学术权威”对该领域学术资源的垄断和霸占。同时,要提拔和重视那些默默无闻、被边缘化的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们,给予他们应得的尊重、荣誉和奖励,这样学风和学术研究才会纯粹,才会不断培养出各种学术精英。当然一个科学公正的学术考核评价系统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学术研究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近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初步建立了匿名同行评审、扩大专家选择数据库等制度和方法,对学术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还要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学术考核评价的有益经验和成果。比如美国的博耶(Ernest L.Boyer)区分了4种学术形式,并“提出了学者的品质、学术工作的标准、学术的证明和评价过程的可靠性等4项学术评价原则,以及知识、明确的目标、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创造性地使用资源、有效的交流和重要成果6条标准”[5]。包括国外对有关引文数据评价与同行评价的不同态度和做法都很值得关注。最后,要着重培养和挖掘学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学术创新是指研究要创造出新的成果或有新的突破,比如发掘出新史料和新证据,或创造出新范式和新思维,或孕育出新思想和新理论,这是学术的生命和灵魂。所以,高水平学术队伍的一个核心能力就是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不断总结和概括实践经验,善于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概括出新的时代问题。二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学术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都是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基本要求。三是提炼问题的能力。提炼问题的能力就是做出结论的能力,一个正确论断的做出必须要占有真实、前沿、系统的客观资料,同时要经过感性到理性、理性到实践的不断反复”[6]。一个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往往开创出新的学科并给这个学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离不开学术创新能力。

(三)搭建广阔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要进行中外概念的融通,就必须让中外学术话语进行充分的交流和碰撞。众所周知,学术交流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人员向同行们获取信息、发表研究成果以及获得反馈和肯定的重要渠道。如果学术话语处于封闭的系统,自说自话,即便取得了学术成果,也走不出国门,得不到国际的承认。我们的学术话语体系必须立足于民族根本,处于向外开放、对话和交流的状态,才能吸收和融合外国的学术话语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国际影响力。要构建这样的学术话语体系,关键在于搭建广阔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使得各国之间的学术能得到很好的交流和融合,使我们的学术话语保持动态的活力并不断更新。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主要有以下几个路径:建立国际性学术组织、设立海外中国学术中心、参加高质量的学术会议和论坛以及建设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等。一直以来,重要的国际学术组织、学术期刊和学术评价系统都是由西方世界主导的,这也是西方学术话语权的组织和制度支撑。英国学者汤林森曾说:“至少在西方世界是以私人资本家企业为主的各种出版公司,它们的主要营运目标是学术书籍、期刊等市场。因此,究竟哪些书得以出版( 也就是‘谁在说话’的问题),主要也在于商业标准,亦即市场需求。经此运作的结果,乃是某些书籍与期刊得以在最具有权势、最富裕的国家当中流通,而这些流通的著作通常也就被举作代表了某项特定问题的‘全球性辩论’。然而,不管从哪一个层次来说,这些文本的流通,都是由西方那些( 相对来说) 较为富裕的学术机构所决定的,而这些机构代表的又都是资本主义的利益,提供了( 通常是多国籍的) 学术出版公司所需要的市场。再怎么看,这等情势绝对不能等同于‘全球性辩论’,如果我们当真指的是‘全球’。”[7]从对学术出版的这番评论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借助全球化主导问题的讨论,掌握着学术的走向和导向。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能让中国学者更好、更客观地了解西方学术话语,让中国学术在与西方学术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相互交融。同时,中国学术研究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学科的影响力。由于各国经济、文化和科研情况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相对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即便是同一学科,在不同方向上也大不相同。曾有学者选取了国内外27 所高校,检索2001—2010 年这10 年间这些学校的论文在SSCI、A&HCI 两个数据库中的收录、引用情况,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来比较国内外高校的共性和特性,找出各学校的优势专题、特色专题。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处于快速增长期,大多集中在心理学及卫生、环境、计算机等理工交叉类学科上,人文学科相对较弱[8]。我们的优势学科会让中国学术话语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赢得相应的空间和尊重,并让中国学术获得更好的国际传播。而对于弱势学科,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迎头赶上,让中国的思想智慧全方位地走向世界。

二、融通中外概念的实现路径

具备了这3个基本的实质条件,中外概念的融通便得到了有力的支持,但这只是一个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还需要具体的思路和方法。中外概念的融通其实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中国学术话语和外国学术话语的交流和融通;二是两者的融通凝练成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方式方法,还要立足于国情,有所创新。

(一)大力发展基础性的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内涵,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一个国家学术话语的生产和创新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奠基。一套学术话语体系构成的基本元素包括概念、术语和范畴等,以及和谐部分包括问题建构、逻辑原则和理论假设前提等,都是由哲学社会科学赋予的。西方话语体系的主导地位根源于西方发达和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理论源泉。我们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升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就必须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上下足功夫。而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提是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基本和最深沉的力量。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著名的“轴心时代”理论,指出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世界上相互隔绝的几个地方同时出现了人类文明精神重大突破的现象,并且这些地方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智慧启迪和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同时,在这些思想成果中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9]。作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的中国,必须要立足于自己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明成果,拥有独立自主的理论根基,这样才能让自己不在学术话语上依附于西方世界,才能孕育出自己的学术体系,也让中国的概念带着主体性与西方概念进行融通。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完成现代转换来满足当代中国的发展要求,从而能够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提供独特和奠基性的思想资源。当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其他文明的积极吸收和借鉴。在全球化的今天,学术理论研究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既不能片面地排斥其他民族的优秀学术成果,也不能把外来的学术理论奉为教条,而要在比较、分析、批判、吸收和升华的基础上吸纳所有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才能融通各种资源,从而推动中外概念的融通和创新。

(二)中外概念融通的关键是问题意识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相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0]理论思维的活动来源于人的存在和实践,理论的创新和发展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简单梳理下学术史和思想史就可以发现,重要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发现无一例外地来自于对其所处时代和现实的关切和考察,这种关切和考察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认知和流水账的描述上,而是发问出切中时代和现实需要的真问题。所以,一个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外概念融通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有问题意识,因为,发端于中国现实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学术概念的主体性和原创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奇迹,可以说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是世界经验和文化体系中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之一。当前中国的伟大实践和社会变革既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延续,也不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实践的再版,而是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时代性和创造性。如果用西方学术话语和表达范式,既无法准确道出中国问题的本质;也会使中国问题失去中国特色。只有置身于中国人的存在境况、生命经验和时代背景之中的中国学术话语才能解释和言说中国实践。

(三)中外概念融通要面向世界

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进行中外概念融通,需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和精神特质,扎根于当下的中国现实。但同时,中国学界也必须要面向世界、关注世界和研究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既要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我们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研究中国与研究世界是并行不悖的。值得一提的是,面向世界有两层意思:一是以中国本土为根基的主体性概念要在世界共同视域下与外国的概念进行融通;二是中国学术界要对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作出回答。中外概念要进行好的融通,需要中国话语体系以面向世界的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与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要做好这一点,一方面需要我们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外国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也要让外国学界了解中国的思想与话语。中国与其他文明在这种相互熟悉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问题域,即各个文明虽有其独特性,但并不是完全的割裂或平行,而是有着可通约的规则和对一些问题的交集,彼此在这种规则和共同的问题域中以平等的主体身份进行对话,从而形成话语共同点和融通。同时,中国学术界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和人类共同的命运,因为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提供中国视角和中国方案,要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典范,近4年多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国内外各种重要场合,100多次谈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于2013年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构想。“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习近平同志对此明确表示:“我们应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们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0]可见“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概念和“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中国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也给予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很大的启发,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构建融通中外概念的学术话语体系,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学理奠基、理论创新、国际交流平台和人才队伍,也需要开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切实的问题意识,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探索。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为两个百年目标而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1]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认清当下学术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寻找有效的途径来进行理论创新,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而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确立我们的学术自主权和学术话语权,并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和弘扬中国文化。

[1]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01).

[2] 吴晓明.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1,3(2):4-13.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02).

[5] 叶继元,袁曦临.中国学术评价的反思与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1):65-77.

[6] 苏星鸿.努力构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构建研究之八[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3-8.

[7]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8.

[8] 赵美娣,周云平,叶杭庆.中外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学术影响力比较与分析[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4(1):15-26.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10]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N].人民日报,2016-09-04(003).

[1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ResearchontheRealizationConditionsandApproachesofConceptualBlendingBetweenChineseandForeignDiscourseSystems

ZHANG Shengli

(School of Marxism,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To improve the China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discourse right, we need to tell a good story and build a good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s core focus is to build the new concepts, the new categories and the new expressions of integrating foreign and domestic,which also reflects the subjectivity and originality of Chinese cultural and academic thoughts. A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oncepts, there must be a good academic environment, a high-level academic team and a broad platform for academic exchange. On this basi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the awareness of problems and the open mind towards the world, consilience and refining of the concept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will be realized.

discourse system; conceptual blending; basic condition; realization approach

10.3969/j.issn.1674-8425(s).2017.11.019

2017-06-02

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立在融通视角下的话语体系创新研究”(2017BKS001);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文化自信主体内容研究”

张胜利,男,安徽庐江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

张胜利.中外话语体系概念融通的实现条件和途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1):129-134.

formatZHANG Shengli.Research on the Realization Conditions and Approach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Discourse Systems[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11):129-134.

D616

A

1674-8425(2017)11-0129-06

(责任编辑冯 军)

猜你喜欢
融通社会科学话语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